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探讨

林敏;蔡霞英;郭进;张秋仔;张家永;刘雪芳

关键词: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汤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CR、Scr、TG、T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ACR、Scr、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尿蛋白减少,临床症状减轻,无不良反应.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的方法 以及对患者遵医行为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依照100例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接受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应用.

    作者:陈丽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研究组,给予丁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1.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纤维蛋白原,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通过丁咯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的8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增加饮食控制,血糖控制,心理护理等内容.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及E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ES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改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血糖控制更加优秀,ESS评分有所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作者:李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伴随心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9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结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度.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自理、随访和疾病认知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GQOLI-74中生理机能、精神状态评分也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结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并心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谢呈惠;马彩红;刘新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的治疗情况.方法 根据该院2010年5月—2012年9月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成两组,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组,均有30例,分别使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糖蛋白(HbA1C)以及餐后2 h血糖(2 hPBG)比治疗后要高,诺和锐30组患者的HbA1C、2 hP-BG指标降低幅度更大(P<0.01;P<0.05);诺和锐30剂量比诺和灵30R要少(P<0.05);诺和锐30的低血糖几率要比30R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诺和灵30R都有降血糖作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时,血糖控制以及低血糖反应情况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郭晓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在该院收治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资料114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且总满意率94.7%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金海燕;宁延霞;张庆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归侨渔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膳食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海市侨港镇归侨渔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生活方式,为北海地区渔民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于北海市侨港镇归侨渔民22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海侨港镇归侨渔民对糖尿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均存在较低的认知率,高糖、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习惯相当普遍.结论 应加强对归侨渔民进行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率.

    作者:陈湘东;赖国玲;吴福彬;黄燕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针对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检验,发现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为50例,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为10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将两组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蛋白酪氨酸酶抗体(IA-2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1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其GADA阳性率为54.0%;ICA阳性率为30.0%;IAA阳性率为20.0%;IA-2A阳性率为16.0%,ZnT8阳性率为78.0%.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其GADA阳性率为17.0%;ICA阳性率为10.0%;IAA阳性率为13.0%;IA-2A阳性率为9.0%,ZnT8阳性率为3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其在各项指标方面,均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P<0.05).结论 1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由此,可以将5项指标作为患者的检验对比标准、判断标准等.建议在日后的检验分析中,对糖尿病合并DKA患者,积极实施检验分析,落实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迟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比较血糖变化,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后患者科学用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FBG、2 hPBG为(5.2±0.4)mmol/L、(7.3±0.8)mmol/L,低于对照组的(7.0±0.6)mmol/L、(9.2±1.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代谢障碍早期和其中药研究现状及展望

    糖代谢障碍贯彻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糖尿病前期患者同样存在糖代谢障碍.将近5年内传统医学工作者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期进一步将中药对糖尿病前期的研究推上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开拓更为远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健飞;武嫣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 依帕司他的联合方案用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入该院治疗的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平均分入两组.医师给予对照组常规加前列地尔治疗,给予实验组常规加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ALB、Scr、BUN、FBG、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与该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LB显著高于后者(P<0.05),其他各项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以前列地尔、依帕司他的联合方案实施治疗,可以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使肾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作者:康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从在该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中选取26例参与研究,对所选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3%,护理满意度为96.2%,护理总有效率为92.3%,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率为7.7%.结论 为患有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优质护理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沈映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该院门诊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例,共计58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58例病例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均29例.两组除了接受基础治疗外,还加用不同的治疗药物:甲组用奥扎格雷钠,乙组用川芎嗪.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结果 甲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为(7.8±0.5)g/L、血液粘度为(1.5±0.2)mpa.s,乙组分别为(8.9±0.6)g/L、(1.8±0.1)mpa.s.甲组明显低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55%,乙组为79.31%.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红细胞压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加用标准剂量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有助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快速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作者:王俊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目的 文章分析和探讨的目的 就是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希望通过对目的 的分析与探讨,能够为今后在其这方面的中医治疗工作上提供很好的帮助与参考依据.方法 文章资料截取于该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来该院门诊收治治疗的14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这14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回顾阐述,并将1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其中7例患者视为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7位患者视为参照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与比较.结果 这两组患者在接受3个月的治疗之后,其症状有明显好转的现象.其中对照组患者有1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显效,有效率为65.5%;参照组患者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其中6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9.7%.结论 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糖尿病合并妇科疾病的成因,中医治疗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方法 是很多的,对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法安全有效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治疗法值得推广和借鉴使用.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 根据2013年3月—2015年2月该院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均有4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要比对照组优秀.结论 研究组使用了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了护理措施,其效果要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优秀,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董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汤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CR、Scr、TG、T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ACR、Scr、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健脾活血化浊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尿蛋白减少,临床症状减轻,无不良反应.

    作者:林敏;蔡霞英;郭进;张秋仔;张家永;刘雪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短期运用胰岛素泵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运用胰岛素泵的护理体会.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80例,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置泵前后三餐血糖水平,并予以针对性护理.结果 置泵前三餐前血糖为(16.3±4.2)mmol/L,高于置泵后(8.2±2.0)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运用胰岛素泵可有效控制血糖,效果优良,与护理操作配合开展效果更优,可减少风险事件.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规范注射术健康教育的护理探讨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了解使用胰岛素规范注射术的相关健康知识,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方法 通过以小讲课,床旁操作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做好胰岛素规范注射术的宣教.结果 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注射操作、并发症及其预防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自行规范的注射胰岛素,对相关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5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点及与血糖指标的关系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点及血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神经运动及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进行测定,对患者上下肢和运动感觉神经之间存在的异常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受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指标的影响.结果 在神经病变方面,糖尿病患者下肢运动比上肢运动严重,感觉神经比运动神经受损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指标与不断变化的神经传导速度具有一定关系.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周围神经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指导糖尿病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接诊的糖尿病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100例送检的痰液标本,依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的微生物培养结果 ,对相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收集的100份标本中,患者阳性病原菌标本共检测出菌株126株,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04%,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对于此4种敏感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的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的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革兰氏阳性菌占30.95%,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度敏感;如果还未能明确致病细菌,则可以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结论 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在细菌培养结果 不明确的时候应该首选头孢三代,明确致病原因之后则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在进行细菌感染治疗的同时,注意控制血糖变化.这从临床推广角度来看,对于提升患者治愈率和存活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