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夏琳
目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将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2组经1年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HbA1c、FBG、BMI、2 hPBG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采取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应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能够将体重与餐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疗效高于单一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胥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足病是由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综合导致的一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其检查和治疗费用高.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皮肤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皮肤氧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经皮氧分压测试(TcPO2)可以直接反应组织细胞的氧气含量,并直接反应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可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讨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静脉输液的22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为90.9%,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1.8%,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3.6%、54.5%、72.7%(P<0.05);观察组Wang-Baker评分(2.53±0.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7±0.62)分(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小儿静脉输液中,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轻疼痛感,值得应用.
作者:徐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评价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采取二甲双弧进行医治,对照组43例采取胰岛素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上述2项血糖指标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弧医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胰岛素,且用药安全性更高;因此,具备采纳及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学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等的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PD组)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24例、正常糖耐量组(NGT组)36例,检测血糖(FBG)、胰岛素(INS)、血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IN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NIP、TRX在2型糖尿病前期已出现升高,提示在糖尿病前期已启动慢性氧化应激.
作者:李红霞;谢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2型糖尿病也随之升高,而糖尿病也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防治形式十分严峻.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而饮食治疗是其中的重点管理项目,通过有效的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膳食结构与糖尿病发展、发展的关系密切,而胰岛素抵抗与这一病理环节关系密切.为此,该文对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朝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给予氩离子激光治疗仪)、对照组(给予氪离子激光仪治疗);并对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肾功能指标(尿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无明显差异,即观察组96.67%,对照组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肝肾功能指标对比中无明显差异,即观察组尿肌酐(95.25±3.45) μmol/L、谷丙转氨酶(30.21±1.26)U/L、谷草转氨酶(29.36±2.05)U/L,对照组尿肌酐(94.36±3.36) μmol/L、谷丙转氨酶(30.05± 1.20) U/L、谷草转氨酶(29.02±2.02)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表现,并且还能降低失明风险,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缪恺;张晋锋;林雪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患者分组.所有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H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确切,辅以整体化护理配合,可更好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血糖达标和渗透压恢复,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完;杨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经济学评价.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7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并进行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该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与对照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应用个体化营养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经济学评价,包括两组不同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性蛋白CRP)、血红蛋白(Hb)、微量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2 hPG)等指标,以及成本消耗等.结果 抽取的两组糖尿病患者选择常规治疗与个体化营养治疗,研究组应用个性化营养治疗其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性蛋白(CRP)、血红蛋白(Hb)、微量白蛋白(ALB)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性蛋白(CRP)、血红蛋白Hb、微量白蛋白(ALB)指标,且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成本、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医学营养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且经济成本要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郭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胰岛素抵抗与25(OH)D3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为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对各组的基本资料及FPG、FINS、HOMA-IR、HOMA-IS、25(OH)D3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间的FPG、GHbA1C、FINS、HOMA-IR、HOMA-IS、25(OH)D3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提示:湿热困脾组的FINS、HOMA-IR均高于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组,而25(OH)D3水平低于另两组;3组的GHbA 1C、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热困脾这一证型的T2DM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25-(OH)D3低水平状态,从而促进发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蔡穗珍;陈家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该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PICC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邀请患者加入PICC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0.2±6.1)d和(95.1±3.3)分,常规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16.3±5.4)d和(85.1±5.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vs 15.0%)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PICC置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孙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血糖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8例,分为两组,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其血糖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在该护理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糖监测等治疗依从性显著低于试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糖尿病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能够使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
作者:王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记录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将2017年1-5月期间,前来该院诊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西格列汀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胰岛素治疗.疗程为3个月.待两组治疗完成后,比较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均好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实验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西格列汀和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糖水平,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减小体重指数、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4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更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高密度脂蛋白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高密度脂蛋白值比对照组高外,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中成药相比,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丽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甘油三酯对胰岛素用量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院外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且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8例为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为高甘油三酯组,62例为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患者为正常甘油三酯组,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C肽水平、胰岛素水平、出入院胰岛素用量及一般情况的差异.结果 高甘油三酯组出院胰岛素用量,人院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甘油三酯水平组;高常甘油三酯组内经饮食运动控制人数低于正常甘油三酯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用量、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正常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
作者:赵艾苹;王建荣;魏剑芬;金秀平;吴乃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对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45例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资料,研究过程中患者的感染程度均有不同,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术后,2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没有出现死亡.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11例,丙级愈合3例.结论 在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治疗也应被重视,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总体提升.
作者:曹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方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均为该院口腔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同期选择非糖尿病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方案治疗,对比治疗后疼痛情况、成功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并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在结束治疗后,疼痛评分为(4.2±1.4)分,对照组非糖尿病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评分为(2.4±1.1)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成功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2例,无感染事件,并发症率为2%;对照组肿胀6例,感染5例,并发症率为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同慢性根尖周炎疾病尖关联较为密切,相较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病变程度、范围更为严重,故预后也相对较非糖尿病患者差,在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程度更为严重,成功率也居更低水平,且易有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故需加大对患者血糖监测力度,在稳定病情后,再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大程度改善预后,保障临床安全.
作者:陈凯炎;强旭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2月一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并具备妊娠要求的患者52例,将这5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的26例患者进行单一的英达-35治疗,观察组的26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2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妊娠率为34.62%,自然流产1例(3.85%),妊娠糖尿病1例(3.85%),妊娠高血压1例(3.85%);对照的2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妊娠率为23.08%,自然流产3例(18.75%),妊娠糖尿病2例(7.69%),妊娠高血压3例(11.54%),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明显差距,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自然流产、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压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能够降低自然流产、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几率,有利于妊娠.
作者:马金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当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这3个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之后,观察组患者局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家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