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荣娟;陈莉;张慧君;沈培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以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定期接受孕期体检,研究组加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比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文认为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玲;王明晖;宋秀婧;张尧;刘仁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胆石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究手术室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2015年7月入诊该院的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15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77例,其中A组行手术室对于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B组对患者进行手术室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护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A、B两组护理效果,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4、30、13,B组上述例数为30、42、5,B组总有效率93.51%高于A组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A、B两组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血糖、电解质紊乱、伤口感染的例数分别为2、1、3,B组仅发生1例电解质紊乱,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低于A组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3.57)低于B组(9.34±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已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作者:许燕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试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112例,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均采用以激素为主的药物治疗,加强饮食管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处理,入院首日、入院次日~度过急性期、进入稳定期、出院前、出院后采取标准化的护理策略,随访6个月,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发热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蛋白尿6个月后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再住院率分别为32.1%、1.8%低于对照组73.2%、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作者:张密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予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加强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尿毒症患者94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透析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各47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出现低血压、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更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评分均取得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提升(P<0.05);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例(4.26%),与对照组比下降明显(P<0.05).结论 从透析前、透析中以及并发症预防三方面加强对糖尿病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降低死亡风险,具备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孟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方法 收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1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消除炎症介质,并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慈永丰;宝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120例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另外选择同期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120例.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心肌缺血发生率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①单纯高血压和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②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照组厚(P<0.05);糖尿病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单纯高血压患者厚(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尿蛋白定量的意义.方法 将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3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同龄段的32例老年人群为参考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脂项目检查,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参考组的血脂指标值(TC、TG、HDL-C、LDL-C)全部优于研究组,P<0.05;参考组的肾功能指标值(BUN、SCr、CCr)和尿微量白蛋白)全部优于研究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但血脂指标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同时肾功能指标值和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正常同年龄人群均不理想,均已超出正常范围,因此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使用的要去应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杨静芬;汪东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的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2015年82例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组新生儿发病率28.3%,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为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37周及>40周与胎龄在37~40周比较,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长高,有显著性差异.胎龄37~40周与38~40周新生儿发病率近似相同.孕39周羊水泡沫试验仍有阴性者,25例促胎肺成熟后仍有4例肺不成熟.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分娩时间以孕37~40周为宜.促胎肺成熟有一定效果,未经血糖控制者难以估计胎肺成熟情况,为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应在终止妊娠前须行羊水泡沫试验.
作者:孙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该公司合作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HBA1c水平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HBA1c水平<6.5%)及观察组(n=60,HBA1c水平≥6.5%);比较两组出院时心功能分级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心功能I级、II级、III级、IV级例数分别为13例、13例、23例、11例,对照组分别24例、18例、16例、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1.67%(P<0.05).入院时及出院时,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A1c水平升高可导致疾病恶化、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推荐临床在AMI患者PCI术前常规测定HBA1c水平,并给以针对性干预.
作者:孔婷婷;陶家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中心全科门诊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所选择的患者均为75例.对照组利用瑞格列奈片治疗,观察组经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与不良反应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6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能够促使其血糖指标及时改善,缓解病情,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89.4±32.3)min、出血量(132.3±23.2)mL、排气时间(29.4±4.2)h、下床时间(3.6±0.4)d、住院时间(10.7±2.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龙;傅继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饮食控制、规范治疗等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巧卿;张露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且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纯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单一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更少,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情况好于单一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方式和意义.方法 将该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研究组实施孕期管理,对照组未实施任何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在各种疾病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孕期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孕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眼底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出现眼底病划分为两组,甲组为发生眼底病的患者,乙组为未发生眼底病的患者,每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以及生化指标等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病,与其年龄、糖尿病病程时间以及生化指标密切相关,两组之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时间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均可能是诱发眼底病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眼底病的几率.
作者:黄翠婷;唐涵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以2014—2015年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治疗后也已痊愈,随访发现无骨折未痊愈现象.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取得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身心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被动的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黏膜炎、中耳炎、口干、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明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