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探讨

徐明喜;杨帅;马敬弟

关键词:糖脉康, 甲钴胺,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该院住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分别对两组进行系统临床研究,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糖代谢、脂代谢、血流变、膀胱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 经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3.3%和80.0%;对于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没有明显优势,但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脂代和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治疗后也已痊愈,随访发现无骨折未痊愈现象.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取得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身心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预防放疗所致肺部感染护理措施探讨

    食管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机体消耗较大.糖尿病又是一种代谢异常疾病,因此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机体功能紊乱严重,过度消耗和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治疗期间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分别在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基础护理、皮肤护理、血糖监测、预防肺部感染等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充足营养摄取,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在放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兆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 研究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对象来源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上述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E组41例和E+R组42例.E组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E+R组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①血糖控制效果;②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①E+R组较之E组血糖控制效果更高(P<0.05);②两组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均比较少,症状较轻(P>0.05);③干预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E+R组较之E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高,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叶太明;陈闽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康复治疗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康复治疗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作者:仲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持续2年强化干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远期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中,持续2年强化干预对其远期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体检糖尿病高危人群3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与对照组(200例),分别实施持续2年的强化干预与空白干预,观测两组第1、2、5、7、10年生活方式与体检指数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各不良生活方式对象所占比例均有显著下降,且表现为明显的逐年递减的趋势,且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体重指数、腹围、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持续强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远期生活方式,故值得推广.

    作者:耿荣娟;陈莉;张慧君;沈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及135例同龄对照者进行检查,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并记录baPWV和ABI等,并由动脉硬化测定仪自动估测动脉硬化程度.彩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明显高于普通人群,ABI测值略高于普通人群.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和ABI均能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并能估测硬化程度.下肢血管彩超能显示斑块位置、大小、稳定性等,能更直观地判断斑块的影响程度及预后.结论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ABI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并能检出其它血管病变,三者结合能在无创条件下较准确的估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程度、血管有无狭窄、斑块等,对糖尿病患者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朱自帮;尚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蛋白量、血清肌酐、尿素氨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蛋白量,同时对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情况有所缓解.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谢成云;何丽萍;林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足皮瓣修复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患者满意度为96.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白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

    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推荐对于控制饮食及运动后,糖化血红蛋白仍>9%的患者,应尽早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但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副作用为体重的增加及低血糖的发生,而肥胖也是胰岛素强化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从而使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遭遇瓶颈.应针对不同的个体实现个体化治疗才能使患者获得大益处,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同时应兼顾减轻体重,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降糖方案避免了的胰岛素强化及其它口服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能逆转胰岛功能.现对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在临床应用进展及治疗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曼;于苏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阶段院内感染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该院以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和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整理患者在住院期间年龄、治疗方法 、血糖检测数值和的感染的情况等资料信息,加以分析.结果 在患者住院期间内,356例糖尿患者中总计有55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发生率约为15.45%.在55例院内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1例,占总数的74.55%.在危险因素方面,65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为9.80%,65岁及其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29.70%.未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9.85%,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31.52%.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7.19%,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21.67%.以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5岁、在住院期间进行过侵入性治疗操作和空腹血糖值大于10 mol/L的患者更易出现院内感染.

    作者:邢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应激状态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

    目的 总结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应激状态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的身体情况.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选择该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实验组以及采取静脉自控镇痛的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P>0.05.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生产前、产后1 d、产后2 d微循环以及血液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后1d血糖、全血粘度、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应激状态及微循环状态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盐酸舍曲林联合治疗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对其HAMD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n=45)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88.9%(P<0.05);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17.8%,对比P>0.05.结论 盐酸曲舍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糖尿病抑郁症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还可有效降低HAMD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郑景涛;郑玲蓉;郑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处理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的肿瘤均手术切除,切除率达100%,无一例发生死亡.术后出现1例胸内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 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处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京涛;孙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饮食控制、规范治疗等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巧卿;张露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观察(附65病例)

    目的 观察复杂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5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愿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21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另44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感染等发生率低,更需值得推广.

    作者:张益明;范武林;陈如;林国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以来笔者在白城市某二级医院进修期间回顾性调查和笔者参与治疗的11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患者的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盛凌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玲;王明晖;宋秀婧;张尧;刘仁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从该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X线片恢复率以及痰找结核菌的转阴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来说,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学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该院住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分别对两组进行系统临床研究,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糖代谢、脂代谢、血流变、膀胱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 经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3.3%和80.0%;对于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没有明显优势,但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脂代和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明喜;杨帅;马敬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