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孙凤君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糖尿病, 综合护理, 化疗
摘要:目的 探讨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中选取15例进行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8例和参照组7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糖控制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将治疗效果予以提高.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该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血糖控制率比较,观察组血糖控制率明显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FINS水平比较,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确切,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瑜瑾;杜娜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像学特点与动态表现分析

    目的 探究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肺结核不并发糖尿病患者58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24 h动态管理方案对其进行动态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图像状况.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肺受累、两叶及以上、多发空洞和多发树芽症发病率均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病变会对患者的全身状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在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时,可见较为清晰的影像学特征,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应当由,检查人员对患者的糖尿病和肺结核状况进行判断,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玉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探讨

    目的 比较评价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采取二甲双弧进行医治,对照组43例采取胰岛素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上述2项血糖指标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弧医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胰岛素,且用药安全性更高;因此,具备采纳及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学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中选取15例进行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8例和参照组7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糖控制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将治疗效果予以提高.

    作者:孙凤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常伴随着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严重影响.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具有独立遗传物质及遗传体系.线粒体DNA突变主要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导致ATP的合成减少,活性氧产生增加,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包括糖尿病或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该文就线粒体DNA基因的相关突变位点与妊娠糖尿病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曹小艳;杨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 min胰岛素、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合并糖尿病,经由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卓信斌;常贵建;林德新;曾岳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0周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使用量较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104例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入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对予以护理干预配合.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100.00%;常规组中有48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92.31%(P<0.05).比较两组肺心病并发症好转情况,研究组98.08%显著高于常规组86.54%(P<0.05).结论 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卢苹;曾静;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8月一201 7年8月所接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运用胰岛素强化法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也可以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永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应用经皮氧分压测试检查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病是由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综合导致的一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其检查和治疗费用高.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皮肤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皮肤氧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经皮氧分压测试(TcPO2)可以直接反应组织细胞的氧气含量,并直接反应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可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 讨论达比加群与华法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栓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较低,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上推广价值高.

    作者:杜宝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2月一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并具备妊娠要求的患者52例,将这5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的26例患者进行单一的英达-35治疗,观察组的26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2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妊娠率为34.62%,自然流产1例(3.85%),妊娠糖尿病1例(3.85%),妊娠高血压1例(3.85%);对照的2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妊娠率为23.08%,自然流产3例(18.75%),妊娠糖尿病2例(7.69%),妊娠高血压3例(11.54%),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明显差距,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自然流产、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压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能够降低自然流产、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几率,有利于妊娠.

    作者:马金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显效26例(60.47%)、有效14例(32.55%),总有效率为93.02%,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4例(9.30%),胃肠道反应10例(23.26%),肝功能损伤2例(4.65%),肌病0例(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21%;对照组患者的显效20例(46.52%)、有效15例(34.88%),总有效率为81.40%,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3例(6.98%),胃肠道反应11例(25.58%),肝功能损伤4例(9.30%),肌病3例(6.9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疾病,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宝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目的 了解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分别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64例需做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调查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后围手术期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麻醉前、充CO2气腹时与手术结束时的血糖值相对更平稳,变化波动不大,而对照组患者3个时段的血糖值则波动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术后4h血糖、24h血糖值、胰岛素用量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影响更小,胰岛素用量更少,属于此类特殊病患的首选麻醉方式.

    作者:叶文成;黄娟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监测护理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监测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的67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参照组3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予以监测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对.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7.06%,护理满意率94.12%,明显比参照组78.79%、72.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展开专业护理工作时,予以其监测护理,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可推荐.

    作者:林凡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孕妇均为孕26周行OGTT试验确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家庭护理干预,平均干预13.1周.两组日常的指尖血糖监测值作为指导饮食及胰岛素调整的参考,每个月定期检查的静脉血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作为两组的评价指标.观察两组妊娠不良结局事件: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对母婴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作者:张子平;张燕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8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该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PICC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邀请患者加入PICC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0.2±6.1)d和(95.1±3.3)分,常规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16.3±5.4)d和(85.1±5.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vs 15.0%)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PICC置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孙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寻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佳的治疗方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为例.方法 该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别接受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更低(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适用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唐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胰岛素抵抗及25(OH)D3的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胰岛素抵抗与25(OH)D3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为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对各组的基本资料及FPG、FINS、HOMA-IR、HOMA-IS、25(OH)D3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间的FPG、GHbA1C、FINS、HOMA-IR、HOMA-IS、25(OH)D3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提示:湿热困脾组的FINS、HOMA-IR均高于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组,而25(OH)D3水平低于另两组;3组的GHbA 1C、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热困脾这一证型的T2DM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25-(OH)D3低水平状态,从而促进发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蔡穗珍;陈家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该院健康体检者80名,将其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胱抑素、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的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以上3项肾功能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为96.25%,血肌酐阳性检出率为66.25%,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63.75%,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高且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岩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