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较优泌乐50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马莉英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优泌乐50, 诺和锐30, 血糖波动
摘要:目的 比较优泌乐50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科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两组均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7 d,实验组用药优泌乐50,对照组用药诺和锐30,治疗期间72 h动态血糖检测,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的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2 hPG(8.4±1.2)mmol/L,对照组治疗后2 hPG(9.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PPGE(2.0±1.0)mmol/L,对照组MPPGE(2.6±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午餐前低血糖发生2次/例,对照组午餐前低血糖发生7次/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优泌乐50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对餐后血糖控制良好,而且能显著减少午餐前低血糖发生率,降低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等相关血糖波动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 研究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6年8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以严格的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只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均治疗8周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52.38%)比较,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14.28%)明显更低;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0%)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临床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邱荣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儿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该社区范围内的308例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同时将GDM阳性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进行系统管理,乙组不进行任何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产儿情况.结果 308例孕妇共筛查出64例GDM阳性患者,检出率为20.8%;甲组32例孕妇中,2例羊水过多,4例高血压,3例胎膜早破,12例剖宫产;乙组32例孕妇中,8例羊水过多,11例高血压,10例胎膜早破,20例剖宫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周以下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2572.9±80.1)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2594.3±85.2)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38周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2992.5±106.2)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3023.8±119.3)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40周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3668.1±226.2)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4042.4±307.5)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周以上的孕妇中甲组新生儿体重(3812.7±301.7)g和乙组新生儿体重(4479.4±405.8)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儿有积极影响,尤其对34周以上孕妇影响重大.实施孕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筛查工作,从而起到降低妊娠糖尿病发生,并对高危孕产妇予以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国海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研究

    目的 探究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中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俊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与娠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实行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正常妊娠产妇作为A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B组,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妇作为C组,B组与C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妊娠不良反应结局、治疗效果以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与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血糖、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C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均具有一定效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增加产妇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但是二甲双胍可以提升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沙建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关于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

    该文主要对内分泌代谢疾病进行了概述,并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良好疗效,以期为广大的医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刘雨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的综合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邢艳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肺结核治疗方法,其中,研究组运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对照组则运用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血糖水平、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强化降糖治疗能够够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益于血糖指标的控制及痰菌转阴率的提高,值得应用.

    作者:孙丽娜;孙京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

    目的 评价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选社区糖尿病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奇数90例入选对照组,偶数94例入选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社区疾病管理,对照组采用新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组内对比干预HbAlc、FBG、2 hFBG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定期血糖检测、定期血压检测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依从性.

    作者:石爱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评估

    目的 讨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方法 与效果评估.方法选取该院发生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患者60例,均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使用传统的急诊救治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系统干预医治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医治的效果实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苏醒时间,空腹血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随访中的治愈,死亡,复发次数上,实验组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的医治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系统干预的医治,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孔祥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健康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对糖尿病深度认知率占40.00%,研究组深度认知率占66.67%,研究组的深度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9.98±1.25)分,总体健康水平评分(50.01±7.41)分,社会功能评分(88.65±3.5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同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控制的满意度得到提高,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田占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西格列汀组与瑞格列奈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西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9.2%,瑞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为86.5%,西格列汀组略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格列汀组的2 hPG水平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4%,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5%,西格列汀组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相当,西格列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海静;孙海燕;刘红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该医院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各项指标,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肌酐、尿微量蛋白等均出现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值、尿微量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强化危险因素防治,对控制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唐涵锋;赖慈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意选择160例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对照组采用旧标准诊断,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妊娠糖尿病检出率为16.3%,对照组的检出率为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靳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12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服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和穴位贴敷,两组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记录临床综合效果、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综合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于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西医单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于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及分析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分析其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方法 该院内分泌科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其中糖尿病无肾病组65例、糖尿病肾病组131例;另选取健康人员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人群血清Hcy、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水平及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无肾病组血清Hcy水平及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相关,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柏琳;张云霞;国春玲;杨庆春;张金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用药情况

    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社区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观察患者管理前和管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用药情况,掌握患者疾病动态信息.结果 社区管理前,空腹血糖监测结果 ≤7.0 mmol/L为37.50%(30例),>7.0 mmol/L为62.50%(50例);社区管理后,空腹血糖监测结果 ≤7.0 mmol/L为81.25%(65例),>7.0 mmol/L为18.75%(1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管理前,餐后2 h血糖平均为(11.38±2.43)mmol/L,与管理后(8.48±0.93)mmol/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能够降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总体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研究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64排C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64排CT检查,对照组给予数字减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 扫描时间以及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扫描时间(4.10±0.90)s与对照组的扫描时间(8.00±1.00)s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敏感性(95.00%)、 特异性(97.51%)、 准确性(95.00%)以及图像质量等级评分(4.83±0.70)分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等级评分(2.50±0.60)分以及敏感性(67.50%)、特异性(72.50%)、准确性(70.00%)相比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64排CT可更加准确地作出判断,改善其图像质量,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永红;赖发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阿法骨化醇对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VitD)缺乏的比例及补充阿法骨化醇对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150例检测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将25(OH)D水平不足及缺乏的114例作为治疗组,抽取未检测25(OH)D水平的新诊断T2DM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额外添加阿法骨化醇0.25μg,1次/d,口服.治疗3个月时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6个月时再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空腹胰岛素(FINS)、血钙(Ca2+)、血磷(P)水平,通过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并与基线情况比较.结果 新诊断T2DM患者维生素D不正常的比例达76%(VitD不足24.7%,VitD缺乏51.3%).观察3个月时,治疗组2 hPG和HhA1c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6个月时,2 hPG、HhA1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OMA-β指数较基线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Ca2+、血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诊断T2DM人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达76%,小剂量补充阿法骨化醇,可改善新诊断T2DM人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助于血糖控制,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刘红丽;施秉银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的价值观察

    目的 探察超声心动图在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该院同一时期接收的40例妊娠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胎儿的心脏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胎儿的左右心室的收缩、舒张末期内径(RVDs、RVDd)、LVWT、RVWT、IVSs、LVEF、LVFS以及RVFS等测量值均大于对照组的测量值,实验组胎儿心室的二尖瓣及三尖瓣的E峰与A峰的速度比值(E/AMV、E/AT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糖尿病妊娠胎儿心脏功能的临床评价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邬彩虹;任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ICU收治的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支持与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血糖控制目标为9.0~11.9 mmol/L,研究组以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目标为4.4~6.1 mmol/L.结果 研究组胰岛素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多器官功能衰竭、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44%、2.22%、2.22%,均低于对照组17.78%、17.78%、17.78%(P<0.05).研究组低血糖的发生率17.78%,高于对照组4.44%(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ICU无糖尿病史高血糖危重病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保证预后效果,但其所致的低血糖问题,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龙碧;董涛;王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