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傅继宁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方式和意义.方法 将该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研究组实施孕期管理,对照组未实施任何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在各种疾病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孕期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孕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正确抢救方法 和护理措施.方法将该院2012—2015年收治的52例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联合胃肠道补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补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72 h后,26例患者中23例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下降到320 mmol/L以下,与对照组患者中仅有14例患者血浆渗透压下降到该水平以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6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昏迷采用静脉联合胃肠道补液治疗效果显著,治疗之后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至关重要.
作者:吴华妹;王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6年3月—2016年9月时间段内接收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是单肢病变,采用介入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介入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90.0%(45/50),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4.0%(47/50).另外,手术治疗后患者的ABI指数明显提升,与手术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首要选择.
作者:吴庆永;刘长明;高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起始孕周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5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使用胰岛素孕周,分为早期组(1组)182例与晚期组(2组)168例.以饮食控制为基础,使用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生产结局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之后,两组受试者的血糖值均在标准范围之内,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餐后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分娩之前,患者两种血糖水平均比入院时高(P<0.05).和2组相比,1组患者的胎儿窘迫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在死胎、早产率、剖宫产率方面两组受试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者,以常规饮食控制为基础,在孕早期使用短效胰岛素加以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全面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月丽;陈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的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2015年82例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组新生儿发病率28.3%,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为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37周及>40周与胎龄在37~40周比较,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长高,有显著性差异.胎龄37~40周与38~40周新生儿发病率近似相同.孕39周羊水泡沫试验仍有阴性者,25例促胎肺成熟后仍有4例肺不成熟.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分娩时间以孕37~40周为宜.促胎肺成熟有一定效果,未经血糖控制者难以估计胎肺成熟情况,为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应在终止妊娠前须行羊水泡沫试验.
作者:孙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该院住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分别对两组进行系统临床研究,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糖代谢、脂代谢、血流变、膀胱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 经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3.3%和80.0%;对于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没有明显优势,但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脂代和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糖脉康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明喜;杨帅;马敬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且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纯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单一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更少,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情况好于单一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 根据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的100例危重症患者来分析研究,使用持续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监测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结果 使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基本保持在4.6~8.3 mmol/L范围内,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症状,针对性处理后均得到了改善.结论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接受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结合相关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乔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剖析妊娠糖尿病用不同注射胰岛素方式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门诊接收的妊娠糖尿病病例,共计40例.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将40例病例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皮下注射法.观察两组血糖变化,比较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胰岛素使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45.0%.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使用量为(26.27±0.64)U、血糖达标时间为(3.71±0.36)d,对照组分别为(33.45±0.81)U、(6.75±0.42)d.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胰岛素泵对妊娠糖尿病者进行治疗,可减少胰岛素使用量,加快血糖指标改善的速度.
作者:偶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糖尿病足患者X线与CT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9月—2016年3月该院确诊的9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下肢X线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同时还进行螺旋CT扫描,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两种影像资料分为X线组和CT组,比较两组影像表现差异,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T影像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骨关节变形脱位、 病理性骨折、 软组织病变及血管壁钙化等方面较X线影像阳性显示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及CT扫描均为临床中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虽然两者均能够对患者的骨质改变、关节蜕变、软组织病变和血管病变有所显示,但CT影像更加清晰,阳性显示率较高;同时CT影像对足部小血管病变情况及早期骨质改变显示更为准确,对提高临床糖尿病足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慢性宫颈炎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宫颈炎患者20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患者满意度为98.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1%,患者满意度为75.9%(P<0.05).结论 对糖尿病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范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剖析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的结果,供临床借鉴.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该院纳入的11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入院后都接受病原菌检验与药敏试验.综合分析该组患者病原菌检验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计算菌株分离率.结果该组110例患者病原菌检验的结果显示,菌株分离者共89例,所占百分比为80.91%,当中包含:白假丝酵母菌6株,所占百分比为6.74%;格兰阴性菌68株,所占百分比为76.4%;革兰阳性菌16株,所占百分比为17.98%.其中,格兰阴性菌是糖尿病者的主要病原菌.结论 于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中积极应用病原菌检验法,可让临床医师全面掌握患者尿液细菌感染的具体情况,并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佳的治疗方案.但为能确保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临床医师还应对患者药敏试验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均的携带情况,并分析耐药谱.方法 在吉林市的昌邑区等地区,随机选择4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信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对其鼻前庭采样,对是否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通过K-B纸片扩散法,分析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结果 在401例糖尿病患者中,总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8珠,其中MRSA为20珠,MSSA为18珠.在已检出的38例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糖尿病患者中,在性别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分组方面,即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组,与年龄<65岁组比较,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敏实验方面,MSSA组和MRSA组对苯唑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胯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较高,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和治疗.在预防工作方面,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等药物,以尽量避免MRSA的产生.
作者:郑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尤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21例(DF组),非糖尿病足97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是并发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可作为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强健康宣教,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项容;黄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嘱患者在介入前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护理方案:介入前2h开始饮水;介入后3h定时、定量饮水;根据造影剂用量指导术后24 h饮水的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尿量、CIN发生率及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例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方案符合造影剂排泄规律,有助于减少造影剂肾病(CIN)发生,也有益于减少胃肠道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杨献军;王晓璟;时永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部手术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糖水平、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基本相同,术前和术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可以在术前和术后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89.4±32.3)min、出血量(132.3±23.2)mL、排气时间(29.4±4.2)h、下床时间(3.6±0.4)d、住院时间(10.7±2.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龙;傅继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以来笔者在白城市某二级医院进修期间回顾性调查和笔者参与治疗的11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患者的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盛凌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该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的治疗环节.结论治疗15 d后,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测试结果 、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效果3个方面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更为理想,以上各方面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63.89%和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彬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