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王学兰;常文梅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糖尿病,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3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65例试验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统计临床护理结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9%、98.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81.5%(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液体复苏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由门诊收入住院的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7例,进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在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结果 47例患者中,痊愈出院患者4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7%.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有助于患者的痊愈,应当在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及时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糖尿病患者,中医辩证为肺胃热盛证,口服白虎加人参汤,至患者症状减轻.结果 白虎加人参汤能显著改善消渴病肺胃热盛证患者症状,较单纯使用西药更快缓解患者症状.结论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中医辩证为肺胃热盛证能显著改善症状,更好控制血糖.

    作者:刘德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通过抗生素阶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住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肺部病灶吸收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和肺部病灶吸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疗效治疗构成比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和用药时间,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有效率.

    作者:李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辛伐他汀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应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应激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该院住院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检测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ey)计数来评估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OD(92.34±2.34)U/mL、GSH-Px(198.76±18.64)U/L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80.24±2.33)U/mL、(176.43±14.23)U/L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12.56±1.84)μmol/L、Hey(13.67±1.67)μmol/L较对照组治疗后(15.22±1.67)μmol/L、(15.63±1.82)μmol/L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以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24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1 h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以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血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还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罗小燕;艾云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综合护理方案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并将具体护理措施进行汇总.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巨大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以及Apgar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孕妇妊娠结局,提升围产儿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与娠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实行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正常妊娠产妇作为A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B组,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妇作为C组,B组与C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妊娠不良反应结局、治疗效果以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与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血糖、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C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均具有一定效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增加产妇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但是二甲双胍可以提升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沙建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及分析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分析其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方法 该院内分泌科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其中糖尿病无肾病组65例、糖尿病肾病组131例;另选取健康人员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人群血清Hcy、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水平及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无肾病组血清Hcy水平及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相关,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柏琳;张云霞;国春玲;杨庆春;张金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泵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胰岛素泵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8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34),双号作为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将临床治疗效果纳入结果 中.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羊水过少、妊高症、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呼吸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等干预和常规抗结核强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效果、达到理想标准时间及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水平和达到理想标准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较为理想,且有助于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魏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传统教育护理管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识度、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平均评分为21.08,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7.1%,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评分为29.6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23分,69.23%,24.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08%,而对照组仅为84.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教育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云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影响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进展和缓解的因素.方法 纳入尿蛋白定量30~300 mg/24 h,血清肌酐<110μ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年龄、体重指数、腰围、糖尿病病程等),临床指标(血糖、HbA1c、血脂、血压、尿酸、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定量等).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中失访18例,MAU进展组22例(24.44%),MAU稳定组40例(44.45%),MAU转阴/缓解组28例(31.11%).MAU转阴/缓解组患者基线尿白蛋白定量显著低于稳定组和进展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总胆固醇、ACEI/ARB使用是MAU转阴/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表现MAU的DN患者基线临床指标能够预测MAU进展与缓解.

    作者:冯颖倩;韩雪梅;吕思清;南静;李婷;王梦君;贺娓利;张海雄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白芦藜醇对糖尿病小鼠肾脏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芦藜醇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8周龄C57bl/6小鼠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和糖尿病白芦藜醇治疗组.建模5个月后取肾脏组织行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通路关键分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与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脏组织CHOP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白芦藜醇治疗组CHOP和GRP78表达水平相比糖尿病未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但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肾脏内质网应激水平.

    作者:于中飞;刘鲁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联系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病例8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分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合并组有45例,没有合并心脑血管患者作为未合并组,有35例.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未合并组患者的饮食控制比合并组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的饮食高糖高脂,素食较少,未合并组则正好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有吸烟史,运动少,未合并组则无吸烟史,有运动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保健品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这样能够降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平时的饮食和锻炼非常重要,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作者:丛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使用胰岛素降糖、调脂等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对照组治疗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及血脂水平等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个指标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2个指标上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降低尿蛋白,有效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育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例不同类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干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验证营养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妊娠糖尿病和超重糖尿病各1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并对其营养状况分别进行测定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饮食结构、空腹血糖、OTT试验、体质指数等反映糖尿病的主要指标.结果 妊娠糖尿病和超重糖尿病分别经过3个月和近1年时间的营养干预,发现营养干预对治疗不同类型2糖尿病均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多与饮食不合理有关,通过营养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控制血糖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中共有115例气虚病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兼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 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社区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社区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该社区8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教育,研究组患者给予家庭、社区、医院联合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血脂、血糖等变化.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均得到改善,对比健康教育前,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医院、家庭、社区联合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良好控制血液生化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诺和锐与诺和灵-R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采用诺和锐与诺和灵-R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段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0例给予诺和锐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30例给予诺和灵-R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过15 d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较优,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较短,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较低,2组各项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与诺和灵-R相比,给予诺和锐治疗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于绪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 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内科住院部接诊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合并脑血管疾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95例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65例,抽取静脉血进行FBG和2 hPBG检测,统计血糖控制达标率,同时参照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一般方法,调查患者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吸烟史.结果 观察组FBG及2 hPBG控指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饮食控制较差,偏好高糖高血脂饮食,运动频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均有吸烟史,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控指情况不理想,不良生活习惯是危险因素,需要引起患者自身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佳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