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锋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临床教育路径在胰岛素自行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第一次接受胰岛素自行注射治疗的1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该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法来展开胰岛素自行注射治疗指导工作,观察组在临床教育路径上来对患者实施胰岛素自行注射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胰岛素自行注射技能评分及良好遵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得多(P<0.05).结论 糖尿病临床教育路径能促进患者自行注射水平的提升,利于安全控制血糖.
作者:曹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24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酸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以氯沙坦治疗,研究组行以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这3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24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降低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提高少数民族糖尿病孕妇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4-8月该院妇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60例,进行个体化饮食以及运动的指导,很少有孕妇回来进行复查,找出少数民族糖尿病孕妇对医生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的依从率低的原因,并进行对应的措施.结果 实施一系列措施后,少数民族的糖尿病孕妇对医生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的依从率(40.0%)高于实施前(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少数民族的孕妇使用相应的措施,能够增加孕妇对医生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慧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讨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达比加群与华法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栓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较低,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上推广价值高.
作者:杜宝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以非糖尿病作为参照对象,分析糖尿病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研究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并发症为呼吸道梗阻、纵膈炎、脓毒症、肺炎和心包炎,其中研究组呼吸道梗阻(9.62%)、纵膈炎(7.69%)明显高于对照组(1.35%和0.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糖尿病因素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②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会加重感染症状,加大治疗难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建议临床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强旭钊;陈凯炎;黄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当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这3个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之后,观察组患者局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家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足病是由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综合导致的一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其检查和治疗费用高.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皮肤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皮肤氧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经皮氧分压测试(TcPO2)可以直接反应组织细胞的氧气含量,并直接反应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可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112例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秦霞;安玉梅;栾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研究资料随机选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62例,根据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病情,探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总结疾病临床特点.结果 在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41例(68.33%)亚临床甲减发病率高为55.00%;且甲减组TG水平高于甲亢组(P<0.05);甲亢组FPG与2 hPG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异常疾病,且疾病种类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查,达到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翟中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妊娠糖尿病严重危及母婴健康,针对性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并给予规范化治疗,能有效改善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鉴于此,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刘小静;林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甘油三酯对胰岛素用量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院外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且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8例为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为高甘油三酯组,62例为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患者为正常甘油三酯组,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C肽水平、胰岛素水平、出入院胰岛素用量及一般情况的差异.结果 高甘油三酯组出院胰岛素用量,人院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甘油三酯水平组;高常甘油三酯组内经饮食运动控制人数低于正常甘油三酯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用量、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正常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
作者:赵艾苹;王建荣;魏剑芬;金秀平;吴乃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探究门冬胰岛素与格列吡嗪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善院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对策.方法 根据某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2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A(格列吡嗪)和对照组B(门冬胰岛素30),每组患者106例,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使用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效果优于格列吡嗪,且门冬胰岛素30的药物适应人群广,药物起效快、药效稳定可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无不良反应,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记录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将2017年1-5月期间,前来该院诊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西格列汀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胰岛素治疗.疗程为3个月.待两组治疗完成后,比较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均好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实验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西格列汀和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糖水平,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减小体重指数、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整体观念进行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截趾法和趾骨关节离断法手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Ⅰ期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率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期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整体观念探讨发现,截趾法对治疗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的疗效更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临床首选方案.
作者:曾云;马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血糖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8例,分为两组,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其血糖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在该护理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糖监测等治疗依从性显著低于试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糖尿病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能够使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
作者:王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该院健康体检者80名,将其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胱抑素、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的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以上3项肾功能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为96.25%,血肌酐阳性检出率为66.25%,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63.75%,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高且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岩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营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依据围产期营养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相同的治疗与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营养科营养师介入,在围产期实施个体性营养护理,进行营养饮食干预,膳食配餐,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妊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0%、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由营养师介入的个体性营养护理能够稳定产妇血糖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提升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敏芳;许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显效26例(60.47%)、有效14例(32.55%),总有效率为93.02%,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4例(9.30%),胃肠道反应10例(23.26%),肝功能损伤2例(4.65%),肌病0例(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21%;对照组患者的显效20例(46.52%)、有效15例(34.88%),总有效率为81.40%,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3例(6.98%),胃肠道反应11例(25.58%),肝功能损伤4例(9.30%),肌病3例(6.9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疾病,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宝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评价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采取二甲双弧进行医治,对照组43例采取胰岛素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上述2项血糖指标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弧医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胰岛素,且用药安全性更高;因此,具备采纳及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学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