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价值分析

吕艳利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阿托伐他汀钙, 西洛他唑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疗效。方法将44例P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两组均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和西洛他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WV显著低于对照组,TBI、ABI及SC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LDL-C、ALT、AST、TG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PAD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改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兰华;郑红宁;赵映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三花接骨散治疗糖尿病合并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三花接骨散治疗糖尿病合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和20例非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将其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都采用三花接骨散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BGP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1.13±6.62)周,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1.44±13.41)周,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采用三花接骨散开展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但是由于该次研究中病例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考证。

    作者:张洪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如何在术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护理,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32例在该院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其实施有效护理,以使患者内瘘能够在短时间内成熟,同时降低其感染及栓塞等情况的出现。结果32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服务,其内瘘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成熟并投入使用,没有出现栓塞等并发症情况的产生。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使内瘘在较短时间内成熟并投入使用,同时还能极大的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在疾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卢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监护患者共108例所生的巨大儿与非巨大儿进行对比;以产妇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以及股骨长等数据为依据,结合胎儿腹围超声测量值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结果对巨大儿组39例,非巨大儿组69例进行比较后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14%~46%之间;腹围直和新生儿的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胎儿腹围≥35 cm为测量标准,可以准确判断85%左右胎儿是否为巨大儿;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想准确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必须综合使用超声测量法完成实际测量工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王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的循证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的循证进行分析,寻找较为良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计算机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以此来对该院于2013年7月—2014年2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就目前状况来看,并没有治疗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的诊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与其他种类的糖尿病存在一致性的治疗目标。其中糖尿病中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某些分歧,其中强化胰岛素极易加大了胰腺癌的发病并,然而二甲双胍的出现则减少此种现象的发生。结论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患者依赖血糖的检测,以免产生低血糖现象,与此同时,需要对早期胰腺肿瘤进行检测。

    作者:吕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降脂等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后,观察组的血糖与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行为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中医症候分级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长期开展应用。

    作者:胡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2例益气活血化痰法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资料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同期再选择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作为治疗组,在西医对症基础上联用中医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护理研究现状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护理研究现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和高血脂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血糖和血脂达标率分别为90.0%、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对促进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糖、血脂达标率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侯坤丽;刘颖;侯兰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尿转铁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 TRF)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正常人组及糖尿病组,留取晨新鲜尿测定对比尿微量白蛋白(UAER)及转铁蛋白(TRF)。结果糖尿病病人中蛋白尿组和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转铁蛋白升高者分别为100%、26.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

    作者:林创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评价湿毒清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湿毒清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病症处涂尿素霜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氯丙嗪,观察组患者口服湿毒清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瘙痒的频率、瘙痒程度和瘙痒持续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毒清胶囊在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方面具有减少瘙痒情况,降低瘙痒频率,安全性能高的特点,极具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毕俊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预防及护理,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控制病情。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以及告知其如何预防糖尿病。结果通过预防和护理,患者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比例下降。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行护理和预防措施能有助病情复发和加重。

    作者:郭静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糖尿病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13例,不满意12例,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23例,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清爱;花长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研究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接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人员,按随机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临床干预结果显示,经相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均发生明显性变化,干预组患者变化程度和常规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尹胜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超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彩超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的30例体检健康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血管闭塞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踝肱指数低于对照组,且<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彩检出率较高,彩超能帮助临床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病变情况,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彩超检查还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

    作者:刘晓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52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52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方案与效率。方法该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04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在对所有病例临床指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52例实验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52例研究对象则接受中药治疗方案,观察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有效率达96.15%,而对照组有效率达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人中药治疗,具有较高可行性,建议推广。

    作者:董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住院的69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9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共检出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0株,占65.21%;革兰阳性菌25株,占27.17%;真菌7株,占7.61%。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40%~7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0%,对红霉素耐药率达85.5%。结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开展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对于提高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诊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建丽;赵新英;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遵医行为、血压和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后的饮食等各项遵医行为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血压、血糖情况均比护理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发生率,而且可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史晓红;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ICU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糖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治疗,将随机血糖控制在6.5~8.5 mmol/L之间,对并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组将随机血糖控制在8.5~11.5 mmmol/L之间,也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高血糖,将血糖调控在目标范围内,可以减少高危患者在ICU的治疗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雷桂玉;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82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

    目的:重点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41例观察组糖尿病干预治疗,41例对照组未接受干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达24.39%。观察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至29.27%。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的健康安全。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A、B组各29例。 B组予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予人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健康教育、运动指导。比较组间血糖指标变化。结果 A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明显改善。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