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效果的临床探讨

孙超

关键词:糖尿病, 阑尾炎, 老年患者,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在该院经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其中,42例(80.77%)患者按期痊愈;5例(9.62%)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的抗感染和解痉、祛痰等对症治疗症状好转痊愈;4例(7.69%)患者发生切口轻度感染,经过积极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痊愈;1例(1.92%)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痊愈。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临床特点独特,阑尾炎穿孔和坏疽率较高,应做到疾病的三早预防,加强围术期合理处理,改善临床疗效,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刍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该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对象,并与作为对照组的49名健康人群同时进行双下肢动脉的彩超检查。对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的血管管径狭窄、管腔闭塞以及血流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下肢动脉血管的管径狭窄和管腔闭塞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在血流量情况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彩超诊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动脉管径、管腔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相关性

    目的:对2型糖尿病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与并发症发生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观察。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侧颈总动脉主干、分叉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值与斑块发生率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发展具有一致性,能够直接显示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内膜,对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该院急诊内科治疗的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中严格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的变化、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制定了整体急诊护理措施,分析护理重点,观察护理12 h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非常满意23例,满意10例,一般4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37%。结论经过系统周密的急诊护理,能够增进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配合度,解除心理包袱,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鄢洪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分析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检测结果,并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的检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血清CRP检测有利于对患者预后做出有效预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伊新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探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为研究对象,对其并发症进行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此次研究中共发现2例脑血管痉挛、3例应激性胃溃疡、3例肺部感染以及2例穿刺点局部出血。所有患者均通过有针对性护理后转好出院。结论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视、观察,通常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冯连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通过手术方案为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病人实施治疗的方式及实际作用。方法在该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糖尿病病人中抽出30例并发阑尾炎的病人。遵循病人的意愿,把要求接受常规手术方案的病人归纳到对照组,其他15例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分到实验组,收集不同组别糖尿病病人在手术阶段的失血量、创口受细菌感染的概率等数据。结果从不同组别病人在手术过程的失血情况、创口受细菌感染的情况以及留医时间看,实验组的情况皆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由于罹患糖尿病的病人体质衰弱,所以应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方案帮助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实施治疗,从而达到防控细菌感染以及治愈阑尾炎病症的效用。

    作者:于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2型糖尿病胆结石手术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在术中、术后的血糖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对一”全程助产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了解糖尿病产妇接受“一对一冶全程助产对其分娩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应用“一对一冶全程助产护理干预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新生儿健康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冶全程助产护理干预对于孕妇在孕期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愉快心情有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重点探索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1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1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药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恢复,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的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状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观察组的并发症状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达到6.67%。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并发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来说,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48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48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间诊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快速血糖检查后紧急处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率为60.42%,对照组患者的住院率为89.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来讲,应该立即进行快速血糖检查,以区别脑血管意外,制定正确的急救措施,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绍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防治研究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其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共同存在的关系。其病在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威胁时,也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选用有效、符合患者病情需要的治疗方式,才是治疗的关键,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疫情。该文将会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希望为防治提供,以期在今后的防治工作起到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春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的护理探讨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35例糖尿病合并褥疮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行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摄入、强化基础护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褥疮分期进行褥疮护理。结果通过对35例糖尿病合并褥疮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患者血糖控制平稳,褥疮位置肉芽组织恢复良好。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褥疮的概率较高,有效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摄入,并根据褥疮分期实施对症护理,可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作者:王芝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讨论应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危重症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案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并通过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结果全部的糖尿病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其中有30例患者痊愈,有18例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7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有5例患者获得无效,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豫。结论对于糖尿病危重症患者来说,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翠英;黄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73依1.43)mmol/L,餐后2 h血糖为(6.11依1.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12依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楚世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应用糖尿病健康素养评估表对200例患者进行健康素养评估,并同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健康素养缺乏者86例,占比43.0%,健康素养临界者74例,占比37.0%,健康素养充足者40例,占比20.0%;健康素养缺乏者平均空腹血糖为(8.4依2.6)mmol/L,临界者为(7.7依1.9)mmol/L,充足者为(6.8依1.3)mmol/L,三者平均空腹血糖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影响了血糖的控制,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亚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安全

    目的:探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间该院9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该组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的方法分成3组各31例,即A组、B组及C组,A组采用厄贝沙坦实施治疗,B组采用氨氯地平实施治疗,C组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实施治疗,对比3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与治疗前对比,3组患者血压皆有所下降,C组更为明显(P<0.05),但是C组血糖指标的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的下降情况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皆明显比A、B两组好(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明显比单独用药的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析0级糖尿病足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118例符合标准的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84.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促进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肌注甲钴胺、维生素B1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非常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兴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妊娠患者55例(对照组),采取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病例组进行糖尿病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产妇及围产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及围产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与合理控制,以此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