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及分析

柏琳;张云霞;国春玲;杨庆春;张金铃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分析其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方法 该院内分泌科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其中糖尿病无肾病组65例、糖尿病肾病组131例;另选取健康人员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人群血清Hcy、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水平及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无肾病组血清Hcy水平及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相关,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64排C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64排CT检查,对照组给予数字减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 扫描时间以及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扫描时间(4.10±0.90)s与对照组的扫描时间(8.00±1.00)s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敏感性(95.00%)、 特异性(97.51%)、 准确性(95.00%)以及图像质量等级评分(4.83±0.70)分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等级评分(2.50±0.60)分以及敏感性(67.50%)、特异性(72.50%)、准确性(70.00%)相比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64排CT可更加准确地作出判断,改善其图像质量,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永红;赖发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浅析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其神经传导功能所受的影响.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2—8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病变基础治疗,治疗组接受基础治疗外,还是用了针灸治疗.经过治疗,对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干预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宋聪琳;薛宏伟;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ICU收治的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支持与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血糖控制目标为9.0~11.9 mmol/L,研究组以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目标为4.4~6.1 mmol/L.结果 研究组胰岛素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多器官功能衰竭、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44%、2.22%、2.22%,均低于对照组17.78%、17.78%、17.78%(P<0.05).研究组低血糖的发生率17.78%,高于对照组4.44%(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保证预后效果,但其所致的低血糖问题,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龙碧;董涛;王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西格列汀组与瑞格列奈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西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9.2%,瑞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为86.5%,西格列汀组略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格列汀组的2 hPG水平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4%,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5%,西格列汀组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相当,西格列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海静;孙海燕;刘红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胱抑素高低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结果 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的心力衰竭患者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可以通过血清胱抑素C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作者:姜巍娇;焦凯;李春峰;张红岩;孙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中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该院2016年1—10月门诊产检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和90名正常孕妇(对照组)均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检查,比较观察组不同期别孕妇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的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1级和A2级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1 h和2 h血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低龄产妇组(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翰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主要对胰岛素增敏剂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该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6例,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两组,其中2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28例作为对照组,以戊酸雌二醇片、妈富隆、枸椽氯米芬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而对观察组患者则施以除此之外的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然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来看,对照组达到71.43%,而观察组则达到了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各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水平均要低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来说,采取常规治疗联合胰岛素增敏剂的治疗方案能够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可大力推广此种疗法.

    作者:相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用药情况

    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社区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观察患者管理前和管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用药情况,掌握患者疾病动态信息.结果 社区管理前,空腹血糖监测结果 ≤7.0 mmol/L为37.50%(30例),>7.0 mmol/L为62.50%(50例);社区管理后,空腹血糖监测结果 ≤7.0 mmol/L为81.25%(65例),>7.0 mmol/L为18.75%(1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管理前,餐后2 h血糖平均为(11.38±2.43)mmol/L,与管理后(8.48±0.93)mmol/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能够降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总体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针对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为2014年2月—2016年3月,患者总计48例.在研究过程中,针对4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分析.同时,对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诊断,作为对照进行参考.针对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 ,做出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统计,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的股动脉狭窄>50%病变节段数,糖尿病足患者的小腿动脉狭窄>50%病变节段数,与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部动脉狭窄>50%病变节段数的比较中,磁共振血管造影高于多排螺旋CT明显(P<0.05).另一方面,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与多排螺旋CT诊断,针对股动脉的对比分析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均可以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有效的诊断分析.结论 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中,通过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对患者病情的判定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同时,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可阶段性的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由此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将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孙小宇;李冬克;赫明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以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24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1 h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以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血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还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罗小燕;艾云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以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为主.西药的治疗仅对特定环节起作用,具有局限性,疗效甚微,不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整体调节为主,强调辨证施治,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以痰瘀立论,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作者:姜文龙;李敬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加味芪黄饮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芪黄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6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芪黄饮,1剂/d.观察时间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水平.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对早期糖肾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早期DN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合并高血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目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振动感觉阈值能够有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常在中老年群体中并发,但高血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否有影响,尚不完全明确.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合并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采用大样本量,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TN+T2D)和单独2型糖尿病患者(T2D)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和尿肌酐清除率)和振动感觉阈值进行分析,评估合并高血压对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结果 HTN+T2D患者一般资料和左右下肢振动感觉阈值与T2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高血压或不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赵红侠;张玉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比较优泌乐50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 比较优泌乐50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科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两组均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7 d,实验组用药优泌乐50,对照组用药诺和锐30,治疗期间72 h动态血糖检测,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的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2 hPG(8.4±1.2)mmol/L,对照组治疗后2 hPG(9.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PPGE(2.0±1.0)mmol/L,对照组MPPGE(2.6±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午餐前低血糖发生2次/例,对照组午餐前低血糖发生7次/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优泌乐50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对餐后血糖控制良好,而且能显著减少午餐前低血糖发生率,降低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等相关血糖波动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莉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观察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对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0例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治疗,对照组予以妇科手术疗法.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可通过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建召;李维芝;李鹛;刘容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检测两组果糖胺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结果 观察组静脉1、2、3 h静脉血糖水平,高于对照(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检测效果理想,能预测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马晓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是否知晓及两组患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的知晓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施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使患者更加了解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覃应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通过抗生素阶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住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肺部病灶吸收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和肺部病灶吸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疗效治疗构成比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和用药时间,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有效率.

    作者:李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传统教育护理管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识度、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平均评分为21.08,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7.1%,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评分为29.6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23分,69.23%,24.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08%,而对照组仅为84.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教育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云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防治探讨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异常很常见,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2DM患者血脂异常中混合型多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治疗的基础,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能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后冠脉事件的发病率.

    作者:隋爱玲;赵建国;赵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