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云
目的 对比观察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放疗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5例,其中放化疗同步组42例、单纯化疗组23例.放疗方案为累及野三维适形直线加速器照射,2.0 Gy/次,1次/d,5 d/周.总DT(50~60)Gy/(5~6)周.化疗方案均为含铂(以顺铂为主)方案,有EP、MVP、NP、GP和TP等方案.比较两组有效率、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放化疗同步组为78.6%、化疗组为52.2%.放化疗同步组优于化疗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放化疗同步组分别为71.4%、47.6%、33.3%,化疗组为52.3%、26.1%、8.7%,放化疗同步组优于化疗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表现为放化疗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 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可提高有效率和远期生存率.
作者:朱绪臻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体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具体变化波动.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诊断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都进行常规的低糖饮食控制和基本的运动辅助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和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之后3个月空腹血糖和2h血糖以及糖化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3个月之后空腹血糖、2 h之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则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血糖过低及肝、肾功能损坏的变化.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优异,能显著保持患者的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57例设为对照组,将行持续性护理质量控制的67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压疮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住院糖尿病患者行持续性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华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ICU收治的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支持与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血糖控制目标为9.0~11.9 mmol/L,研究组以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目标为4.4~6.1 mmol/L.结果 研究组胰岛素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多器官功能衰竭、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44%、2.22%、2.22%,均低于对照组17.78%、17.78%、17.78%(P<0.05).研究组低血糖的发生率17.78%,高于对照组4.44%(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保证预后效果,但其所致的低血糖问题,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龙碧;董涛;王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选社区糖尿病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奇数90例入选对照组,偶数94例入选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社区疾病管理,对照组采用新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组内对比干预HbAlc、FBG、2 hFBG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定期血糖检测、定期血压检测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依从性.
作者:石爱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该文就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该研究的纳入时间选择该院自2014年4月—2016年5月,且共选择患儿10例,所有患儿均被证实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后均接受抢救,与此同时配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后对该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经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且所有患儿全部出院.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疗效确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作者:赵万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意选择160例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对照组采用旧标准诊断,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妊娠糖尿病检出率为16.3%,对照组的检出率为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靳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无缝隙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96.35±1.01)分、满意率(98.33%)、餐后2 h血糖值(7.58±1.05)mmol/L、空腹血糖值(4.01±1.05)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可改善患者血糖值,还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度.
作者:陈静;林金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察超声心动图在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该院同一时期接收的40例妊娠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胎儿的心脏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胎儿的左右心室的收缩、舒张末期内径(RVDs、RVDd)、LVWT、RVWT、IVSs、LVEF、LVFS以及RVFS等测量值均大于对照组的测量值,实验组胎儿心室的二尖瓣及三尖瓣的E峰与A峰的速度比值(E/AMV、E/AT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的临床评价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邬彩虹;任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儿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该社区范围内的308例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同时将GDM阳性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进行系统管理,乙组不进行任何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产儿情况.结果 308例孕妇共筛查出64例GDM阳性患者,检出率为20.8%;甲组32例孕妇中,2例羊水过多,4例高血压,3例胎膜早破,12例剖宫产;乙组32例孕妇中,8例羊水过多,11例高血压,10例胎膜早破,20例剖宫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周以下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2572.9±80.1)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2594.3±85.2)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38周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2992.5±106.2)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3023.8±119.3)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40周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3668.1±226.2)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4042.4±307.5)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周以上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3812.7±301.7)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4479.4±405.8)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儿有积极影响,尤其对34周以上孕妇影响重大.实施孕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筛查工作,从而起到降低妊娠糖尿病发生,并对高危孕产妇予以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国海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肺结核治疗方法,其中,研究组运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对照组则运用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血糖水平、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强化降糖治疗能够够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益于血糖指标的控制及痰菌转阴率的提高,值得应用.
作者:孙丽娜;孙京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等干预和常规抗结核强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效果、达到理想标准时间及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水平和达到理想标准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较为理想,且有助于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魏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健康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对糖尿病深度认知率占40.00%,研究组深度认知率占66.67%,研究组的深度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9.98±1.25)分,总体健康水平评分(50.01±7.41)分,社会功能评分(88.65±3.5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同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控制的满意度得到提高,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田占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其神经传导功能所受的影响.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2—8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病变基础治疗,治疗组接受基础治疗外,还是用了针灸治疗.经过治疗,对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干预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宋聪琳;薛宏伟;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中共有115例气虚病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兼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 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验证营养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妊娠糖尿病和超重糖尿病各1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并对其营养状况分别进行测定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饮食结构、空腹血糖、OTT试验、体质指数等反映糖尿病的主要指标.结果 妊娠糖尿病和超重糖尿病分别经过3个月和近1年时间的营养干预,发现营养干预对治疗不同类型2糖尿病均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多与饮食不合理有关,通过营养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控制血糖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于2014年9月——2016年2月期间到该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此研究中,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0名,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实行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受检人员进行检测之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斑块发生率经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总动脉内径以及血管阻力指数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文巧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采用诺和锐与诺和灵-R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段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0例给予诺和锐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30例给予诺和灵-R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过15 d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较优,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较短,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较低,2组各项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与诺和灵-R相比,给予诺和锐治疗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于绪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病例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腹痛、腹胀和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溃疡部位方面,糖尿病患者胃溃疡发病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溃疡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转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只有贫血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更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胃溃疡的患病水平增加,贫血情况增加,应该加强在这些方面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宋亚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使用胰岛素降糖、调脂等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对照组治疗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及血脂水平等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个指标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2个指标上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降低尿蛋白,有效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育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