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琳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降糖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后进行依从性评判及血糖水平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依从性比之前都有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患者依从性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之前都有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认知治疗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会阴无保护技术在低危妊娠糖尿病孕妇正常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该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210例头位、单胎、正常分娩的低危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划分为应用会阴无保护技术组(观察组)和常规会阴保护法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即时血糖及母婴观察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即时血糖为6.27~8.61mmol/L,对照组为9.3~11.5mmol/L,观察组波动比对照组小;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的时间和新生儿窒息对比上,P>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产妇会阴切开及裂伤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会阴无保护技术能减少低危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会阴切开率,对患者的血糖波动影响较小,且伤口拆线时间短,不影响新生儿体质,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田丽;王燕;陈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卡马西平和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卡马西平和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作的次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宋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使用意愿的多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以便于了解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意愿,分析影响其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统计该院符合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泵适应症的患者74例,选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意愿进行统计。调查所设置的因素其中包括胰岛素价格昂贵、使用胰岛素泵会出现感染现象等其他的影响因素。结果74例患者调查得出,糖尿病胰岛素泵的接受率达到68.9%,并且通过该研究得出患者年龄和收入状况与使用胰岛素泵的意愿之间呈正相关,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依从性会受到年龄和收入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方式,糖尿病患者更愿意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泵具有较高的接受度,该研究为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对于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有使用胰岛素泵适应证的患者,护士可以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以便于逐渐的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认识,提升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意愿。
作者:孙丽娟;张晓梅;杨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措施和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7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并发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综合护理,能够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促使妊娠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痊愈的有20例,病情出现好转的有9例,其余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终死亡。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配合科学体育锻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以及对其护理的价值研究。方法该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通过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调查,并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分析后发现,9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存在抑郁表现,其发生率为22.22%。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使患者的自我<束能力加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病患者进行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预防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血液病合并糖尿病患者24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显效的有5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4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6.67豫;观察组患者显效的有8例,有效的有4例,无效的有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豫。在感染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5例发生感染,感染的几率为41.67豫,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的几率为8.33豫,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有极强的临床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重点探索群组管理应用于街道社区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3月10日-2014年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街道社区糖尿病患者,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应用于15例对照组,群组看病管理应用于1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之后,街道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干预之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的满意度较低,仅可达到73.33%。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3.33%。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糖水平、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应用于街道社区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李凤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分析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检测结果,并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的检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血清CRP检测有利于对患者预后做出有效预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伊新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针对糖尿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选取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20例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在患者与家属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采取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选择常规式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产生的效果,进而评价临床路径的护理价值。结果针对糖尿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有助于维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针对糖尿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整体的满意度普遍提升,有助于和谐稳定护患双方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普及应用。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间该院9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该组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的方法分成3组各31例,即A组、B组及C组,A组采用厄贝沙坦实施治疗,B组采用氨氯地平实施治疗,C组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实施治疗,对比3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与治疗前对比,3组患者血压皆有所下降,C组更为明显(P<0.05),但是C组血糖指标的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的下降情况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皆明显比A、B两组好(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明显比单独用药的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两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欣;李蔚勃;冯静;陆敏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中各项生化指标对其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招募56名健康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对比分析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各项生化指标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联合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准确把握糖尿病肾病各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查效果更优。
作者:王晓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亚临床甲减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病例组,100名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并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11%,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者80例,发生率为3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4.3%(9/208)、10.6%(22/208)、6.3%(13/208)和17.3%(36/208);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3.5%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亚甲减多17.3%;且女性26.0%明显高于男性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甲减或亚甲减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亚甲减较为常见,受患者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影响,加强对糖尿病患者中亚甲减的筛查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DM)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将导致多种器官的的损害,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尤为重要。该文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及意义作了进一步的简要概述,以增强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由继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就诊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57例,给予专项的术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术后的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围手术期状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专项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董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人们在饮食上没有过多的注意,因此,许多人换上了糖尿病。为了使糖尿病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上多多注意,从而减少发病,下面将简单介绍糖尿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作者:王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我国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是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其常见的表现为溃疡,并且在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还可能会截肢甚至是死亡。血管成形术具有致残率低、病死率低以及创伤小等优点,现阶段已经成为指标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重要技术手段,下面便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例,对他们采取了传统治疗加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其溃疡愈合的速度较快,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常用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