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
目的 观察复杂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5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愿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21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另44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感染等发生率低,更需值得推广.
作者:张益明;范武林;陈如;林国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糖尿病足患者X线与CT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9月—2016年3月该院确诊的9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下肢X线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同时还进行螺旋CT扫描,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两种影像资料分为X线组和CT组,比较两组影像表现差异,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T影像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骨关节变形脱位、 病理性骨折、 软组织病变及血管壁钙化等方面较X线影像阳性显示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及CT扫描均为临床中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虽然两者均能够对患者的骨质改变、关节蜕变、软组织病变和血管病变有所显示,但CT影像更加清晰,阳性显示率较高;同时CT影像对足部小血管病变情况及早期骨质改变显示更为准确,对提高临床糖尿病足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对象来源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上述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E组41例和E+R组42例.E组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E+R组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①血糖控制效果;②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①E+R组较之E组血糖控制效果更高(P<0.05);②两组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均比较少,症状较轻(P>0.05);③干预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E+R组较之E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高,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叶太明;陈闽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影响.方法 资料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104例老年2型DM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式设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7例),前者予常规护理,后者予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HbA1c、2hPG及FBG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2型DM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玉芳;林莉;彭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研究可能成为有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使用SPSS软件和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比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发现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血清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不同的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这些因素带入Logistic方程中分析可得,这些因素均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临床特征和具体病情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晨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以来笔者在白城市某二级医院进修期间回顾性调查和笔者参与治疗的11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患者的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盛凌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
作者:陈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实时动态胰岛素泵(3C)与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2C)方案对脆性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61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C组(31)和2C组(30)连续治疗6 d至血糖达标.3C组实时监测血糖,开启高低血糖报警功能.2C组除据指末测血糖过高或过低调整胰岛素剂量后,常规每天导出数据1次,据血糖图谱回顾式调整胰岛素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C组MBG(P<0.01)、FBG(P<0.01)、MAGE(P<0.01)及AUC10、AUC3.9(P<0.01)均显著低于2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2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C治疗方案相比,使用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脆性糖尿病治疗时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并能减少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
作者:李玉霞;李淑平;杨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试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112例,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均采用以激素为主的药物治疗,加强饮食管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处理,入院首日、入院次日~度过急性期、进入稳定期、出院前、出院后采取标准化的护理策略,随访6个月,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发热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蛋白尿6个月后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再住院率分别为32.1%、1.8%低于对照组73.2%、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作者:张密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蛋白量、血清肌酐、尿素氨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蛋白量,同时对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情况有所缓解.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谢成云;何丽萍;林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中,持续2年强化干预对其远期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体检糖尿病高危人群3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与对照组(200例),分别实施持续2年的强化干预与空白干预,观测两组第1、2、5、7、10年生活方式与体检指数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各不良生活方式对象所占比例均有显著下降,且表现为明显的逐年递减的趋势,且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体重指数、腹围、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持续强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远期生活方式,故值得推广.
作者:耿荣娟;陈莉;张慧君;沈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该院以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和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整理患者在住院期间年龄、治疗方法 、血糖检测数值和的感染的情况等资料信息,加以分析.结果 在患者住院期间内,356例糖尿患者中总计有55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发生率约为15.45%.在55例院内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1例,占总数的74.55%.在危险因素方面,65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为9.80%,65岁及其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29.70%.未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9.85%,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31.52%.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7.19%,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21.67%.以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5岁、在住院期间进行过侵入性治疗操作和空腹血糖值大于10 mol/L的患者更易出现院内感染.
作者:邢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按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整体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血糖水平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优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0%(3/60)和13.3%(8/60),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法相比,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缩短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在降低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治疗后也已痊愈,随访发现无骨折未痊愈现象.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取得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身心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空腹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5.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3周观察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良好地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睿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诊老年糖尿病共计62例,按接诊日期单双号分组.31例进入对照组,治疗应用阿卡波糖片.余31例进入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81±3.26)d.治疗前FBG(14.36±3.20)mmol/L,2 hPG(21.17±4.22)mmol/L;治疗后FBG(5.47±0.56)mmol/L,2 hPG(6.58±1.72)mmol/L.治疗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对照组血糖达标(12.56±4.42)d.治疗前FBG(14.25±3.11)mmol/L,2 hPG(21.20±4.17)mmol/L;治疗后FBG(7.36±0.98)mmol/L,2 hPG(11.30±2.89)mmol/L.治疗有效率为83.87%(26/31)两组中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FBG和2 hPG下降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高,发生低血糖例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糖,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以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定期接受孕期体检,研究组加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比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文认为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辅助内分泌治疗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科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复发或转移3例,复发或转移平均时间为(21.5±4.3)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可降低患者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尤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21例(DF组),非糖尿病足97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是并发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可作为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强健康宣教,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项容;黄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该院住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分别对两组进行系统临床研究,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糖代谢、脂代谢、血流变、膀胱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 经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3.3%和80.0%;对于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没有明显优势,但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脂代和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明喜;杨帅;马敬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