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尹丽华

关键词: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 泮托拉唑,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6例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泮托拉唑的应用,对照组36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71%,对照组根除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也大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泮托拉唑的应用,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身体症状,提高身体舒适度,有助于身体康复。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机制。方法纳入在该院确诊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86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苯妥英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中医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疼痛物质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腓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患者快,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与对照组患者的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铁蛋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水平,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20例纳入对照A组,同期健康志愿者20例纳入对照B组。观察和比较3组受试者血糖、血脂、血清铁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3组受试者血糖、血清铁蛋白、丙二醛指标水平按照对照B组、对照A组、观察组逐渐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还原性谷胱甘肽指标水平按照对照B组、对照A组、观察组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但观察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与氧化应激指标在糖尿病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好的区别性,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评估的早期指标。

    作者:张学杰;李惠;杨雪梅;徐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比较莫沙必利及其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40例应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组42例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排空时间、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0例具有食后腹胀症状,9例具有呕吐症状,11例具有上腹部不适症状,5例具有便秘症状,胃排空时间为(215.43±17.28)min;经观察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例具有食后腹胀症状,3例具有呕吐症状,5例具有上腹部不适症状,未见患者出现便秘症状,胃排空时间为(153.65±16.69)min;经观察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仅有1例,总有效率为97.6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排空时间、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胃排空时间,显著提高疗效和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掌测量法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掌测量法”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全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注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掌测量法”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为期均为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度,糖尿病饮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实施“掌测量法”12个月后对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糖控制满意度、饮食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掌测量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是一种经济投入较低、产出较高的疾病管理方法。

    作者:肖冬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检测结果分析。方法择取该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阶段的50例健康人员,将其作为参照组,汲取空腹静脉血4 mL,用以检测血糖、血红蛋白含量、胰岛素等。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INS、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并采取相应的诊断与治疗,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以此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翠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5%,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5.0%,护理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2.36%,血糖控制理想率为79.41%,护理总满意度为85.2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血糖控制理想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控制血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结核的身体症状,提高身体舒适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本刊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操作研究及术后影响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操作及术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肿瘤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研究。结果这30例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血糖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亦没有出现甲状腺瘤复发报告的病例。结论甲状腺瘤在目前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控制患者的血糖值,通过对整个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的测定与控制,在整个临床治疗以及患者后期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洪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11月,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共70例,抽签分组。对照组有35例,应用阿司匹林;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共35例。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研究组平均血糖、餐后血糖波动、日间绝对值和餐后2 h平均血糖改善较明显,治疗有效率高,血管再通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较好,应引得重视。

    作者:刘莉娟;李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降糖药物及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瞻望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糖尿病药物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有传统的促胰岛素分泌剂、肠促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各种作用时间不同的胰岛素等。该文将各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以及新研究有可能用于糖尿病的药物分七大类作一综述。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究不同医学营养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MNT模式对老年T2DM血糖波动产生的影响,以保证MNT方案的合理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5例老年T2DM患者分析血糖波动情况,遵循抽签原则将105例随机分为MNT1组、MNT2组,MNT1组53例,MNT2组52例;MNT1组的治疗方案为FE法,MNT2组的方案为低GI法。结果实施MNT后MNT2组的2hPG平均值、FPG平均值较小,其他波动性评价指标均得到改善,与MNT1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MNT时使用低GI方案可对老年T2DM血糖波动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喻敏;窦富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5例(74.47%),有效10例(21.28%),无效2例(4.26%),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显效30例(63.83%),有效9例(19.15%),无效8例(17.02%),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及流涕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5)。结论给予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疗效佳,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峰;牛芬;李磊;钟宝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的影响

    目的:分析糖尿病对于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7例合并糖尿病实施外科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观察组,另选取57例同期接受外科手术的单纯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糖尿病乳腺癌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长、平均术后拆线时间、引流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难度,降低患者预后效果,延长其引流和住院时长,增强患者治疗费用,因此需在术前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舜瑀;刘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开颅颅骨整复术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合并高血糖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开颅颅骨整复术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0-2014年期间采用骨瓣开颅玉修复治疗的110例颅骨凹陷性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常规进行术前准备,根据患者血糖检测值的不同,合理应用胰岛素,维持患者围术期血糖在正常范围,强化围术期个体化围术期护理,切实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者中,20例患者出现脑内小血肿,保守治疗后患者均得到痊愈;106例患者出现局部脑挫伤水肿,经治疗痊愈;6例术后癫痫发作,抗癫痫治疗后好转;未见患者出现颅骨颅内感染和头皮片状坏死;术后复查颅骨无凹陷,骨瓣整复效果满意。经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8例患者额部凹陷骨折出现局部皮肤凹凸感,美容情况欠佳,未见患者出现颅骨塌陷。结论应用开颅颅骨整复术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并高血糖患者,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保证手术质量,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景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刍议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后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7月之间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患者治疗后转入社区为患者建立相应的护理档案,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半年后,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在社区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护理干预都予以积极配合,有66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比较满意,满意度高达94.3%。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丽萍;郭天娇;夏长刚;吴莉;李丽;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肾活检病理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肾活检病理研究。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前来该院接受肾脏活检病理检查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肾脏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该组研究中的30例患者中,有13例(43.33%)患者为典型的糖尿病肾病损伤患者;17例(56.67%)患者为非糖尿病性肾损害患者。不同肾损伤患者之间的病历资料除了性别构成、年龄无显著差异之外,其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活检病理检查可以有效的检查出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分型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建议在临床中加大肾活检病理检查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研究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下,糖尿病与高血压成为了极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对患者造成着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而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更成为了诱导冠心病并致死的危险因素,一旦两种疾病同发,则患者通常会同时伴有心脑血管多种并发症,且两种疾病之间亦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共同加重患者的病情。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举措,对血压控制的目标也在130/80 mmHg范围。鉴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又同时受到血糖的影响,决定了对此的治疗难度也就有所提升。该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当前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作者:蒋运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ROS及依折麦布治疗老年DM并发HL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6年1月治疗的115例DM合并HL患者研究临床疗效,将115例分为联合组、ROS组,联合组59例,ROS组56例,采用了依折麦布与ROS治疗联合组的老年DM并发HL患者。结果ROS组有效率为76.79%,联合组为91.53%;ROS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0%,联合组为8.47%。结论联合使用ROS及依折麦布可有效改善老年DM合并HL的疗效。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药联合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与运动联合干预,并探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单纯应用运动干预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联合中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糖代谢情况、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浓度(4.83±0.44)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5.39±0.62)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值(5.83±0.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0.56)mmol/L,(6.33±0.61)mmol/L与(6.84±0.39)%,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式分娩率(6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3%),且观察组羊水过多、产后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合并妊娠高血压总发生率(15.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5%),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或胎儿窘迫、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总发生情况(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3%),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与运动相结合的干预方法相比于单一的运动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地改善围生儿结局,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闫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糖尿病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糖尿病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该护理方面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茶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