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

王骞;黄水玉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膳食营养, 体重, 妊娠解决
摘要: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干预组,对其实施孕期膳食营养干预;另选同期140例未进行膳食营养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组,对比患者妊娠期间体重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比常规组小,且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数值也小于常规组;干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膳食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孕期体重控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的水平变化,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来该院做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176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值、服糖后1h血糖值、服糖后2h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和的空对照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571,P<0.05;r=0.643,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耐量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杜瑞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伏格列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究伏格列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该次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7年5月,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40例、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片)40例,并对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空腹血糖(7.25±1.25) mmol/L、餐后2h血糖(10.05±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2±1.32)%,对照组空腹血糖(8.52±2.15)mmol/L、餐后2 h血糖(12.02±2.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1±1.4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良反应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5.00%,对照组25.0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具有极高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水平,并且还能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芬;刘美岑;郑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4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更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高密度脂蛋白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高密度脂蛋白值比对照组高外,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中成药相比,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丽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等的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PD组)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24例、正常糖耐量组(NGT组)36例,检测血糖(FBG)、胰岛素(INS)、血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IN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NIP、TRX在2型糖尿病前期已出现升高,提示在糖尿病前期已启动慢性氧化应激.

    作者:李红霞;谢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选择随机的方式对该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结痂时间(3.02±1.03)d;疼痛缓解时间(2.98±1.23)d;痊愈时间(10.56±1.03)d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值得研究.

    作者:王萍萍;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 讨论达比加群与华法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栓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较低,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上推广价值高.

    作者:杜宝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2型糖尿病也随之升高,而糖尿病也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防治形式十分严峻.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而饮食治疗是其中的重点管理项目,通过有效的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膳食结构与糖尿病发展、发展的关系密切,而胰岛素抵抗与这一病理环节关系密切.为此,该文对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朝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探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已办理糖尿病门诊类专病的患者74例确定为研究对象,干预之前需检测全部患者的情况,检测的内容既包括血脂四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还包括空腹血糖与相关牙周检测,后得出的结果要记载于健康档案.观察组实施口腔健康内容宣教,对照组患者进行自我口腔清洁.结果 干预之后,观察组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与探诊深度、甘油三酯数值都明显低于干预之前;观察组干预之前与之后的牙周状况与甘油三酯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选择牙周非手术疗法,正确的口腔治疗维护干预,能使其牙周状况得到好转,牙周干预对于大部分特别是糖尿病且伴有较严重牙周炎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作者:顾永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104例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入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对予以护理干预配合.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100.00%;常规组中有48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92.31%(P<0.05).比较两组肺心病并发症好转情况,研究组98.08%显著高于常规组86.54%(P<0.05).结论 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卢苹;曾静;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将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2组经1年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HbA1c、FBG、BMI、2 hPBG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采取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应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能够将体重与餐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疗效高于单一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胥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当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这3个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之后,观察组患者局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家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西格列汀联合门冬及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波波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西格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4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汀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20例.在相同生活方式干预下,对照组给予门冬及地特胰岛素,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1周后通过监测7次指尖血糖,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改善状况及两组间血糖波动状况、低血糖发生频率.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病程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变异系数(CV)、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门冬及地特胰岛素可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基础上减少血糖波动.

    作者:陈俊;齐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常伴随着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严重影响.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具有独立遗传物质及遗传体系.线粒体DNA突变主要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导致ATP的合成减少,活性氧产生增加,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包括糖尿病或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该文就线粒体DNA基因的相关突变位点与妊娠糖尿病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曹小艳;杨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社区糖尿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管理,研究组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早餐后血糖控制和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早餐后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87.69%、81.54%和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47.69%、53.85%和61.54%,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早餐后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知识掌握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效亮;宋艳红;郑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足截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

    目的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对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45例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资料,研究过程中患者的感染程度均有不同,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术后,2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没有出现死亡.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11例,丙级愈合3例.结论 在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治疗也应被重视,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总体提升.

    作者:曹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的100例研究对象均为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时间段内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抓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100例患者均口服二甲双胍进行血糖控制,观察组联合应用益气养阴活血中和汤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以92.0%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及凌晨3:00血糖值,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以上各项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的TC、TG、HDL和LDL值,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各项血脂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传统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能够取得与西药治疗相当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在改善患者血脂、提高患者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践价值极高.

    作者:廖秋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及社区护理干预进展

    随着我国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已经作为中青年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运动作为控制体重好的方法,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尚不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该文从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周洁;夏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显效26例(60.47%)、有效14例(32.55%),总有效率为93.02%,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4例(9.30%),胃肠道反应10例(23.26%),肝功能损伤2例(4.65%),肌病0例(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21%;对照组患者的显效20例(46.52%)、有效15例(34.88%),总有效率为81.40%,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3例(6.98%),胃肠道反应11例(25.58%),肝功能损伤4例(9.30%),肌病3例(6.9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疾病,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宝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胰岛素抵抗及25(OH)D3的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胰岛素抵抗与25(OH)D3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为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对各组的基本资料及FPG、FINS、HOMA-IR、HOMA-IS、25(OH)D3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间的FPG、GHbA1C、FINS、HOMA-IR、HOMA-IS、25(OH)D3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提示:湿热困脾组的FINS、HOMA-IR均高于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组,而25(OH)D3水平低于另两组;3组的GHbA 1C、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热困脾这一证型的T2DM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25-(OH)D3低水平状态,从而促进发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蔡穗珍;陈家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