席朝军
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整体观念进行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截趾法和趾骨关节离断法手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Ⅰ期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率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期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整体观念探讨发现,截趾法对治疗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的疗效更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临床首选方案.
作者:曾云;马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多元化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26例糖尿病眼干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两组当中,多元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多元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酸痛程度、异物感、眼部瘙痒和眼干涩感等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且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多元护理组的非常满意率为55.56%(35/63),满意率为39.68%(25/63),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24% (60/63),常规护理组的非常满意率为31.75% (20/63),满意率为42.86%(27/63),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4.60%(47/63).在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护理结束后均有所改善,但多元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更大.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兴香;周秀霞;何茂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对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45例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资料,研究过程中患者的感染程度均有不同,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术后,2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没有出现死亡.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11例,丙级愈合3例.结论 在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治疗也应被重视,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总体提升.
作者:曹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当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这3个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之后,观察组患者局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家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患者分组.所有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H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确切,辅以整体化护理配合,可更好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血糖达标和渗透压恢复,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完;杨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做出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针对性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各产程的护理及饮食指导与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平安度过孕产期,未出现患者及新生儿死亡的情况.结论 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对患者母婴的安全保障.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甘油三酯对胰岛素用量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院外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且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8例为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为高甘油三酯组,62例为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患者为正常甘油三酯组,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C肽水平、胰岛素水平、出入院胰岛素用量及一般情况的差异.结果 高甘油三酯组出院胰岛素用量,人院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甘油三酯水平组;高常甘油三酯组内经饮食运动控制人数低于正常甘油三酯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用量、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正常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
作者:赵艾苹;王建荣;魏剑芬;金秀平;吴乃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从治疗效果上来说,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率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糖控制情况来说,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牟华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我国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已经作为中青年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运动作为控制体重好的方法,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尚不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该文从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周洁;夏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与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38例.两组都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A组加用噻托溴铵.观察两组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FPG与2 hPG明显比B组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7.09±1.46)d,明显比B组的(9.87±2.14)d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疗效总有效率为92.11%,和B组的26.32%、7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和噻托溴铵联合用于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中,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洪刚;贾军亮;韩丽;兰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干预组,对其实施孕期膳食营养干预;另选同期140例未进行膳食营养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组,对比患者妊娠期间体重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比常规组小,且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数值也小于常规组;干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膳食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孕期体重控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骞;黄水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加巴喷丁,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明显优于对照组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10±0.42)分、SI评分(3.83±0.61)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加巴喷丁能显著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程度,改善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宋永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104例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入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对予以护理干预配合.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100.00%;常规组中有48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92.31%(P<0.05).比较两组肺心病并发症好转情况,研究组98.08%显著高于常规组86.54%(P<0.05).结论 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卢苹;曾静;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达比加群与华法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栓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较低,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上推广价值高.
作者:杜宝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了解该院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4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检查.结果 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感染部位,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病原菌.结论 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糖尿病控制情况及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红;岳宗相;刘致勤;黄荣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整体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和血糖指标,并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患者护理后血糖和血压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史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研究资料随机选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62例,根据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病情,探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总结疾病临床特点.结果 在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41例(68.33%)亚临床甲减发病率高为55.00%;且甲减组TG水平高于甲亢组(P<0.05);甲亢组FPG与2 hPG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异常疾病,且疾病种类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查,达到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翟中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8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行为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效果确切,可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洪东花;郑志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该院健康体检者80名,将其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胱抑素、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的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以上3项肾功能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为96.25%,血肌酐阳性检出率为66.25%,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63.75%,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高且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岩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血糖控制水平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血糖水平控制较好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实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血糖指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血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加强血糖监测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光宁;陈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