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研究

王俊清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糖尿病, 特点, 治疗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中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教育干预对社区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社区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社区门诊接待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针对糖尿病足简单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规范健康教育对象、方法 、内容,强调认知-行为宣教、原发病的管理、定期复查,随访6个月,评价干预成果.结果 6个月后,组内对比观察组腓总神经MCV、SCV分别为(48.3±2.2)、(45.9±2.0)m/s,尺神经MCV、SCV分别为(57.8±4.0)、(53.4±1.6)m/s,高于治疗前(42.1±3.7)、(42.8±2.8)、(50.2±4.5)、(45.5±2.3)m/s,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42.6±2.6)、(50.5±3.2)、(41.7±1.4)、(45.8±2.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部检查落实率、鞋袜更换落实率、定期复查率分别为86%、90、68%高于对照组26%、22%、24%,观察组足部损伤发生率、糖尿病足发生率、足部溃疡发生率分别为2%、0%、0%低于对照组12%、16%、6%,观察组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与感觉缺失发生率8%、20%、22%低于对照组26%、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教育干预提升社区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糖尿病足管理水平,降低了糖尿病足发生率.

    作者:李柏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该院并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09例,依据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特点,心绞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于入选的10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病变复杂,患者心衰,再次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弥漫,发生率高,心衰,再次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愈后差.

    作者:刘胜男;戴文俊;孙晓珍;侯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 比较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 hP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8.33%,较对照组29.17%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更具有优势.

    作者:肖国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中共有115例气虚病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兼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 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

    目的 评价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选社区糖尿病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奇数90例入选对照组,偶数94例入选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社区疾病管理,对照组采用新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组内对比干预HbAlc、FBG、2 hFBG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定期血糖检测、定期血压检测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依从性.

    作者:石爱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于2014年9月——2016年2月期间到该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此研究中,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0名,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实行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受检人员进行检测之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斑块发生率经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总动脉内径以及血管阻力指数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文巧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持续性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57例设为对照组,将行持续性护理质量控制的67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压疮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住院糖尿病患者行持续性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华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等干预和常规抗结核强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效果、达到理想标准时间及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水平和达到理想标准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较为理想,且有助于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魏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研究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64排C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64排CT检查,对照组给予数字减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 扫描时间以及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扫描时间(4.10±0.90)s与对照组的扫描时间(8.00±1.00)s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敏感性(95.00%)、 特异性(97.51%)、 准确性(95.00%)以及图像质量等级评分(4.83±0.70)分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等级评分(2.50±0.60)分以及敏感性(67.50%)、特异性(72.50%)、准确性(70.00%)相比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64排CT可更加准确地作出判断,改善其图像质量,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永红;赖发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社区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社区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该社区8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教育,研究组患者给予家庭、社区、医院联合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血脂、血糖等变化.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均得到改善,对比健康教育前,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医院、家庭、社区联合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良好控制血液生化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 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内科住院部接诊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合并脑血管疾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95例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65例,抽取静脉血进行FBG和2 hPBG检测,统计血糖控制达标率,同时参照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一般方法,调查患者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吸烟史.结果 观察组FBG及2 hPBG控指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饮食控制较差,偏好高糖高血脂饮食,运动频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均有吸烟史,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控指情况不理想,不良生活习惯是危险因素,需要引起患者自身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佳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 研讨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影响.方法 将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左心衰)住院患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等口服药物治疗.将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左心衰)住院患者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治疗周期20 d,治疗前及治疗后做超声检测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左心室前后径)数值,做心电图观察心肌缺血的改善程度.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LVEF均<40.0%,属收缩型心衰;LV值男性均>55 mm,女性均>50 mm.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能明显缓解左心室心力衰竭症状,反应左心功能的LVEF有明显改善,反应左心形态的LV有一定修复作用.

    作者:焦传军;杨海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主要对胰岛素增敏剂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该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6例,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两组,其中2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28例作为对照组,以戊酸雌二醇片、妈富隆、枸椽氯米芬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而对观察组患者则施以除此之外的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然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来看,对照组达到71.43%,而观察组则达到了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各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水平均要低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来说,采取常规治疗联合胰岛素增敏剂的治疗方案能够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可大力推广此种疗法.

    作者:相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12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服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和穴位贴敷,两组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记录临床综合效果、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综合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于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西医单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于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n=40)与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n=40),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糖及TG、TC、HDL-C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疗效显著,可显著减低血脂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金艺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终点事件急诊分布及其救治策略

    目的 研究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终点事件急诊分布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救治策略.方法 从2014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患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患入院的年份进行分组.其中从2014年4月—2015年3月入院的病患为组1,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院的病患为组2.对两组病患的诊断资料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终点事件的种数以及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并对各项终点事件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结果经过回顾对比发现,两组病患中出现脑血管疾病所占的比率为23.5%,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比率为21.5%,出现心血管病的比率为20.3%,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比率为18.7%,出现糖尿病足的比率为16.0%.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终点事件的急诊分布情况中,所占比率大的是脑血管疾病,其次是肾功能不全,接着是心血管病,剩下的是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在临床的治疗中要根据病患呈现的不同终点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许家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胱抑素高低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结果 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的心力衰竭患者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可以通过血清胱抑素C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作者:姜巍娇;焦凯;李春峰;张红岩;孙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防治探讨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异常很常见,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2DM患者血脂异常中混合型多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治疗的基础,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能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后冠脉事件的发病率.

    作者:隋爱玲;赵建国;赵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股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股动脉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颈动脉及股动脉进行检查,分析其内膜-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管腔狭窄情况.结果 ①109例患者中,颈动脉IMT增厚68例(62.4%),股动脉IMT增厚53例(48.6%),颈动脉IM T增厚的发生率高于股动脉(P<0.05);②35例(32.1%)患者颈动脉有斑块形成,而股动脉斑块形成的50例(45.9%),股动脉斑块的发生率高于颈动脉(P<0.05);③颈动脉与股动脉发生狭窄的患者分别是13例和11例,两者狭窄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正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动脉的损伤程度,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作者:尹海辉;冼晓菊;曹衡玉;孟莉娟;欧阳征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97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将医疗感染性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目的 保持住院环境整洁舒适,减少医院感染.方法 将住院的9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纸盒回收棉签,给予常规血糖监测、胰岛素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血糖监测、胰岛素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医疗感染性废物分类投放和其危害知识的宣教,并在床边放置医疗垃圾专用盒,盒里放置黄色垃圾袋.分别于每日7:00,14:00检查患者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投放情况,比较两组被污染棉签投放的正确率.结果 两组不同时段被污染棉签规范投放正确率比较,干预组的正确率为80.35%,对照组的正确率为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患者医疗感染性废物分类投放健康教育,床边放置医疗感染性废物专用盒,能提高患者垃圾分类投放的正确率,提高患者的住院环境安全.

    作者:夏云芳;徐晶晶;谢黎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