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芳;许莹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从治疗效果上来说,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率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糖控制情况来说,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牟华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叶酸、维生素B12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HCY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参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比较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结果 未经治疗时两组病患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以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参照组病患维生素B12水平和叶酸水平都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HCY水平上升幅度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都无明显变化(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病患采取叶酸、维生素B12结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较好的维持机体HCY水平,降低了并发症情况出现,提高了治疗效果,具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车筱琪;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胰岛素抵抗与25(OH)D3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为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对各组的基本资料及FPG、FINS、HOMA-IR、HOMA-IS、25(OH)D3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间的FPG、GHbA1C、FINS、HOMA-IR、HOMA-IS、25(OH)D3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提示:湿热困脾组的FINS、HOMA-IR均高于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组,而25(OH)D3水平低于另两组;3组的GHbA 1C、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热困脾这一证型的T2DM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25-(OH)D3低水平状态,从而促进发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蔡穗珍;陈家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中选取15例进行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8例和参照组7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糖控制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将治疗效果予以提高.
作者:孙凤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显效26例(60.47%)、有效14例(32.55%),总有效率为93.02%,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4例(9.30%),胃肠道反应10例(23.26%),肝功能损伤2例(4.65%),肌病0例(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21%;对照组患者的显效20例(46.52%)、有效15例(34.88%),总有效率为81.40%,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3例(6.98%),胃肠道反应11例(25.58%),肝功能损伤4例(9.30%),肌病3例(6.9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疾病,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宝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我国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已经作为中青年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运动作为控制体重好的方法,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尚不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该文从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周洁;夏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结果分成9种体质组,共10组,每组病例30例,共300例.通过治疗组按不同体质,从饮食、运动、起居情志等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治疗组、对照组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指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强化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指标有明显意义.
作者:漆云良;蒋萍钟;文彬;谢建峰;陈晓清;林茂盛;陈素迎;梁章耀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HbA1c水平,以及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以非糖尿病作为参照对象,分析糖尿病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研究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并发症为呼吸道梗阻、纵膈炎、脓毒症、肺炎和心包炎,其中研究组呼吸道梗阻(9.62%)、纵膈炎(7.69%)明显高于对照组(1.35%和0.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糖尿病因素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②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会加重感染症状,加大治疗难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建议临床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强旭钊;陈凯炎;黄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与血压达标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血糖指标,提高血压达标率,值得借鉴.
作者:张守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肺结核不并发糖尿病患者58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24 h动态管理方案对其进行动态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图像状况.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肺受累、两叶及以上、多发空洞和多发树芽症发病率均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病变会对患者的全身状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在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时,可见较为清晰的影像学特征,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应当由,检查人员对患者的糖尿病和肺结核状况进行判断,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玉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已办理糖尿病门诊类专病的患者74例确定为研究对象,干预之前需检测全部患者的情况,检测的内容既包括血脂四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还包括空腹血糖与相关牙周检测,后得出的结果要记载于健康档案.观察组实施口腔健康内容宣教,对照组患者进行自我口腔清洁.结果 干预之后,观察组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与探诊深度、甘油三酯数值都明显低于干预之前;观察组干预之前与之后的牙周状况与甘油三酯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选择牙周非手术疗法,正确的口腔治疗维护干预,能使其牙周状况得到好转,牙周干预对于大部分特别是糖尿病且伴有较严重牙周炎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作者:顾永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研究资料随机选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62例,根据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病情,探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总结疾病临床特点.结果 在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41例(68.33%)亚临床甲减发病率高为55.00%;且甲减组TG水平高于甲亢组(P<0.05);甲亢组FPG与2 hPG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异常疾病,且疾病种类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查,达到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翟中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8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行为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效果确切,可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洪东花;郑志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间在该院治疗的80例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护理,乙组患者通过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症候疗效、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体重、腰臀比、BMI指数、不良反应.结果 甲组患者的症候疗效、症候积分、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体重、腰臀比、BMI指数、不良反应都优于乙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患者的治疗中,心理干预同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候、血清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体重水平、腰臀比水平、BMI指数水平,并提高安全性,应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杨庆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经济学评价.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7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并进行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该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与对照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应用个体化营养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经济学评价,包括两组不同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性蛋白CRP)、血红蛋白(Hb)、微量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2 hPG)等指标,以及成本消耗等.结果 抽取的两组糖尿病患者选择常规治疗与个体化营养治疗,研究组应用个性化营养治疗其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性蛋白(CRP)、血红蛋白(Hb)、微量白蛋白(ALB)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性蛋白(CRP)、血红蛋白Hb、微量白蛋白(ALB)指标,且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成本、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医学营养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且经济成本要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郭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监测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的67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参照组3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予以监测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对.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7.06%,护理满意率94.12%,明显比参照组78.79%、72.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展开专业护理工作时,予以其监测护理,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可推荐.
作者:林凡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血糖控制水平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血糖水平控制较好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实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血糖指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血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加强血糖监测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光宁;陈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记录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将2017年1-5月期间,前来该院诊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西格列汀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胰岛素治疗.疗程为3个月.待两组治疗完成后,比较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均好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实验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西格列汀和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糖水平,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减小体重指数、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静脉输液的22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为90.9%,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1.8%,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3.6%、54.5%、72.7%(P<0.05);观察组Wang-Baker评分(2.53±0.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7±0.62)分(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小儿静脉输液中,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轻疼痛感,值得应用.
作者:徐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