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光
目的 分析和探讨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已办理糖尿病门诊类专病的患者74例确定为研究对象,干预之前需检测全部患者的情况,检测的内容既包括血脂四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还包括空腹血糖与相关牙周检测,后得出的结果要记载于健康档案.观察组实施口腔健康内容宣教,对照组患者进行自我口腔清洁.结果 干预之后,观察组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与探诊深度、甘油三酯数值都明显低于干预之前;观察组干预之前与之后的牙周状况与甘油三酯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选择牙周非手术疗法,正确的口腔治疗维护干预,能使其牙周状况得到好转,牙周干预对于大部分特别是糖尿病且伴有较严重牙周炎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作者:顾永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寻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佳的治疗方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为例.方法 该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别接受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更低(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适用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唐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足病是由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综合导致的一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其检查和治疗费用高.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皮肤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皮肤氧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经皮氧分压测试(TcPO2)可以直接反应组织细胞的氧气含量,并直接反应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可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等的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PD组)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24例、正常糖耐量组(NGT组)36例,检测血糖(FBG)、胰岛素(INS)、血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IN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NIP、TRX在2型糖尿病前期已出现升高,提示在糖尿病前期已启动慢性氧化应激.
作者:李红霞;谢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社区糖尿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管理,研究组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早餐后血糖控制和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早餐后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87.69%、81.54%和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47.69%、53.85%和61.54%,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早餐后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知识掌握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效亮;宋艳红;郑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研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该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血糖控制率比较,观察组血糖控制率明显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FINS水平比较,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确切,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瑜瑾;杜娜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探究门冬胰岛素与格列吡嗪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善院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对策.方法 根据某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2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A(格列吡嗪)和对照组B(门冬胰岛素30),每组患者106例,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使用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效果优于格列吡嗪,且门冬胰岛素30的药物适应人群广,药物起效快、药效稳定可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无不良反应,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8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行为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效果确切,可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洪东花;郑志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中选取15例进行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8例和参照组7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糖控制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将治疗效果予以提高.
作者:孙凤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孕妇均为孕26周行OGTT试验确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家庭护理干预,平均干预13.1周.两组日常的指尖血糖监测值作为指导饮食及胰岛素调整的参考,每个月定期检查的静脉血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作为两组的评价指标.观察两组妊娠不良结局事件: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对母婴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作者:张子平;张燕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23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观察组给予产时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时心理护理,比较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1.9%,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68.1%、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SAS评分(40.2±4.5)分、SDS评分(36.8±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肖欣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护理组(n=45).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2.42±5.36)分、(23.94±6.3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31±7.22)分、(85.69±7.68)分,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晔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结果分成9种体质组,共10组,每组病例30例,共300例.通过治疗组按不同体质,从饮食、运动、起居情志等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治疗组、对照组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指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强化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指标有明显意义.
作者:漆云良;蒋萍钟;文彬;谢建峰;陈晓清;林茂盛;陈素迎;梁章耀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112例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秦霞;安玉梅;栾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与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38例.两组都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A组加用噻托溴铵.观察两组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FPG与2 hPG明显比B组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7.09±1.46)d,明显比B组的(9.87±2.14)d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疗效总有效率为92.11%,和B组的26.32%、7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和噻托溴铵联合用于稳定期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中,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洪刚;贾军亮;韩丽;兰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的水平变化,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来该院做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176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值、服糖后1h血糖值、服糖后2h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和的空对照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571,P<0.05;r=0.643,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耐量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杜瑞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0周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使用量较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2型糖尿病也随之升高,而糖尿病也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防治形式十分严峻.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而饮食治疗是其中的重点管理项目,通过有效的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膳食结构与糖尿病发展、发展的关系密切,而胰岛素抵抗与这一病理环节关系密切.为此,该文对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朝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我国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已经作为中青年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运动作为控制体重好的方法,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尚不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该文从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周洁;夏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压疮指的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软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该病按照病情程度可分为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可分期.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若病程时间过长,护理不得当,会产生心脑血管、皮肤、神经等并发症,压疮是皮肤并发症中为常见的一种.为此,该文以2017年8月22日收治的1例糖尿病合并多处压疮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患病情况及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倩;吴玉;甘金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