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利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肌酶谱与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DKA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均升同,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DKA患者心肌酶较轻症DKA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急性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76例,ST-T改变60例。结论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变化以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龙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肿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胃肠肿瘤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空腹血糖值、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短,空腹血糖值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胃肠肿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加速患者康复,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徐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MDA、SOD、CRP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刘丛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而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在给予基础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基础的治疗前提下加用纤溶酶注射液(并且要确保24 h内给药,用药时间为14 d),并且分别检测7、10、14 d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以及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两组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各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用药7 d后、10 d后、14 d后,对照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9.43±21.11),14 d后(68.45±21.74)。观察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4.87±20.01),14 d后(85.85±21.35);观察组(采用纤溶酶治疗)采用纤溶酶治疗7 d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49.21±29.11),14 d后(67.99±26.89)。而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7 d后(41.97±24.89),14 d后(55.18±24.41)。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地提升缺失的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明显地提高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长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做处理时先将其变性坏死组织及时清除,再创面反复用双氧水及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对照组将生理盐水纱布外敷于创面,无菌纱布包扎。观察组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抹于创面,表面用无菌纱布包扎,直至创面愈合。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5.0±3.2)d,对照组为(34.8±5.2)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和抗感染作用,有效阻止早期糖尿病足病情继续恶化,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致残的风险。
作者:任善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功能锻炼)和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各108例,比较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36±3.25)d,护理满意度为99.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作者: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大庆市人民姻缘内分泌科,住院时间2013年1月—2015年5月,住院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改变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的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管朋春;赵秀芳;刘换章;李琦;赵冬影;宋丹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该文就不同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参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优势,可降低手术创伤性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姜轶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患儿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5月—2015年7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儿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还能减少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崔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在儿童1型糖尿病(T1DM)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A组)法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A组)法;并选择同期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T1DM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CSⅡ法(CSⅡB组)与MSⅡ法(MSⅡB组)。结果CSⅡA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24 h尿糖达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MSⅡ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SⅡB组DKA纠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值、低血糖次数、酮体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改善均优于MSⅡ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T1DM与DKA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可明显改善患儿机体代谢紊乱,并增强治疗安全性。
作者:赵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关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C、Hbalc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胰岛素或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的基础上加上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其疗效非常显著,远胜于单纯使用胰岛素或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作者:徐安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接收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该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其治疗效果较差同时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重视其糖尿病这一基础疾病的检查,从而采取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苏细双;王砚强;陈维多;彭文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效果,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9%,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χ2=3.91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改善无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予以患者血、尿常规检查,无明显的异常。结论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凝血四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3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19例(微血管病变),B组15例(未出现微血管病变),另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比较3组人群的凝血4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0.13±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1.32±2.31)%,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35±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31±1.47)%,C组的空腹血糖为(4.27±0.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42±0.7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中实验A组的这3项指标低于实验B组;实验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4项指标可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凝血状态,为糖尿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
作者:滕明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电汽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高金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高龄病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疗高龄病人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应该注意控制病人的血糖。
作者:才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例设置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6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92%与81.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77%与3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可构建较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唐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外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降低患者伤残的比例。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的18例糖尿病足患者外科治疗的有关资料,对采用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由于在临床中对足部、肺部等感染没有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而引发患者多器官产生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他患者经临床治疗后都获得较好效果,有效率达95.8%。结论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措施,针对不同患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溃疡愈合率,使患者伤残的比例明显降低。
作者:张日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化指标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人员的清晨空腹血3 mL,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H1C)、血清胱抑素C(CysC)、B2MG等指标的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阳性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检测的各种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81、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H1C)、血清胱抑素C(CysC)、B2MG这些指标对预测肾病糖尿病有较大的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孙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人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安全性高,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