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治疗体会

王彬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该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的治疗环节.结论治疗15 d后,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测试结果 、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效果3个方面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更为理想,以上各方面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63.89%和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情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均的携带情况,并分析耐药谱.方法 在吉林市的昌邑区等地区,随机选择4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信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对其鼻前庭采样,对是否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通过K-B纸片扩散法,分析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结果 在401例糖尿病患者中,总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8珠,其中MRSA为20珠,MSSA为18珠.在已检出的38例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糖尿病患者中,在性别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分组方面,即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组,与年龄<65岁组比较,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敏实验方面,MSSA组和MRSA组对苯唑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胯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较高,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和治疗.在预防工作方面,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等药物,以尽量避免MRSA的产生.

    作者:郑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遵医行为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被动的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黏膜炎、中耳炎、口干、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明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该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在患者出院时,护理工作随之终止.护士仅是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必要的护理和生活指导.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的护理方法,护士通过微信等软件,指导患者规范用药等,同时主动了解患者的治疗、生活作息和饮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结果 1年后,护士对2组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水平两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效果均更为理想.如治疗依从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分别为61.76%和92.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金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CHD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和常规生化指标差异,分析T2DM+CHD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T2DM+CHD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FBG、TC、TG、LDL和LP(a)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而HDL和脂联素均显著低于CON组正常健康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2DM+CHD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脂联素和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均rs=-0.533,P=0.031).脂联素水平越低表示Gensini积分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紧密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周灯喜;王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及135例同龄对照者进行检查,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并记录baPWV和ABI等,并由动脉硬化测定仪自动估测动脉硬化程度.彩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明显高于普通人群,ABI测值略高于普通人群.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和ABI均能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并能估测硬化程度.下肢血管彩超能显示斑块位置、大小、稳定性等,能更直观地判断斑块的影响程度及预后.结论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ABI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并能检出其它血管病变,三者结合能在无创条件下较准确的估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程度、血管有无狭窄、斑块等,对糖尿病患者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朱自帮;尚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关于4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相关组织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对医院400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影响血糖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各类胰岛素注射药物的使用频率高,其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还有磺脲类促分泌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在药物联合使用方面,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所占的比例高.糖尿病用药所引发的并发症主要以高血压为主.结论 经过研究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何丽萍;谢成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探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就诊的8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83例患者分为组a和组b.组a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b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结果 .结果(1)组b对比组a遵医行为更高(P<0.05);(2)组b对比组a治疗过程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中,组a出血、高血压、低血压分别有4例、2例和3例,发生率为21.95%;组b出血、高血压、低血压分别有1例、0例和1例,发生率为4.76%(P<0.05);(3)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和生存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组b对比组a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和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120例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另外选择同期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120例.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心肌缺血发生率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①单纯高血压和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②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照组厚(P<0.05);糖尿病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单纯高血压患者厚(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检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 剖析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的结果,供临床借鉴.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该院纳入的11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入院后都接受病原菌检验与药敏试验.综合分析该组患者病原菌检验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计算菌株分离率.结果该组110例患者病原菌检验的结果显示,菌株分离者共89例,所占百分比为80.91%,当中包含:白假丝酵母菌6株,所占百分比为6.74%;格兰阴性菌68株,所占百分比为76.4%;革兰阳性菌16株,所占百分比为17.98%.其中,格兰阴性菌是糖尿病者的主要病原菌.结论 于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中积极应用病原菌检验法,可让临床医师全面掌握患者尿液细菌感染的具体情况,并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佳的治疗方案.但为能确保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临床医师还应对患者药敏试验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CCM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危重病(CCM)患者高血糖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的80例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C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率、总体护理效果与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注射量、CCM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体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CCM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护理效果显著,借鉴意义重大.

    作者:陈玮;周贵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玲;王明晖;宋秀婧;张尧;刘仁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叶娟;王改;高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手术室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对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胆石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究手术室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2015年7月入诊该院的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15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77例,其中A组行手术室对于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B组对患者进行手术室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护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A、B两组护理效果,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4、30、13,B组上述例数为30、42、5,B组总有效率93.51%高于A组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A、B两组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血糖、电解质紊乱、伤口感染的例数分别为2、1、3,B组仅发生1例电解质紊乱,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低于A组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3.57)低于B组(9.34±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已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作者:许燕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方法 收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1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消除炎症介质,并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慈永丰;宝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从该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X线片恢复率以及痰找结核菌的转阴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来说,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学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盐酸舍曲林联合治疗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对其HAMD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n=45)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88.9%(P<0.05);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17.8%,对比P>0.05.结论 盐酸曲舍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糖尿病抑郁症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还可有效降低HAMD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郑景涛;郑玲蓉;郑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抑郁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T2DM非增生性视网膜(NPDR)病变抑郁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择24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符合入选条件分为两组,NPDR97例;糖尿病正常眼底(NDR)对照组10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定.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化验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PDR组HbA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偏相关分析抑郁症严重程度与HbAlc呈正相关(r=0.435 P=0.000),NPDR抑郁症患者血糖达标数为36.1%;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是影响HbAlc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NPDR患者抑郁症与HbAlc存在关联.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嘱患者在介入前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护理方案:介入前2h开始饮水;介入后3h定时、定量饮水;根据造影剂用量指导术后24 h饮水的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尿量、CIN发生率及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例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方案符合造影剂排泄规律,有助于减少造影剂肾病(CIN)发生,也有益于减少胃肠道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杨献军;王晓璟;时永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尿蛋白定量分析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尿蛋白定量的意义.方法 将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3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同龄段的32例老年人群为参考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脂项目检查,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参考组的血脂指标值(TC、TG、HDL-C、LDL-C)全部优于研究组,P<0.05;参考组的肾功能指标值(BUN、SCr、CCr)和尿微量白蛋白)全部优于研究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但血脂指标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同时肾功能指标值和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正常同年龄人群均不理想,均已超出正常范围,因此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使用的要去应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杨静芬;汪东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 探析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中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崔野;彭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