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姜文龙;李敬林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痰瘀, 辨证论治, 化痰逐瘀法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以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为主.西药的治疗仅对特定环节起作用,具有局限性,疗效甚微,不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整体调节为主,强调辨证施治,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以痰瘀立论,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于2014年9月——2016年2月期间到该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此研究中,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0名,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实行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受检人员进行检测之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斑块发生率经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总动脉内径以及血管阻力指数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文巧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使用胰岛素降糖、调脂等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对照组治疗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及血脂水平等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个指标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2个指标上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降低尿蛋白,有效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育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3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65例试验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统计临床护理结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9%、98.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81.5%(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学兰;常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躁狂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躁狂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 根据2014年7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40例躁狂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救治组(优质护理)与常规组(一般护理),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情况、血糖控制以及满意度等数值.结果 常规组拒绝饮食率为35%;救治组为10%;并且常规组暴饮暴食率为25%;救治组为5%,救治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患者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分别为(12.83±3.21)、(7.59±1.96)mmol/L;救治组中患者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分别为(9.26±1.04)、(6.23±0.85)mmol/L;救治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组满意度为95%,常规组为70%,救治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狂躁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和优质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这样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能有效控制血糖,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应推广使用范围.

    作者:洪燕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糖尿病患者,中医辩证为肺胃热盛证,口服白虎加人参汤,至患者症状减轻.结果 白虎加人参汤能显著改善消渴病肺胃热盛证患者症状,较单纯使用西药更快缓解患者症状.结论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中医辩证为肺胃热盛证能显著改善症状,更好控制血糖.

    作者:刘德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液体复苏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由门诊收入住院的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7例,进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在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结果 47例患者中,痊愈出院患者4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7%.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有助于患者的痊愈,应当在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及时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

    目的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选时间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患者总计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骨折手术,有效开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能够将患者骨折手术疗效提升,加强护患关系和谐,减少各类不良因素作用.建议在今后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江花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用药情况

    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社区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观察患者管理前和管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用药情况,掌握患者疾病动态信息.结果 社区管理前,空腹血糖监测结果 ≤7.0 mmol/L为37.50%(30例),>7.0 mmol/L为62.50%(50例);社区管理后,空腹血糖监测结果 ≤7.0 mmol/L为81.25%(65例),>7.0 mmol/L为18.75%(1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管理前,餐后2 h血糖平均为(11.38±2.43)mmol/L,与管理后(8.48±0.93)mmol/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能够降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总体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诊的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护理后血糖指标情况(FPG、2 hPG、HbA1c)、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后血糖指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血糖指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都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艾云香;罗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关于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

    该文主要对内分泌代谢疾病进行了概述,并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良好疗效,以期为广大的医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刘雨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是否知晓及两组患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的知晓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施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使患者更加了解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覃应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分析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实施联合麻醉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妊娠期糖尿病采用抽签分组法;分别设为A1组(重比重)、A2组(等比重)以及A3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比3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以及MAP变化.结果 A1组以及A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同T0时血糖浓度进行比较,T1时、T2时以及T4时的血糖浓度显著升高,T3时显著下降(P<0.05);A3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同T0时比较,T2时显著升高,T3时显著降低,同A1组以及A2组进行比较,T1时以及T4时显著降低(P<0.05);3组患者麻醉后2 min,所有患者的MAP(平均动脉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A1组患者下降程度为显著(P<0.05);A3组麻醉后1 min以及20 min,血压波动不明显(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手术中选择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联合麻醉的方法,对患者的血糖水平的稳定有一定的优势,并患者的血压波动小,终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许秀艺;贾俊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分析针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药物治疗和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4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加巴喷丁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睡眠干扰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药物治疗,相较实施卡马西平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减缓患者的疼痛症状剧烈程度,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评估

    目的 讨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方法 与效果评估.方法选取该院发生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患者60例,均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使用传统的急诊救治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系统干预医治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医治的效果实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苏醒时间,空腹血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随访中的治愈,死亡,复发次数上,实验组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的医治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系统干预的医治,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孔祥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以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为主.西药的治疗仅对特定环节起作用,具有局限性,疗效甚微,不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整体调节为主,强调辨证施治,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以痰瘀立论,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作者:姜文龙;李敬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加味芪黄饮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芪黄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6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芪黄饮,1剂/d.观察时间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水平.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对早期糖肾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早期DN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的价值观察

    目的 探察超声心动图在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该院同一时期接收的40例妊娠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胎儿的心脏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胎儿的左右心室的收缩、舒张末期内径(RVDs、RVDd)、LVWT、RVWT、IVSs、LVEF、LVFS以及RVFS等测量值均大于对照组的测量值,实验组胎儿心室的二尖瓣及三尖瓣的E峰与A峰的速度比值(E/AMV、E/AT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的临床评价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邬彩虹;任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比较优泌乐50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 比较优泌乐50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科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两组均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7 d,实验组用药优泌乐50,对照组用药诺和锐30,治疗期间72 h动态血糖检测,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的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2 hPG(8.4±1.2)mmol/L,对照组治疗后2 hPG(9.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PPGE(2.0±1.0)mmol/L,对照组MPPGE(2.6±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午餐前低血糖发生2次/例,对照组午餐前低血糖发生7次/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优泌乐50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对餐后血糖控制良好,而且能显著减少午餐前低血糖发生率,降低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等相关血糖波动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莉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 该文就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该研究的纳入时间选择该院自2014年4月—2016年5月,且共选择患儿10例,所有患儿均被证实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后均接受抢救,与此同时配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后对该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经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且所有患儿全部出院.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疗效确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作者:赵万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浅析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其神经传导功能所受的影响.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2—8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病变基础治疗,治疗组接受基础治疗外,还是用了针灸治疗.经过治疗,对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针灸干预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宋聪琳;薛宏伟;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