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管内超声诊断病变特点分析

翁晶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查,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管内超声诊断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接诊的4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PI、IMT、颈动脉血流参数,并将测定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多支血管狭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狭窄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冠脉狭窄程度评分3分者所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的IMT、P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明确其冠脉病变情况,其能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提供可靠依据.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经皮氧分压测试检查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病是由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综合导致的一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其检查和治疗费用高.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皮肤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皮肤氧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经皮氧分压测试(TcPO2)可以直接反应组织细胞的氧气含量,并直接反应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可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共计患者104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方式,予以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调查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80.77%,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并且使得护理的效果变得更佳,因此非常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井艳;韩作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门冬胰岛素与格列吡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为了探究门冬胰岛素与格列吡嗪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善院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对策.方法 根据某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2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A(格列吡嗪)和对照组B(门冬胰岛素30),每组患者106例,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使用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效果优于格列吡嗪,且门冬胰岛素30的药物适应人群广,药物起效快、药效稳定可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无不良反应,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 min胰岛素、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合并糖尿病,经由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卓信斌;常贵建;林德新;曾岳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妇科肿瘤并发糖尿病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云霞;林琼云;林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监测护理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监测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的67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参照组3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予以监测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对.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7.06%,护理满意率94.12%,明显比参照组78.79%、72.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展开专业护理工作时,予以其监测护理,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可推荐.

    作者:林凡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糖控制水平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血糖控制水平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血糖水平控制较好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实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血糖指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血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加强血糖监测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光宁;陈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干预组,对其实施孕期膳食营养干预;另选同期140例未进行膳食营养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组,对比患者妊娠期间体重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比常规组小,且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数值也小于常规组;干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膳食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孕期体重控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骞;黄水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的水平变化,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来该院做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176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值、服糖后1h血糖值、服糖后2h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和的空对照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571,P<0.05;r=0.643,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耐量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杜瑞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Ⅳ期压疮患者一例护理分析

    压疮指的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软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该病按照病情程度可分为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可分期.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若病程时间过长,护理不得当,会产生心脑血管、皮肤、神经等并发症,压疮是皮肤并发症中为常见的一种.为此,该文以2017年8月22日收治的1例糖尿病合并多处压疮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患病情况及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倩;吴玉;甘金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及社区护理干预进展

    随着我国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已经作为中青年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运动作为控制体重好的方法,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尚不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该文从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周洁;夏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严重危及母婴健康,针对性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并给予规范化治疗,能有效改善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鉴于此,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刘小静;林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甘油三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甘油三酯对胰岛素用量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院外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治疗且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8例为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为高甘油三酯组,62例为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患者为正常甘油三酯组,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C肽水平、胰岛素水平、出入院胰岛素用量及一般情况的差异.结果 高甘油三酯组出院胰岛素用量,人院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甘油三酯水平组;高常甘油三酯组内经饮食运动控制人数低于正常甘油三酯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用量、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正常高甘油三酯水平患者.

    作者:赵艾苹;王建荣;魏剑芬;金秀平;吴乃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对24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酸的影响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24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酸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以氯沙坦治疗,研究组行以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这3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24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降低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患者分组.所有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H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确切,辅以整体化护理配合,可更好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血糖达标和渗透压恢复,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完;杨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加巴喷丁,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明显优于对照组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10±0.42)分、SI评分(3.83±0.61)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加巴喷丁能显著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程度,改善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宋永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早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早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该院100例早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操作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人院前及出院时血糖控制水平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前1 d FPG、FINS水平及HOMA-IR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 dFPG水平与HOMA-IR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桂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足截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

    目的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对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45例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资料,研究过程中患者的感染程度均有不同,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术后,2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没有出现死亡.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11例,丙级愈合3例.结论 在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治疗也应被重视,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总体提升.

    作者:曹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

    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研究资料随机选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62例,根据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病情,探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总结疾病临床特点.结果 在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41例(68.33%)亚临床甲减发病率高为55.00%;且甲减组TG水平高于甲亢组(P<0.05);甲亢组FPG与2 hPG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异常疾病,且疾病种类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查,达到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翟中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