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龙血竭外用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孙家均

关键词:龙血竭, 糖尿病足溃疡, C反应蛋白,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龙血竭外用在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与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明显生长时间(7.04±2.36)d,创面愈合时间(31.74±8.5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91.67%,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与C反应蛋白下降成正相关.结论 龙血竭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疼痛,促进破溃皮肤生长和创面愈合,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外用操作安全简单,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溃疡截肢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观察(附65病例)

    目的 观察复杂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5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愿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21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另44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感染等发生率低,更需值得推广.

    作者:张益明;范武林;陈如;林国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DIAB)治疗过程中,体检中心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随机性原则将300例DIAB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健康教育.以体检时和1年后的血糖水平以及满意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1年后的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与体检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9.33%)显著高于对照组(91.33%)(P<0.05).结论 以环境营造、专业队伍建设、健康咨询、流程引导、个性化方案制定为主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是有效控制DIAB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宣教质量的首选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小蓓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并比较观察组的尿蛋白严重程度与病程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白细胞、白细胞脂酶、尿隐血、尿糖、尿酮体、尿蛋白6项尿常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13例,蛋白尿+~++11例(84.61%),蛋白尿+++2例(15.38%),严重比率为15.38%;病程在5~10年的患者28例,蛋白尿+~++16例(57.14%),蛋白尿+++12例(42.85%),严重比率为42.85%;病程在10~20年的患者23例,蛋白尿+~++8例(34.78%),蛋白尿+++15例(65.21%),严重比率为65.21%;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9例,蛋白尿+~++2例(22.22%),蛋白尿+++7例(77.78%),严重比率为77.78%;随着病程延长,蛋白尿的严重比率上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诊断、筛查、分析糖尿病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作者:尤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上述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服务组41例和优质服务组42例.传统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服务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优质服务组较之传统服务组血糖达标率更高,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改善更显著,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闫慧娟;杨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该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在患者出院时,护理工作随之终止.护士仅是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必要的护理和生活指导.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的护理方法,护士通过微信等软件,指导患者规范用药等,同时主动了解患者的治疗、生活作息和饮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结果 1年后,护士对2组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水平两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效果均更为理想.如治疗依从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分别为61.76%和92.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金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方法 收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1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消除炎症介质,并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慈永丰;宝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治疗后也已痊愈,随访发现无骨折未痊愈现象.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取得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身心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

    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推荐对于控制饮食及运动后,糖化血红蛋白仍>9%的患者,应尽早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但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副作用为体重的增加及低血糖的发生,而肥胖也是胰岛素强化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从而使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遭遇瓶颈.应针对不同的个体实现个体化治疗才能使患者获得大益处,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同时应兼顾减轻体重,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降糖方案避免了的胰岛素强化及其它口服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能逆转胰岛功能.现对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在临床应用进展及治疗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曼;于苏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手术室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对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胆石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究手术室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2015年7月入诊该院的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15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77例,其中A组行手术室对于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B组对患者进行手术室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护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A、B两组护理效果,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4、30、13,B组上述例数为30、42、5,B组总有效率93.51%高于A组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A、B两组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血糖、电解质紊乱、伤口感染的例数分别为2、1、3,B组仅发生1例电解质紊乱,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低于A组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3.57)低于B组(9.34±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已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作者:许燕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注射胰岛素方式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剖析妊娠糖尿病用不同注射胰岛素方式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门诊接收的妊娠糖尿病病例,共计40例.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将40例病例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皮下注射法.观察两组血糖变化,比较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胰岛素使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45.0%.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使用量为(26.27±0.64)U、血糖达标时间为(3.71±0.36)d,对照组分别为(33.45±0.81)U、(6.75±0.42)d.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胰岛素泵对妊娠糖尿病者进行治疗,可减少胰岛素使用量,加快血糖指标改善的速度.

    作者:偶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 研究和评价针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外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空白对照,设为对照组.结果 结果显示,经过血液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可知,试验组血液中的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可知,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后,患者的阳性率高达86.9%.结论 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衡量2型糖尿病肾病的指标,临床在患者早期及时的进行该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的预测患者的疾病发展状况,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俊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及135例同龄对照者进行检查,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并记录baPWV和ABI等,并由动脉硬化测定仪自动估测动脉硬化程度.彩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明显高于普通人群,ABI测值略高于普通人群.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和ABI均能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并能估测硬化程度.下肢血管彩超能显示斑块位置、大小、稳定性等,能更直观地判断斑块的影响程度及预后.结论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ABI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并能检出其它血管病变,三者结合能在无创条件下较准确的估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程度、血管有无狭窄、斑块等,对糖尿病患者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朱自帮;尚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预防放疗所致肺部感染护理措施探讨

    食管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机体消耗较大.糖尿病又是一种代谢异常疾病,因此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机体功能紊乱严重,过度消耗和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治疗期间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分别在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基础护理、皮肤护理、血糖监测、预防肺部感染等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充足营养摄取,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在放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兆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

    作者:陈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该院6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及血管数字减影术的诊断资料.结果 二者诊断结果一致为684段.以血管数字减影结果为金标准,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共高估狭窄程度18段、低估18段,阳性预测值为99.0%,阴性预测值为97.7%,经Kappa检验,K值为0.9316.两种检查一致性较高.结论 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可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葛新然;庄卫东;莫峰;曲碧霄;姜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该公司合作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HBA1c水平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HBA1c水平<6.5%)及观察组(n=60,HBA1c水平≥6.5%);比较两组出院时心功能分级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心功能I级、II级、III级、IV级例数分别为13例、13例、23例、11例,对照组分别24例、18例、16例、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1.67%(P<0.05).入院时及出院时,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A1c水平升高可导致疾病恶化、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推荐临床在AMI患者PCI术前常规测定HBA1c水平,并给以针对性干预.

    作者:孔婷婷;陶家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按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整体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血糖水平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优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0%(3/60)和13.3%(8/60),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法相比,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缩短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在降低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阶段院内感染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该院以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和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整理患者在住院期间年龄、治疗方法 、血糖检测数值和的感染的情况等资料信息,加以分析.结果 在患者住院期间内,356例糖尿患者中总计有55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发生率约为15.45%.在55例院内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1例,占总数的74.55%.在危险因素方面,65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为9.80%,65岁及其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29.70%.未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9.85%,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31.52%.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7.19%,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21.67%.以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5岁、在住院期间进行过侵入性治疗操作和空腹血糖值大于10 mol/L的患者更易出现院内感染.

    作者:邢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89.4±32.3)min、出血量(132.3±23.2)mL、排气时间(29.4±4.2)h、下床时间(3.6±0.4)d、住院时间(10.7±2.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龙;傅继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叶娟;王改;高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