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研究

朱自帮;尚晓峰

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 肱踝脉搏波速度, 踝臂指数,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及135例同龄对照者进行检查,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并记录baPWV和ABI等,并由动脉硬化测定仪自动估测动脉硬化程度.彩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明显高于普通人群,ABI测值略高于普通人群.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和ABI均能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并能估测硬化程度.下肢血管彩超能显示斑块位置、大小、稳定性等,能更直观地判断斑块的影响程度及预后.结论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ABI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并能检出其它血管病变,三者结合能在无创条件下较准确的估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程度、血管有无狭窄、斑块等,对糖尿病患者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对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胆石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究手术室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2015年7月入诊该院的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15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77例,其中A组行手术室对于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B组对患者进行手术室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护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A、B两组护理效果,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4、30、13,B组上述例数为30、42、5,B组总有效率93.51%高于A组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A、B两组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血糖、电解质紊乱、伤口感染的例数分别为2、1、3,B组仅发生1例电解质紊乱,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低于A组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3.57)低于B组(9.34±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已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作者:许燕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以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定期接受孕期体检,研究组加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比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文认为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药龙血竭外用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究龙血竭外用在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与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明显生长时间(7.04±2.36)d,创面愈合时间(31.74±8.5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91.67%,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与C反应蛋白下降成正相关.结论 龙血竭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疼痛,促进破溃皮肤生长和创面愈合,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外用操作安全简单,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溃疡截肢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家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生化检验在糖尿临床应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2 h血糖检查诊断,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诊断的基础上予以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诊断指标的诊断效果.结果 经过生化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平均值为(9.1±4.4)mmol/L均高出正常血糖范围,3 h糖耐受实验平均值为(11.2±2.4)mmol/L,也超出正常范围,血清甘油三酯(TG)平均值为(2.15±1.12)mmol/L,超出该指标的正常范围,而对照组患者3h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辛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5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且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纯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单一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更少,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情况好于单一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180例患者均先进行常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血压,Ⅰ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治疗,Ⅱ组60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Ⅲ组60例患者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24 h尿白蛋白(UMA)、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Uβ2 MG)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Ⅰ组、Ⅱ组、Ⅲ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处于正常范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Ⅰ组、Ⅱ组相比,Ⅲ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Ⅰ组、Ⅱ组、Ⅲ组治疗后的24小时尿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Ⅰ组、Ⅱ组相比,Ⅲ组24小时尿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分别有4例、2例、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是均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糖环境对内皮祖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对内皮祖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及培养取得EPCs(内皮祖细胞),通过观察3组(对照组20μg/mL、观察组60μg/mL、实验组80μg/mL)不同浓度高糖干预液对内皮祖细胞迁移、增殖及凋亡等功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成骨钙化基因进行相关检测,进而观察高糖环境对内皮祖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及实验组可明显抑制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及增殖功能,加速其凋亡,可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成骨分化,且观察实验组变化为显著(P<0.05).结论 高糖环境能明显抑制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加速其凋亡,可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成骨分化;对深入研究糖尿病血管钙化机制有积极作用,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新相关依据.

    作者:刘云平;刘勇;何延政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并比较观察组的尿蛋白严重程度与病程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白细胞、白细胞脂酶、尿隐血、尿糖、尿酮体、尿蛋白6项尿常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13例,蛋白尿+~++11例(84.61%),蛋白尿+++2例(15.38%),严重比率为15.38%;病程在5~10年的患者28例,蛋白尿+~++16例(57.14%),蛋白尿+++12例(42.85%),严重比率为42.85%;病程在10~20年的患者23例,蛋白尿+~++8例(34.78%),蛋白尿+++15例(65.21%),严重比率为65.21%;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9例,蛋白尿+~++2例(22.22%),蛋白尿+++7例(77.78%),严重比率为77.78%;随着病程延长,蛋白尿的严重比率上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诊断、筛查、分析糖尿病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作者:尤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CSII)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初诊糖尿病组(N组)和糖尿病组(T组),均给于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泵(CSII)治疗1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达标情况、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提示短期CSII治疗后,N组和T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能良好控制,两组的均有较高血糖达标率、但N组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T组(P<0.05).结论 短期CSII治疗能够迅速控制各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血糖的达标率,缩减治疗时间,但N组患者安全性及血糖达标率更高(P<0.05).

    作者:曹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蛋白量、血清肌酐、尿素氨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蛋白量,同时对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情况有所缓解.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谢成云;何丽萍;林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诊老年糖尿病共计62例,按接诊日期单双号分组.31例进入对照组,治疗应用阿卡波糖片.余31例进入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81±3.26)d.治疗前FBG(14.36±3.20)mmol/L,2 hPG(21.17±4.22)mmol/L;治疗后FBG(5.47±0.56)mmol/L,2 hPG(6.58±1.72)mmol/L.治疗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对照组血糖达标(12.56±4.42)d.治疗前FBG(14.25±3.11)mmol/L,2 hPG(21.20±4.17)mmol/L;治疗后FBG(7.36±0.98)mmol/L,2 hPG(11.30±2.89)mmol/L.治疗有效率为83.87%(26/31)两组中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FBG和2 hPG下降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高,发生低血糖例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糖,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尤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21例(DF组),非糖尿病足97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是并发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可作为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强健康宣教,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项容;黄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观察(附65病例)

    目的 观察复杂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5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愿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21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另44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感染等发生率低,更需值得推广.

    作者:张益明;范武林;陈如;林国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 研究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对象来源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上述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E组41例和E+R组42例.E组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E+R组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①血糖控制效果;②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①E+R组较之E组血糖控制效果更高(P<0.05);②两组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均比较少,症状较轻(P>0.05);③干预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E+R组较之E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高,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叶太明;陈闽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及135例同龄对照者进行检查,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并记录baPWV和ABI等,并由动脉硬化测定仪自动估测动脉硬化程度.彩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明显高于普通人群,ABI测值略高于普通人群.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和ABI均能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并能估测硬化程度.下肢血管彩超能显示斑块位置、大小、稳定性等,能更直观地判断斑块的影响程度及预后.结论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ABI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并能检出其它血管病变,三者结合能在无创条件下较准确的估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程度、血管有无狭窄、斑块等,对糖尿病患者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朱自帮;尚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 探析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中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崔野;彭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中应用与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 根据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的100例危重症患者来分析研究,使用持续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监测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结果 使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基本保持在4.6~8.3 mmol/L范围内,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症状,针对性处理后均得到了改善.结论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接受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结合相关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乔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该院住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分别对两组进行系统临床研究,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糖代谢、脂代谢、血流变、膀胱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 经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3.3%和80.0%;对于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没有明显优势,但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脂代和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明喜;杨帅;马敬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嘱患者在介入前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护理方案:介入前2h开始饮水;介入后3h定时、定量饮水;根据造影剂用量指导术后24 h饮水的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尿量、CIN发生率及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例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方案符合造影剂排泄规律,有助于减少造影剂肾病(CIN)发生,也有益于减少胃肠道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杨献军;王晓璟;时永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部手术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糖水平、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基本相同,术前和术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可以在术前和术后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