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早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该院100例早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操作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人院前及出院时血糖控制水平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前1 d FPG、FINS水平及HOMA-IR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 dFPG水平与HOMA-IR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桂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了解该院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4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检查.结果 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感染部位,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病原菌.结论 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糖尿病控制情况及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红;岳宗相;刘致勤;黄荣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 min胰岛素、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合并糖尿病,经由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卓信斌;常贵建;林德新;曾岳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有独到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了截肢率.笔者在临床过程中总结了糖尿病足溃疡中医治疗的特点,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理,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足,整体和局部结合,内外兼治,创立拔毒祛瘀通络膏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沈思静;朴春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评价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采取二甲双弧进行医治,对照组43例采取胰岛素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上述2项血糖指标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弧医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胰岛素,且用药安全性更高;因此,具备采纳及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学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等的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PD组)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24例、正常糖耐量组(NGT组)36例,检测血糖(FBG)、胰岛素(INS)、血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IN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NIP、TRX在2型糖尿病前期已出现升高,提示在糖尿病前期已启动慢性氧化应激.
作者:李红霞;谢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从治疗效果上来说,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率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糖控制情况来说,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牟华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患者分组.所有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H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确切,辅以整体化护理配合,可更好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血糖达标和渗透压恢复,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完;杨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23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观察组给予产时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时心理护理,比较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1.9%,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68.1%、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SAS评分(40.2±4.5)分、SDS评分(36.8±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肖欣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孕妇均为孕26周行OGTT试验确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家庭护理干预,平均干预13.1周.两组日常的指尖血糖监测值作为指导饮食及胰岛素调整的参考,每个月定期检查的静脉血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作为两组的评价指标.观察两组妊娠不良结局事件: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对母婴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作者:张子平;张燕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达比加群与华法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栓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较低,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上推广价值高.
作者:杜宝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妇科肿瘤并发糖尿病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云霞;林琼云;林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的100例研究对象均为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时间段内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抓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100例患者均口服二甲双胍进行血糖控制,观察组联合应用益气养阴活血中和汤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以92.0%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及凌晨3:00血糖值,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以上各项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的TC、TG、HDL和LDL值,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各项血脂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传统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能够取得与西药治疗相当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在改善患者血脂、提高患者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践价值极高.
作者:廖秋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以非糖尿病作为参照对象,分析糖尿病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研究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并发症为呼吸道梗阻、纵膈炎、脓毒症、肺炎和心包炎,其中研究组呼吸道梗阻(9.62%)、纵膈炎(7.69%)明显高于对照组(1.35%和0.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糖尿病因素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②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会加重感染症状,加大治疗难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建议临床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强旭钊;陈凯炎;黄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间在该院治疗的80例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护理,乙组患者通过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症候疗效、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体重、腰臀比、BMI指数、不良反应.结果 甲组患者的症候疗效、症候积分、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体重、腰臀比、BMI指数、不良反应都优于乙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患者的治疗中,心理干预同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候、血清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体重水平、腰臀比水平、BMI指数水平,并提高安全性,应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杨庆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已办理糖尿病门诊类专病的患者74例确定为研究对象,干预之前需检测全部患者的情况,检测的内容既包括血脂四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还包括空腹血糖与相关牙周检测,后得出的结果要记载于健康档案.观察组实施口腔健康内容宣教,对照组患者进行自我口腔清洁.结果 干预之后,观察组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与探诊深度、甘油三酯数值都明显低于干预之前;观察组干预之前与之后的牙周状况与甘油三酯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选择牙周非手术疗法,正确的口腔治疗维护干预,能使其牙周状况得到好转,牙周干预对于大部分特别是糖尿病且伴有较严重牙周炎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作者:顾永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1 1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其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存在神经病变,即DPN组(n=58)与不存在神经病变,即无DPN组(n=52),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及胫神经MCV,观察两组患者的MCV差异、DPN组的MCV与SCV异常率及上下肢NCV异常率.结果 经检测得知,在DPN组中,有症状DPN患者共37例;无DPN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MCV及胫神经MCV明显快于DPN组;有症状DPN组与无症状DPN组的SCV异常率高于MCV,并且下肢NCV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有效的确诊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昭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多元化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26例糖尿病眼干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两组当中,多元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多元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酸痛程度、异物感、眼部瘙痒和眼干涩感等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且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多元护理组的非常满意率为55.56%(35/63),满意率为39.68%(25/63),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24% (60/63),常规护理组的非常满意率为31.75% (20/63),满意率为42.86%(27/63),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4.60%(47/63).在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护理结束后均有所改善,但多元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更大.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兴香;周秀霞;何茂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临床教育路径在胰岛素自行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第一次接受胰岛素自行注射治疗的1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该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法来展开胰岛素自行注射治疗指导工作,观察组在临床教育路径上来对患者实施胰岛素自行注射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胰岛素自行注射技能评分及良好遵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得多(P<0.05).结论 糖尿病临床教育路径能促进患者自行注射水平的提升,利于安全控制血糖.
作者:曹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8月一201 7年8月所接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运用胰岛素强化法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也可以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永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