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葛新然;庄卫东;莫峰;曲碧霄;姜涛

关键词:血管造影, 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 640容积CT,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该院6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及血管数字减影术的诊断资料.结果 二者诊断结果一致为684段.以血管数字减影结果为金标准,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共高估狭窄程度18段、低估18段,阳性预测值为99.0%,阴性预测值为97.7%,经Kappa检验,K值为0.9316.两种检查一致性较高.结论 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可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首选检查手段.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观察(附65病例)

    目的 观察复杂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5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愿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21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另44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第3腰椎即L3以上)合并2型糖尿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感染等发生率低,更需值得推广.

    作者:张益明;范武林;陈如;林国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

    作者:陈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部手术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糖水平、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基本相同,术前和术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可以在术前和术后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CSII)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初诊糖尿病组(N组)和糖尿病组(T组),均给于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泵(CSII)治疗1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达标情况、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提示短期CSII治疗后,N组和T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能良好控制,两组的均有较高血糖达标率、但N组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T组(P<0.05).结论 短期CSII治疗能够迅速控制各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血糖的达标率,缩减治疗时间,但N组患者安全性及血糖达标率更高(P<0.05).

    作者:曹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CHD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和常规生化指标差异,分析T2DM+CHD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T2DM+CHD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FBG、TC、TG、LDL和LP(a)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而HDL和脂联素均显著低于CON组正常健康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2DM+CHD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脂联素和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均rs=-0.533,P=0.031).脂联素水平越低表示Gensini积分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紧密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周灯喜;王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治疗后也已痊愈,随访发现无骨折未痊愈现象.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取得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身心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以来笔者在白城市某二级医院进修期间回顾性调查和笔者参与治疗的11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患者的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盛凌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叶娟;王改;高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以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定期接受孕期体检,研究组加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比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文认为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而实验组患者两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运功功能与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

    作者:袁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并发眼底病的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眼底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出现眼底病划分为两组,甲组为发生眼底病的患者,乙组为未发生眼底病的患者,每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以及生化指标等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病,与其年龄、糖尿病病程时间以及生化指标密切相关,两组之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时间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均可能是诱发眼底病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眼底病的几率.

    作者:黄翠婷;唐涵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预防放疗所致肺部感染护理措施探讨

    食管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机体消耗较大.糖尿病又是一种代谢异常疾病,因此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机体功能紊乱严重,过度消耗和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治疗期间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分别在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基础护理、皮肤护理、血糖监测、预防肺部感染等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充足营养摄取,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在放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兆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试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112例,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均采用以激素为主的药物治疗,加强饮食管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处理,入院首日、入院次日~度过急性期、进入稳定期、出院前、出院后采取标准化的护理策略,随访6个月,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发热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蛋白尿6个月后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再住院率分别为32.1%、1.8%低于对照组73.2%、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作者:张密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中应用与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 根据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的100例危重症患者来分析研究,使用持续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监测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结果 使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基本保持在4.6~8.3 mmol/L范围内,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症状,针对性处理后均得到了改善.结论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接受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结合相关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乔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关于4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相关组织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对医院400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影响血糖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各类胰岛素注射药物的使用频率高,其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还有磺脲类促分泌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在药物联合使用方面,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所占的比例高.糖尿病用药所引发的并发症主要以高血压为主.结论 经过研究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何丽萍;谢成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生化检验在糖尿临床应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2 h血糖检查诊断,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诊断的基础上予以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诊断指标的诊断效果.结果 经过生化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平均值为(9.1±4.4)mmol/L均高出正常血糖范围,3 h糖耐受实验平均值为(11.2±2.4)mmol/L,也超出正常范围,血清甘油三酯(TG)平均值为(2.15±1.12)mmol/L,超出该指标的正常范围,而对照组患者3h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辛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肱踝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估测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及135例同龄对照者进行检查,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并记录baPWV和ABI等,并由动脉硬化测定仪自动估测动脉硬化程度.彩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明显高于普通人群,ABI测值略高于普通人群.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和ABI均能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并能估测硬化程度.下肢血管彩超能显示斑块位置、大小、稳定性等,能更直观地判断斑块的影响程度及预后.结论 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baPWV、ABI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并能检出其它血管病变,三者结合能在无创条件下较准确的估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硬化程度、血管有无狭窄、斑块等,对糖尿病患者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朱自帮;尚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康复治疗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康复治疗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作者:仲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在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肝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空腹血糖(7.88±2.75)mmol/L、餐后2 h血糖(8.43±2.5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35±0.89)%)低于对照组[(11.04±2.63)mmol/L,(10.09±2.24)mmol/L,(8.85±0.78)%](P<0.05);观察组术后ALT(87.72±12.52)U/L、AST(65.87±9.53)U/L、TBIL(54.25±8.65)mmol/L)低于对照组(114.23±10.63)U/L,(89.65±7.76)U/L,(68.65±9.32)mmol/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8.1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在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