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灯喜;王梅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的肿瘤均手术切除,切除率达100%,无一例发生死亡.术后出现1例胸内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 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处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京涛;孙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2)和干预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月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对象来源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上述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E组41例和E+R组42例.E组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E+R组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①血糖控制效果;②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①E+R组较之E组血糖控制效果更高(P<0.05);②两组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作用均比较少,症状较轻(P>0.05);③干预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E+R组较之E组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高,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叶太明;陈闽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起始孕周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5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使用胰岛素孕周,分为早期组(1组)182例与晚期组(2组)168例.以饮食控制为基础,使用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生产结局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之后,两组受试者的血糖值均在标准范围之内,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餐后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分娩之前,患者两种血糖水平均比入院时高(P<0.05).和2组相比,1组患者的胎儿窘迫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在死胎、早产率、剖宫产率方面两组受试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者,以常规饮食控制为基础,在孕早期使用短效胰岛素加以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全面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月丽;陈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试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112例,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均采用以激素为主的药物治疗,加强饮食管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处理,入院首日、入院次日~度过急性期、进入稳定期、出院前、出院后采取标准化的护理策略,随访6个月,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发热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蛋白尿6个月后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再住院率分别为32.1%、1.8%低于对照组73.2%、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作者:张密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该院以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和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整理患者在住院期间年龄、治疗方法 、血糖检测数值和的感染的情况等资料信息,加以分析.结果 在患者住院期间内,356例糖尿患者中总计有55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发生率约为15.45%.在55例院内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1例,占总数的74.55%.在危险因素方面,65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为9.80%,65岁及其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29.70%.未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9.85%,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组感染率为31.52%.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7.19%,空腹血糖值>10 mol/L患者组感染率为21.67%.以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5岁、在住院期间进行过侵入性治疗操作和空腹血糖值大于10 mol/L的患者更易出现院内感染.
作者:邢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
作者:陈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胆石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究手术室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2015年7月入诊该院的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15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77例,其中A组行手术室对于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B组对患者进行手术室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护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A、B两组护理效果,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4、30、13,B组上述例数为30、42、5,B组总有效率93.51%高于A组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A、B两组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血糖、电解质紊乱、伤口感染的例数分别为2、1、3,B组仅发生1例电解质紊乱,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低于A组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3.57)低于B组(9.34±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已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作者:许燕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研究可能成为有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使用SPSS软件和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比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发现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血清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不同的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这些因素带入Logistic方程中分析可得,这些因素均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临床特征和具体病情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晨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实时动态胰岛素泵(3C)与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2C)方案对脆性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61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C组(31)和2C组(30)连续治疗6 d至血糖达标.3C组实时监测血糖,开启高低血糖报警功能.2C组除据指末测血糖过高或过低调整胰岛素剂量后,常规每天导出数据1次,据血糖图谱回顾式调整胰岛素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C组MBG(P<0.01)、FBG(P<0.01)、MAGE(P<0.01)及AUC10、AUC3.9(P<0.01)均显著低于2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2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C治疗方案相比,使用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脆性糖尿病治疗时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并能减少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
作者:李玉霞;李淑平;杨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选择植皮手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4月—2016年5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植皮手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给予乙组患者植皮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溃疡复发率、创基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甲组患者植皮成活率、溃疡复发率分半为100%、88.37%,乙组为2.33%、13.95%,甲组患者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创基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足患者植皮手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创基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溃疡复发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民仕;黄道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剖析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的结果,供临床借鉴.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该院纳入的11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入院后都接受病原菌检验与药敏试验.综合分析该组患者病原菌检验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计算菌株分离率.结果该组110例患者病原菌检验的结果显示,菌株分离者共89例,所占百分比为80.91%,当中包含:白假丝酵母菌6株,所占百分比为6.74%;格兰阴性菌68株,所占百分比为76.4%;革兰阳性菌16株,所占百分比为17.98%.其中,格兰阴性菌是糖尿病者的主要病原菌.结论 于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中积极应用病原菌检验法,可让临床医师全面掌握患者尿液细菌感染的具体情况,并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佳的治疗方案.但为能确保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临床医师还应对患者药敏试验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康复治疗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作者:仲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剖析妊娠糖尿病用不同注射胰岛素方式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门诊接收的妊娠糖尿病病例,共计40例.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将40例病例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皮下注射法.观察两组血糖变化,比较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胰岛素使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45.0%.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使用量为(26.27±0.64)U、血糖达标时间为(3.71±0.36)d,对照组分别为(33.45±0.81)U、(6.75±0.42)d.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胰岛素泵对妊娠糖尿病者进行治疗,可减少胰岛素使用量,加快血糖指标改善的速度.
作者:偶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T2DM非增生性视网膜(NPDR)病变抑郁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择24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符合入选条件分为两组,NPDR97例;糖尿病正常眼底(NDR)对照组10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定.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化验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PDR组HbA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偏相关分析抑郁症严重程度与HbAlc呈正相关(r=0.435 P=0.000),NPDR抑郁症患者血糖达标数为36.1%;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是影响HbAlc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NPDR患者抑郁症与HbAlc存在关联.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n=45)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88.9%(P<0.05);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17.8%,对比P>0.05.结论 盐酸曲舍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糖尿病抑郁症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还可有效降低HAMD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郑景涛;郑玲蓉;郑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危重病(CCM)患者高血糖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的80例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C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率、总体护理效果与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注射量、CCM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体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胰岛素监控CCM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护理效果显著,借鉴意义重大.
作者:陈玮;周贵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应激状态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的身体情况.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选择该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实验组以及采取静脉自控镇痛的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P>0.05.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生产前、产后1 d、产后2 d微循环以及血液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后1d血糖、全血粘度、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应激状态及微循环状态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玲;王明晖;宋秀婧;张尧;刘仁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要表现的糖尿病尿毒症酸中毒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症状、临床特点.结果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漏诊与误诊率较高.结论 以腹痛为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通常较严重,需要诊断时给予高度重视,降低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为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郑洲祥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