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ROS及依折麦布治疗老年DM并发HL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6年1月治疗的115例DM合并HL患者研究临床疗效,将115例分为联合组、ROS组,联合组59例,ROS组56例,采用了依折麦布与ROS治疗联合组的老年DM并发HL患者。结果ROS组有效率为76.79%,联合组为91.53%;ROS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0%,联合组为8.47%。结论联合使用ROS及依折麦布可有效改善老年DM合并HL的疗效。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超声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关资料,研究患者胸水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在胸膜腔积液超声影像中,有11患者为无回声型,7例患者为混合回声型,4例患者为低回声型,2例患者为分隔积液型。在胸膜肥厚方面,有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伴钙化,1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伴钙化,2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1例患者胸膜具有结节影表现。有11例患者胸膜血流增多。结论胸膜内部结构、胸腔积液及回声特征在超声影像中可得到详细显示,对于诊治糖尿病合并結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辉;张琪;张秋菊;刘茵;权莉;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2月该院确诊的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及各种影像学表现比例;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其与彩超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粥样斑块、管腔狭窄、血管闭塞发生率和踝肱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彩超检查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27.5%。结论彩超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清晰显示官腔硬化和闭塞等情况,在诊断过程中敏感性较高,特异度相对较低。
作者:郭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与运动联合干预,并探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单纯应用运动干预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联合中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糖代谢情况、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浓度(4.83±0.44)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5.39±0.62)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值(5.83±0.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0.56)mmol/L,(6.33±0.61)mmol/L与(6.84±0.39)%,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式分娩率(6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3%),且观察组羊水过多、产后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合并妊娠高血压总发生率(15.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5%),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或胎儿窘迫、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总发生情况(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3%),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与运动相结合的干预方法相比于单一的运动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地改善围生儿结局,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闫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检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下肢血管成像的患者120例,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检测斑块类型上,其中混合斑块,糖尿病组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和非钙化斑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完全阻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字2=9.560,P=0.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重度狭窄的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管腔累及范围达到4级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字2=16.834,P=0.000),其余累积评比级数的比例,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患者应首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其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无创性,同时可以对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的程度、斑块的累计以及管腔狭窄的累积范围均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维持性血透中,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曹学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白竭散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创面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4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与观察组(12例),对照组术后使用凡士林纱布换药,观察组术后使用白竭散换药,对比两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数量。结果观察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渗液评分、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使用白竭散治疗,能减少渗液,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苏震宇;肖梅;那云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莫沙必利及其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40例应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组42例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排空时间、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0例具有食后腹胀症状,9例具有呕吐症状,11例具有上腹部不适症状,5例具有便秘症状,胃排空时间为(215.43±17.28)min;经观察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例具有食后腹胀症状,3例具有呕吐症状,5例具有上腹部不适症状,未见患者出现便秘症状,胃排空时间为(153.65±16.69)min;经观察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仅有1例,总有效率为97.6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排空时间、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胃排空时间,显著提高疗效和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5例(74.47%),有效10例(21.28%),无效2例(4.26%),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显效30例(63.83%),有效9例(19.15%),无效8例(17.02%),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及流涕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5)。结论给予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疗效佳,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峰;牛芬;李磊;钟宝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开颅颅骨整复术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0-2014年期间采用骨瓣开颅玉修复治疗的110例颅骨凹陷性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常规进行术前准备,根据患者血糖检测值的不同,合理应用胰岛素,维持患者围术期血糖在正常范围,强化围术期个体化围术期护理,切实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者中,20例患者出现脑内小血肿,保守治疗后患者均得到痊愈;106例患者出现局部脑挫伤水肿,经治疗痊愈;6例术后癫痫发作,抗癫痫治疗后好转;未见患者出现颅骨颅内感染和头皮片状坏死;术后复查颅骨无凹陷,骨瓣整复效果满意。经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8例患者额部凹陷骨折出现局部皮肤凹凸感,美容情况欠佳,未见患者出现颅骨塌陷。结论应用开颅颅骨整复术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并高血糖患者,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保证手术质量,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景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掌测量法”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全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注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掌测量法”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为期均为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度,糖尿病饮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实施“掌测量法”12个月后对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糖控制满意度、饮食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掌测量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是一种经济投入较低、产出较高的疾病管理方法。
作者:肖冬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以数字随机法将该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给予对照组厄贝沙坦单药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尿液检查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得到显著改善,且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也得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控制血压、减轻肾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张露;肖永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机制。方法纳入在该院确诊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86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苯妥英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中医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疼痛物质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腓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患者快,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与对照组患者的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将该院2015年1-3月间的31例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评价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干扰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将2015年6-9月之间的37例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前瞻性护理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在出院之前对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评价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因素。结论通过对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丽;陈琳;何海航;刘春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在糖尿病合并胃肠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015年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合并胃肠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定性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62.67%、82.24%、86.05%和83.33%;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70.00%、94.39%、90.70%和93.33%,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C-尿素呼气试验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但阳性率和特异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和特异度数值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结论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出率、敏感度和符合率较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患者易接受,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敬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6例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泮托拉唑的应用,对照组36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71%,对照组根除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也大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泮托拉唑的应用,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身体症状,提高身体舒适度,有助于身体康复。
作者:尹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根据数学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相关基础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可进行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均进行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并给予瑞格列奈口服2 mg/次,3次/d,每次在饭前服用。观察组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2周为1个疗程,在1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再次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1例,占2.8%;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4例,占11.4%,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为0.7 kg,对照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1.4 kg,观察组患者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低血糖的风险,有利于患者控制体重,并且每天用药1次,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黄青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两个组别。常规组以诺和灵R常规静脉治疗;试验组以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治疗。观察指标:①尿酮体转阴时间、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平均发生次数、住院时间;②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二氧化化碳结合力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相比于常规组尿酮体转阴时间、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平均发生次数、住院时间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二氧化化碳结合力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治疗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二氧化化碳结合力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二氧化化碳结合力,加速尿酮体转阴,减少低血糖的出现和胰岛素剂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叶荣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不同MNT模式对老年T2DM血糖波动产生的影响,以保证MNT方案的合理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5例老年T2DM患者分析血糖波动情况,遵循抽签原则将105例随机分为MNT1组、MNT2组,MNT1组53例,MNT2组52例;MNT1组的治疗方案为FE法,MNT2组的方案为低GI法。结果实施MNT后MNT2组的2hPG平均值、FPG平均值较小,其他波动性评价指标均得到改善,与MNT1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MNT时使用低GI方案可对老年T2DM血糖波动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喻敏;窦富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黄芪葛根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葛根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4 hUP、CHOL、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采用黄芪葛根汤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王剑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