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

杨献军;王晓璟;时永超

关键词:水化疗法,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摘要:目的 观察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嘱患者在介入前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护理方案:介入前2h开始饮水;介入后3h定时、定量饮水;根据造影剂用量指导术后24 h饮水的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尿量、CIN发生率及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例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方案符合造影剂排泄规律,有助于减少造影剂肾病(CIN)发生,也有益于减少胃肠道不良症状的发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并探讨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予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加强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尿毒症患者94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透析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各47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出现低血压、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更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评分均取得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提升(P<0.05);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例(4.26%),与对照组比下降明显(P<0.05).结论 从透析前、透析中以及并发症预防三方面加强对糖尿病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降低死亡风险,具备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孟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CHD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和常规生化指标差异,分析T2DM+CHD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T2DM+CHD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FBG、TC、TG、LDL和LP(a)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而HDL和脂联素均显著低于CON组正常健康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2DM+CHD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脂联素和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均rs=-0.533,P=0.031).脂联素水平越低表示Gensini积分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紧密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周灯喜;王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4.0~6.1 mmol/L.对照组应用常规胰岛素降糖治疗,将晨起空腹血糖控制在6.9~11.1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出ICU时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用量.结果 出ICU时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能改善危重症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愈后,但应该防止低血糖.

    作者:陈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及135例同龄对照者进行检查,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并记录baPWV和ABI等,并由动脉硬化测定仪自动估测动脉硬化程度.彩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明显高于普通人群,ABI测值略高于普通人群.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和ABI均能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并能估测硬化程度.下肢血管彩超能显示斑块位置、大小、稳定性等,能更直观地判断斑块的影响程度及预后.结论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ABI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并能检出其它血管病变,三者结合能在无创条件下较准确的估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程度、血管有无狭窄、斑块等,对糖尿病患者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朱自帮;尚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以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定期接受孕期体检,研究组加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比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文认为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足皮瓣修复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患者满意度为96.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白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选择的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的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2015年82例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组新生儿发病率28.3%,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为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37周及>40周与胎龄在37~40周比较,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长高,有显著性差异.胎龄37~40周与38~40周新生儿发病率近似相同.孕39周羊水泡沫试验仍有阴性者,25例促胎肺成熟后仍有4例肺不成熟.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分娩时间以孕37~40周为宜.促胎肺成熟有一定效果,未经血糖控制者难以估计胎肺成熟情况,为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应在终止妊娠前须行羊水泡沫试验.

    作者:孙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糖尿病慢性宫颈炎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宫颈炎患者20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患者满意度为98.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1%,患者满意度为75.9%(P<0.05).结论 对糖尿病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范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该公司合作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HBA1c水平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HBA1c水平<6.5%)及观察组(n=60,HBA1c水平≥6.5%);比较两组出院时心功能分级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心功能I级、II级、III级、IV级例数分别为13例、13例、23例、11例,对照组分别24例、18例、16例、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1.67%(P<0.05).入院时及出院时,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A1c水平升高可导致疾病恶化、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推荐临床在AMI患者PCI术前常规测定HBA1c水平,并给以针对性干预.

    作者:孔婷婷;陶家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并比较观察组的尿蛋白严重程度与病程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白细胞、白细胞脂酶、尿隐血、尿糖、尿酮体、尿蛋白6项尿常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13例,蛋白尿+~++11例(84.61%),蛋白尿+++2例(15.38%),严重比率为15.38%;病程在5~10年的患者28例,蛋白尿+~++16例(57.14%),蛋白尿+++12例(42.85%),严重比率为42.85%;病程在10~20年的患者23例,蛋白尿+~++8例(34.78%),蛋白尿+++15例(65.21%),严重比率为65.21%;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9例,蛋白尿+~++2例(22.22%),蛋白尿+++7例(77.78%),严重比率为77.78%;随着病程延长,蛋白尿的严重比率上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诊断、筛查、分析糖尿病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作者:尤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以腹痛为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要表现的糖尿病尿毒症酸中毒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症状、临床特点.结果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漏诊与误诊率较高.结论 以腹痛为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通常较严重,需要诊断时给予高度重视,降低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为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郑洲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中应用与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 根据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的100例危重症患者来分析研究,使用持续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监测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结果 使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基本保持在4.6~8.3 mmol/L范围内,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症状,针对性处理后均得到了改善.结论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接受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结合相关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乔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尿蛋白定量分析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尿蛋白定量的意义.方法 将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3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同龄段的32例老年人群为参考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脂项目检查,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参考组的血脂指标值(TC、TG、HDL-C、LDL-C)全部优于研究组,P<0.05;参考组的肾功能指标值(BUN、SCr、CCr)和尿微量白蛋白)全部优于研究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但血脂指标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同时肾功能指标值和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正常同年龄人群均不理想,均已超出正常范围,因此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使用的要去应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杨静芬;汪东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治疗后也已痊愈,随访发现无骨折未痊愈现象.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取得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身心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规范口服水化方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介入患者水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嘱患者在介入前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护理方案:介入前2h开始饮水;介入后3h定时、定量饮水;根据造影剂用量指导术后24 h饮水的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尿量、CIN发生率及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例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的口服水化方案符合造影剂排泄规律,有助于减少造影剂肾病(CIN)发生,也有益于减少胃肠道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杨献军;王晓璟;时永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尤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21例(DF组),非糖尿病足97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是并发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可作为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强健康宣教,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项容;黄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遵医行为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被动的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黏膜炎、中耳炎、口干、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明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正确抢救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正确抢救方法 和护理措施.方法将该院2012—2015年收治的52例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联合胃肠道补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补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72 h后,26例患者中23例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下降到320 mmol/L以下,与对照组患者中仅有14例患者血浆渗透压下降到该水平以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6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昏迷采用静脉联合胃肠道补液治疗效果显著,治疗之后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至关重要.

    作者:吴华妹;王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 探析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中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崔野;彭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辅助内分泌治疗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辅助内分泌治疗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科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复发或转移3例,复发或转移平均时间为(21.5±4.3)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可降低患者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