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刘小静;林扬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发病因素, 治疗
摘要:妊娠糖尿病严重危及母婴健康,针对性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并给予规范化治疗,能有效改善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鉴于此,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脾虚痰浊型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间在该院治疗的80例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护理,乙组患者通过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症候疗效、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体重、腰臀比、BMI指数、不良反应.结果 甲组患者的症候疗效、症候积分、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体重、腰臀比、BMI指数、不良反应都优于乙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脾虚痰浊型肥胖型T2DM患者的治疗中,心理干预同中医无饥饿禁食疗法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候、血清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体重水平、腰臀比水平、BMI指数水平,并提高安全性,应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杨庆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干预组,对其实施孕期膳食营养干预;另选同期140例未进行膳食营养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组,对比患者妊娠期间体重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比常规组小,且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数值也小于常规组;干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膳食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孕期体重控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骞;黄水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社区糖尿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管理,研究组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早餐后血糖控制和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早餐后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87.69%、81.54%和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47.69%、53.85%和61.54%,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早餐后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知识掌握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效亮;宋艳红;郑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综合护理方式及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与血压达标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血糖指标,提高血压达标率,值得借鉴.

    作者:张守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整体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和血糖指标,并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患者护理后血糖和血压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史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管内超声诊断病变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管内超声诊断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接诊的4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PI、IMT、颈动脉血流参数,并将测定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多支血管狭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狭窄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冠脉狭窄程度评分3分者所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的IMT、P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明确其冠脉病变情况,其能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翁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足截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

    目的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对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45例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资料,研究过程中患者的感染程度均有不同,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术后,2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没有出现死亡.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11例,丙级愈合3例.结论 在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治疗也应被重视,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总体提升.

    作者:曹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加巴喷丁,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明显优于对照组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10±0.42)分、SI评分(3.83±0.61)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加巴喷丁能显著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程度,改善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宋永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个性化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个性化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以随机方式抽取该院治疗的9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以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个性化指导组和常规指导组,每组47例患者.常规指导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式,个性化指导组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知道后的病情控制状况、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日常健康行为的养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相比,个性化指导组患者评价状况明显优于常规指导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病情控制状况对比,个性化指导组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病情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率相比,个性指导组在饮食、烟酒、运动、体重、情绪等方面的改善状况均优于常规指导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态,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玉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4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更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高密度脂蛋白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高密度脂蛋白值比对照组高外,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中成药相比,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丽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的水平变化,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来该院做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176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值、服糖后1h血糖值、服糖后2h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和的空对照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571,P<0.05;r=0.643,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耐量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杜瑞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HbA1c水平,以及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23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观察组给予产时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时心理护理,比较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1.9%,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68.1%、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SAS评分(40.2±4.5)分、SDS评分(36.8±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肖欣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寻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佳的治疗方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为例.方法 该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别接受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更低(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适用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唐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2型糖尿病也随之升高,而糖尿病也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防治形式十分严峻.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而饮食治疗是其中的重点管理项目,通过有效的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膳食结构与糖尿病发展、发展的关系密切,而胰岛素抵抗与这一病理环节关系密切.为此,该文对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朝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妇科肿瘤并发糖尿病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云霞;林琼云;林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与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38例.两组都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A组加用噻托溴铵.观察两组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FPG与2 hPG明显比B组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7.09±1.46)d,明显比B组的(9.87±2.14)d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疗效总有效率为92.11%,和B组的26.32%、7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和噻托溴铵联合用于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中,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洪刚;贾军亮;韩丽;兰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像学特点与动态表现分析

    目的 探究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肺结核不并发糖尿病患者58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24 h动态管理方案对其进行动态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图像状况.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肺受累、两叶及以上、多发空洞和多发树芽症发病率均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病变会对患者的全身状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在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时,可见较为清晰的影像学特征,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应当由,检查人员对患者的糖尿病和肺结核状况进行判断,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玉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104例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入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对予以护理干预配合.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100.00%;常规组中有48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7.0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92.31%(P<0.05).比较两组肺心病并发症好转情况,研究组98.08%显著高于常规组86.54%(P<0.05).结论 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卢苹;曾静;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