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际涛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与健康人群的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结论。结果两组患者尿糖含量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糖阳性检出率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来诊断是否出现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曹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1例糖尿病患者,通过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其日常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同时将护理效果与去年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服药依从性、日常饮食状况,对病情的认识等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且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去年同期。结论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能为患者带去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水平,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全面的保障,护理管理工作效果极为优良。
作者:张怀华;王桂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9例治疗时应用格列硅酮,实验组39例治疗时应用格列美脲。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BG、HbAlc、2 hBG改善情况较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血糖控制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球囊成形术后高灌注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球囊成形术后高灌注并发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围手术期护理,但观察组另行术后人性化的对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的平均高灌注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平均高灌注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灌注并发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和人性化对症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石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收治入院的15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依照患者住院后随机抽样的原则将其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单纯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泌尿系感染患者中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与导致不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比观察组疗效好,对比两组患者危险率,观察组36.7%明显高于对照组17.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P<0.05。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危险因素高,治疗效果没有对照组好,针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当积极预防感染,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应当降血糖、抗感染双向治疗,尽可能预防肾病的发生。
作者:韩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比较结果。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4月所医治糖尿病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分成两组,即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每组1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重型者高于中青年组(79.3%v48.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伴发症发生率优于中青年组,其中,伴发症为TG升高、TC、GPT、肥胖,脂肪肝等,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肾病、高血压、脑卒中、肺部感染等,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格外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提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肿瘤出现低血糖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65例糖尿病合并肿瘤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余下患者未再发生低血糖反应;对照组5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余下27例患者有6例再次发生低血糖反应(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肿瘤发生低血糖患者需加强护理干预,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该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治疗的10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实验组病人则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恢复效率及满意度,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病情好转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王秀霞;关萍;范玉荣;张琦;黄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结果治疗结果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比较,实验组ST段上升(0.098±0.073)mV,T波改变(0.124±0.045)mV;对照组ST段上升(0.063±0.057)mV,T波改变(0.068±0.049)mV(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恶心等临床症状,且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晓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该研究从介绍某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的49例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情况入手,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介绍了针对性治疗的治疗方案,介绍了对这49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糖尿病合并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往往病情发展较快,患者的身心压力都很大,这时医护人员要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祁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10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患者3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3.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症状改善的好,病情恢复的快,临床护理意义积极。
作者:王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专科门诊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与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该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给予专科门诊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与护理前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各维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专科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生活方式得到改善。
作者:董桂芬;聂金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双丹明目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双丹明目胶囊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双丹明目胶囊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有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妊娠糖尿病危害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并可出现相应并发症,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甚或出现流产、早产、死胎和畸形儿等。所以,在妊娠期应加强孕妇监测,及早发现和诊断妊娠糖尿病孕妇,及早采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方法,必要时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酮症酸中毒)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并积极加强孕期母儿监护,根据孕妇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做好分娩期和产后处理,保证母儿健康。
作者:史帅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39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孕妇患妊高症、感染,新生儿出现早产、巨大儿和窒息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很好的降低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范秋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3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硫辛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临床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具有极强的效果,安全性能较高,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护理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该院接受治疗患者80例,对其开展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后总体有效率为96.25%。在停止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得知复发率为6.25%。结论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着重注意控制血糖水平,注意日常清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刘翠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由于遗传、精神、微生物及毒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自由基毒素等原因致使胰岛素抵抗和功能减退,从而引发人体蛋白质、葡萄糖、电解质、脂肪以及水等一系列物质的代谢异常。不仅如此糖尿病如不及时加以检测和治疗会引发肾、眼、足部等多处部位的并发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慢性疾病。准确的血糖检验分析、提早的介入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翠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妊娠期糖尿病可影响母儿的身心健康,临床实践中诊断应依据《妊娠期糖尿病诊断》(WS331-2011);应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通过做好产前检查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对饮食与运动疗法仍不能控制血糖时合理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等措施,做到早诊断,早发现和早治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保证母体和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维持孕妇体质量的合理增长,利用可能的手段平稳控制血糖,达到满意妊娠结局。
作者:邱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72例患者的年龄均在45岁以上,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及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多见于老年人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络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