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杨诗锋;刘云霞

关键词:百令胶囊, 依那普利片,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笔者参与治疗的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的4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接受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的45例患者归入观察组研究对象.治疗结束后,就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该院接受医治的9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 不同,分设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行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研究组2 hPBG与FPG水平、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孕妇予以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患者均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该院接受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取相关数据信息来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均有了一定的改善,而结合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FPG、PBG、HbA1c水平均要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要更高,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患为71.1%,二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改善了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对整个护理操作表示满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接受肾炎康复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的3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来分析,A组使用肾炎康复片配合前列地尔治疗方式(150例),B组实施前列地尔治疗模式(150例).结果 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33%,B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2%,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比单纯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优秀,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针对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检验,发现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为50例,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为10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将两组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蛋白酪氨酸酶抗体(IA-2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1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其GADA阳性率为54.0%;ICA阳性率为30.0%;IAA阳性率为20.0%;IA-2A阳性率为16.0%,ZnT8阳性率为78.0%.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其GADA阳性率为17.0%;ICA阳性率为10.0%;IAA阳性率为13.0%;IA-2A阳性率为9.0%,ZnT8阳性率为3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其在各项指标方面,均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P<0.05).结论 1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由此,可以将5项指标作为患者的检验对比标准、判断标准等.建议在日后的检验分析中,对糖尿病合并DKA患者,积极实施检验分析,落实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迟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笔者参与治疗的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的4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接受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的45例患者归入观察组研究对象.治疗结束后,就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杨诗锋;刘云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三种健康教育方法对2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对2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进行足部护理行为采用3种健康教育方法 产生的不同效果.方法 从该院选取2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10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看图组、教育组和辅导组,每组35例.对应组别采用其教育方式,对病人在接受教育后的4周、12周和24周分别进行一次随访,记录FBG、P2BG、HbA1c和CNAFF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使用多重对比的LSD方式,对3组病人在干预结果 前后的组间FBG、P2BG、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验,3组病人的FBG和P2BG的变化存在先降后升的固定趋势,而HbA1c存在下降趋势,然而在干预前后的3种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果 在3组病人之间的前后时间点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的CNAFF得分呈现先升后降,同干预前的分数相对比,看图组和教育组的评分在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辅导组的评分在每个时间点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健康教育方式不能对病人的FBG、P2BG和HbA1c评分有明显的改变,对CNAFF得分都能进行明显的提升,在第4周的效果达到佳.而辅导组的作用效果相对时间更长.

    作者:金曼;安娜;丁秀荣;朱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该院诊治的9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行多样性护理,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PG、2hPB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冠心病临床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过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冠心病疗效,促进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李丽;马乐卫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自2012年1月—2016年1月,从该院所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肝功能、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病毒应答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小琴;林志刚;陈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从在该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中选取26例参与研究,对所选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3%,护理满意度为96.2%,护理总有效率为92.3%,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率为7.7%.结论 为患有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优质护理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沈映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短期运用胰岛素泵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运用胰岛素泵的护理体会.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80例,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置泵前后三餐血糖水平,并予以针对性护理.结果 置泵前三餐前血糖为(16.3±4.2)mmol/L,高于置泵后(8.2±2.0)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运用胰岛素泵可有效控制血糖,效果优良,与护理操作配合开展效果更优,可减少风险事件.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指导糖尿病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接诊的糖尿病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100例送检的痰液标本,依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的微生物培养结果 ,对相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收集的100份标本中,患者阳性病原菌标本共检测出菌株126株,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04%,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对于此4种敏感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的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的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革兰氏阳性菌占30.95%,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度敏感;如果还未能明确致病细菌,则可以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结论 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在细菌培养结果 不明确的时候应该首选头孢三代,明确致病原因之后则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在进行细菌感染治疗的同时,注意控制血糖变化.这从临床推广角度来看,对于提升患者治愈率和存活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汤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CR、Scr、TG、T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ACR、Scr、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尿蛋白减少,临床症状减轻,无不良反应.

    作者:林敏;蔡霞英;郭进;张秋仔;张家永;刘雪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应用孕期管理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组接受孕期血糖管理,对照组无需给予任何血糖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 入选时研究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前研究组、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60.00%)、早产率(2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44%、6.67%)(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13.33%)、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56%、8.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孕期管理可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母婴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梁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3例的临床表现,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3例,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以非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发病6 h内血液生化指标差异.结果 ①研究组年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t=2.0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BMI、HOMA-IR、胰岛素应用率、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患者在HbAlc、BUN水平方面,高于对照组,在CRP、血清Na+、Cl-、血pH、HCO-方面,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清K+、Ca2+、WBC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尿酮体强阳性率为63/63(100%)例,对照组为50/63(79.37%)例,经统计学检验,x2=14.4956,P=0.0001,可见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血糖控制情况、尿酮体强阳性以及电解质紊乱.

    作者:雷霆;阮剑铠;林匀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有50例.采用一般护理的护理模式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选择临床护理路径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成涛;张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该科室收治的需截肢术治疗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从患者的心理和出院前疼痛情况2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心理情况对照组患者SAS和SDS得分结果 分别为(46.79±12.88)分和(50.02±10.85)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9.98±8.12)分和(43.92±9.92)分,以上2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情况方面,2组患者在0级、I级和II级3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II级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手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钟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补肾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该院确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每组30例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肾活血方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 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 h尿蛋白量、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的指标上都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高的疗效,临床推广具有较大意义.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5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点及与血糖指标的关系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点及血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神经运动及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进行测定,对患者上下肢和运动感觉神经之间存在的异常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受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指标的影响.结果 在神经病变方面,糖尿病患者下肢运动比上肢运动严重,感觉神经比运动神经受损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指标与不断变化的神经传导速度具有一定关系.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周围神经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401社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方法 选取401社区医院自2011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T2DM患者708例进行研究,统计其中血糖指标控制不佳的比例,采用病情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401社区医院4年来收治的708例T2DM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共180例,控制不佳比例为25.42%;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依次为:为未实施科学生活干预方式(27.22%)、不能坚持用药(20.56%)、服用药物不合乎规范(17.78%)、未联合用药(14.44%)、拒绝注射胰岛素治疗(11.67%)、未掌握血糖检测技巧(8.33%);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发生并发症主要有周围神经病变(14.44%)、糖尿病酮症(10.00%)、高血糖高渗状态(4.44%).结论 社区医院应该坚持规范性治疗干预,通过科学的宣教增强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意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柴雪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52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科收治的52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每组各26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评定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与肾功能情况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120.05±9.26)mmHg,DBP(78.25±9.43)mmHg,UAER(108.92±17.56)mg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92.31%,与对照组有效率61.54%比较,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出现6例(23.08%)不良反应,其中头晕、水肿各1例,胃肠道反应4例,与对照组出现5例(19.23%)不良反应比较,虽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血压及肾功能,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周忠;于军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