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芬
目的 研究分析孕妇和围产儿受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接收的7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和75例单纯妊娠孕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前者作为实验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产后合并症发生几率,分娩方式,围产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孕妇产后并发症几率30.66%、围产儿并发症几率35.99%、 剖宫产几率78.67%,对照组为10.67%、12.00%、34.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几率、剖宫产几率、围生儿并发症具有提升作用,因此,临床中需要对其引起重视,对孕妇积极诊断,保障孕妇和产儿的健康.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健康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对糖尿病深度认知率占40.00%,研究组深度认知率占66.67%,研究组的深度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9.98±1.25)分,总体健康水平评分(50.01±7.41)分,社会功能评分(88.65±3.5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同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控制的满意度得到提高,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田占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3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65例试验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统计临床护理结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9%、98.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81.5%(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学兰;常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意选择160例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对照组采用旧标准诊断,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妊娠糖尿病检出率为16.3%,对照组的检出率为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靳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选社区糖尿病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奇数90例入选对照组,偶数94例入选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社区疾病管理,对照组采用新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组内对比干预HbAlc、FBG、2 hFBG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定期血糖检测、定期血压检测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依从性.
作者:石爱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ICU收治的100例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4.37±0.67)、(6.46±1.03)mmol/L,对照组的为(5.86±0.80)mmol/L,餐后2 h血糖(7.24±1.16)mmol/L,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窘迫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出现低体质量儿有1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有0例,低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8、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俊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其神经传导功能所受的影响.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2—8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病变基础治疗,治疗组接受基础治疗外,还是用了针灸治疗.经过治疗,对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干预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宋聪琳;薛宏伟;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中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俊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中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该院2016年1—10月门诊产检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和90名正常孕妇(对照组)均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检查,比较观察组不同期别孕妇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的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1级和A2级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1 h和2 h血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低龄产妇组(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翰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体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具体变化波动.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诊断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都进行常规的低糖饮食控制和基本的运动辅助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和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之后3个月空腹血糖和2h血糖以及糖化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3个月之后空腹血糖、2 h之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则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血糖过低及肝、肾功能损坏的变化.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优异,能显著保持患者的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诊的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护理后血糖指标情况(FPG、2 hPG、HbA1c)、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后血糖指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血糖指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都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艾云香;罗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化瘀祛浊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应用链尿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的病理模型,大鼠的血糖值>11.2 mmol/L为造模成功列入观察对象,然后共分为6组,实验期间,每组予以不同的饲养.实验期间大鼠尾尖采血,实验8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待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且观察其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TNF-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治疗组比较TNF-a升高其次(P<0.05),阳性药组与预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化瘀祛浊中药复方影响炎症水平.结论 应用化瘀祛浊复方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使糖尿病大血管病的炎性因子处于炎症状态,从而能够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进展.
作者:王飞;李敬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加味芪黄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6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芪黄饮,1剂/d.观察时间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水平.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对早期糖肾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早期DN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影响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进展和缓解的因素.方法 纳入尿蛋白定量30~300 mg/24 h,血清肌酐<110μ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年龄、体重指数、腰围、糖尿病病程等),临床指标(血糖、HbA1c、血脂、血压、尿酸、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定量等).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中失访18例,MAU进展组22例(24.44%),MAU稳定组40例(44.45%),MAU转阴/缓解组28例(31.11%).MAU转阴/缓解组患者基线尿白蛋白定量显著低于稳定组和进展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总胆固醇、ACEI/ARB使用是MAU转阴/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表现MAU的DN患者基线临床指标能够预测MAU进展与缓解.
作者:冯颖倩;韩雪梅;吕思清;南静;李婷;王梦君;贺娓利;张海雄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儿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该社区范围内的308例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同时将GDM阳性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进行系统管理,乙组不进行任何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产儿情况.结果 308例孕妇共筛查出64例GDM阳性患者,检出率为20.8%;甲组32例孕妇中,2例羊水过多,4例高血压,3例胎膜早破,12例剖宫产;乙组32例孕妇中,8例羊水过多,11例高血压,10例胎膜早破,20例剖宫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周以下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2572.9±80.1)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2594.3±85.2)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38周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2992.5±106.2)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3023.8±119.3)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40周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3668.1±226.2)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4042.4±307.5)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周以上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3812.7±301.7)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4479.4±405.8)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儿有积极影响,尤其对34周以上孕妇影响重大.实施孕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筛查工作,从而起到降低妊娠糖尿病发生,并对高危孕产妇予以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国海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肺结核治疗方法,其中,研究组运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对照组则运用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血糖水平、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强化降糖治疗能够够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益于血糖指标的控制及痰菌转阴率的提高,值得应用.
作者:孙丽娜;孙京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联系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病例8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分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合并组有45例,没有合并心脑血管患者作为未合并组,有35例.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未合并组患者的饮食控制比合并组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的饮食高糖高脂,素食较少,未合并组则正好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有吸烟史,运动少,未合并组则无吸烟史,有运动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保健品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这样能够降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平时的饮食和锻炼非常重要,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作者:丛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西格列汀组与瑞格列奈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西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9.2%,瑞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为86.5%,西格列汀组略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格列汀组的2 hPG水平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4%,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5%,西格列汀组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相当,西格列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海静;孙海燕;刘红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胱抑素高低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结果 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的心力衰竭患者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可以通过血清胱抑素C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作者:姜巍娇;焦凯;李春峰;张红岩;孙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躁狂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 根据2014年7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40例躁狂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救治组(优质护理)与常规组(一般护理),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情况、血糖控制以及满意度等数值.结果 常规组拒绝饮食率为35%;救治组为10%;并且常规组暴饮暴食率为25%;救治组为5%,救治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患者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分别为(12.83±3.21)、(7.59±1.96)mmol/L;救治组中患者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分别为(9.26±1.04)、(6.23±0.85)mmol/L;救治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组满意度为95%,常规组为70%,救治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狂躁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和优质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这样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能有效控制血糖,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应推广使用范围.
作者:洪燕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