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

孟松

关键词:糖尿病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予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加强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尿毒症患者94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透析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各47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出现低血压、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更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评分均取得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提升(P<0.05);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例(4.26%),与对照组比下降明显(P<0.05).结论 从透析前、透析中以及并发症预防三方面加强对糖尿病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降低死亡风险,具备推广应用意义.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在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肝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空腹血糖(7.88±2.75)mmol/L、餐后2 h血糖(8.43±2.5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35±0.89)%)低于对照组[(11.04±2.63)mmol/L,(10.09±2.24)mmol/L,(8.85±0.78)%](P<0.05);观察组术后ALT(87.72±12.52)U/L、AST(65.87±9.53)U/L、TBIL(54.25±8.65)mmol/L)低于对照组(114.23±10.63)U/L,(89.65±7.76)U/L,(68.65±9.32)mmol/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8.1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在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6年3月—2016年9月时间段内接收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是单肢病变,采用介入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介入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90.0%(45/50),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4.0%(47/50).另外,手术治疗后患者的ABI指数明显提升,与手术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首要选择.

    作者:吴庆永;刘长明;高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从该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X线片恢复率以及痰找结核菌的转阴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来说,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学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玲;王明晖;宋秀婧;张尧;刘仁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按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整体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血糖水平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优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0%(3/60)和13.3%(8/60),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法相比,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缩短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在降低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关于4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相关组织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对医院400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影响血糖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各类胰岛素注射药物的使用频率高,其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还有磺脲类促分泌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在药物联合使用方面,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所占的比例高.糖尿病用药所引发的并发症主要以高血压为主.结论 经过研究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何丽萍;谢成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诊老年糖尿病共计62例,按接诊日期单双号分组.31例进入对照组,治疗应用阿卡波糖片.余31例进入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81±3.26)d.治疗前FBG(14.36±3.20)mmol/L,2 hPG(21.17±4.22)mmol/L;治疗后FBG(5.47±0.56)mmol/L,2 hPG(6.58±1.72)mmol/L.治疗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对照组血糖达标(12.56±4.42)d.治疗前FBG(14.25±3.11)mmol/L,2 hPG(21.20±4.17)mmol/L;治疗后FBG(7.36±0.98)mmol/L,2 hPG(11.30±2.89)mmol/L.治疗有效率为83.87%(26/31)两组中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FBG和2 hPG下降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高,发生低血糖例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糖,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该院6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及血管数字减影术的诊断资料.结果 二者诊断结果一致为684段.以血管数字减影结果为金标准,640层容积CT血管造影共高估狭窄程度18段、低估18段,阳性预测值为99.0%,阴性预测值为97.7%,经Kappa检验,K值为0.9316.两种检查一致性较高.结论 640容积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可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葛新然;庄卫东;莫峰;曲碧霄;姜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研究可能成为有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使用SPSS软件和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比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发现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血清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不同的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这些因素带入Logistic方程中分析可得,这些因素均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临床特征和具体病情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晨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足X线与CT影像表现比较分析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对糖尿病足患者X线与CT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9月—2016年3月该院确诊的9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下肢X线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同时还进行螺旋CT扫描,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两种影像资料分为X线组和CT组,比较两组影像表现差异,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T影像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骨关节变形脱位、 病理性骨折、 软组织病变及血管壁钙化等方面较X线影像阳性显示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及CT扫描均为临床中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虽然两者均能够对患者的骨质改变、关节蜕变、软组织病变和血管病变有所显示,但CT影像更加清晰,阳性显示率较高;同时CT影像对足部小血管病变情况及早期骨质改变显示更为准确,对提高临床糖尿病足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足选择植皮手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选择植皮手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4月—2016年5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植皮手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给予乙组患者植皮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溃疡复发率、创基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甲组患者植皮成活率、溃疡复发率分半为100%、88.37%,乙组为2.33%、13.95%,甲组患者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创基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足患者植皮手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创基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溃疡复发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民仕;黄道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遵医行为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被动的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黏膜炎、中耳炎、口干、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明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

    作者:陈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情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均的携带情况,并分析耐药谱.方法 在吉林市的昌邑区等地区,随机选择4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信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对其鼻前庭采样,对是否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通过K-B纸片扩散法,分析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结果 在401例糖尿病患者中,总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8珠,其中MRSA为20珠,MSSA为18珠.在已检出的38例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糖尿病患者中,在性别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分组方面,即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组,与年龄<65岁组比较,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敏实验方面,MSSA组和MRSA组对苯唑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胯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吉林地区糖尿病患者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较高,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和治疗.在预防工作方面,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等药物,以尽量避免MRSA的产生.

    作者:郑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方法 收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1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消除炎症介质,并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慈永丰;宝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4.0~6.1 mmol/L.对照组应用常规胰岛素降糖治疗,将晨起空腹血糖控制在6.9~11.1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出ICU时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用量.结果 出ICU时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能改善危重症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愈后,但应该防止低血糖.

    作者:陈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 研究和评价针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外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空白对照,设为对照组.结果 结果显示,经过血液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可知,试验组血液中的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可知,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后,患者的阳性率高达86.9%.结论 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衡量2型糖尿病肾病的指标,临床在患者早期及时的进行该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的预测患者的疾病发展状况,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俊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持续2年强化干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远期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中,持续2年强化干预对其远期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体检糖尿病高危人群3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与对照组(200例),分别实施持续2年的强化干预与空白干预,观测两组第1、2、5、7、10年生活方式与体检指数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各不良生活方式对象所占比例均有显著下降,且表现为明显的逐年递减的趋势,且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体重指数、腹围、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持续强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远期生活方式,故值得推广.

    作者:耿荣娟;陈莉;张慧君;沈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预防放疗所致肺部感染护理措施探讨

    食管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机体消耗较大.糖尿病又是一种代谢异常疾病,因此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机体功能紊乱严重,过度消耗和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治疗期间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分别在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基础护理、皮肤护理、血糖监测、预防肺部感染等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充足营养摄取,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在放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兆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