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王晓洪

关键词:生化检测,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中各项生化指标对其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招募56名健康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对比分析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各项生化指标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联合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准确把握糖尿病肾病各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查效果更优。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高血糖以及HbAlc水平都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以后,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共同治疗,可以使病人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盛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肌注甲钴胺、维生素B1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非常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兴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病情特点之后对其进行护理。结果通过护理,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结论在充分了解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护理,能够有助于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人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对其进行糖尿病控制及手术治疗,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6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优良率为79.69%;其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5例(7.81%),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且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对老年人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者,先进行良好的血糖控制,后联合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分析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检测结果,并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的检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血清CRP检测有利于对患者预后做出有效预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伊新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胰腺癌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胰腺癌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为胰腺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98例糖尿病和96例胰腺癌患者的病情特点,研究胰腺癌与糖尿病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T2DM患者胰腺癌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且发生胰腺癌后,糖尿病并无明显加重。结论糖尿病可能是是胰腺癌的病因之一,对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定期对腹部做B超检查,以增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马尊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应用糖尿病健康素养评估表对200例患者进行健康素养评估,并同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健康素养缺乏者86例,占比43.0%,健康素养临界者74例,占比37.0%,健康素养充足者40例,占比20.0%;健康素养缺乏者平均空腹血糖为(8.4依2.6)mmol/L,临界者为(7.7依1.9)mmol/L,充足者为(6.8依1.3)mmol/L,三者平均空腹血糖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影响了血糖的控制,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亚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血清酶检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1、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清酶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26例、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及非糖尿病患者50例,总共192例病患,将其分别作为1型组、2型组及对照组。对3组病患的血糖值(GLU)、血清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HDL-C)及(LDL-C)、载脂蛋白A (ApoA)、B (ApoB)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将1型组病患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表明,1型组病患的GLU、BUN、LDL-C、ALT、ApoB指标值较高,而HDL-C、ApoA值较低(P<0.05)。将2型组与对照组对比,其 GLU、BUN、LDL-C、TG、ALT、AST及ApoB较高,HDL-C、ApoA值较低(P<0.05)。将两种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表明,1型组病患的GLU、BUN、HDL-C指标值略高于2型组(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要高于2型病患,而两种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表现出异常状况,2型病患出现冠心病的风险要略高于1型病患。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着重关注脂代谢异常及其脏器受损问题。

    作者:李世亮;张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与亚临床甲减发生率关系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亚临床甲减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病例组,100名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并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11%,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者80例,发生率为3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4.3%(9/208)、10.6%(22/208)、6.3%(13/208)和17.3%(36/208);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3.5%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亚甲减多17.3%;且女性26.0%明显高于男性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甲减或亚甲减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亚甲减较为常见,受患者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影响,加强对糖尿病患者中亚甲减的筛查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痊愈的有20例,病情出现好转的有9例,其余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终死亡。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配合科学体育锻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用药情况,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180例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方案。结果180例患者的单一药物使用率为47.8%,其中常用的单一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CCB)。两种药物及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率为52.1%,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为主导用药。结论该院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指南。

    作者:杨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后,对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这两组患者的血糖值水平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以及总甲状腺素水平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过后,对照组中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发生了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水平。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中各项生化指标对其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招募56名健康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对比分析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各项生化指标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联合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准确把握糖尿病肾病各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查效果更优。

    作者:王晓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然后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该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HbAlc水平和空腹血糖,使用50g的葡萄糖进行筛查试验(GCT),另外还给予患者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GDM患者的餐后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糖化血红蛋白5.0%为诊断界点,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84.9%。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可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指标,适合长期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景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措施和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7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并发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综合护理,能够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促使妊娠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街道社区糖尿病群组管理实施的可行性

    目的:重点探索群组管理应用于街道社区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3月10日-2014年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街道社区糖尿病患者,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应用于15例对照组,群组看病管理应用于1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之后,街道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干预之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的满意度较低,仅可达到73.33%。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3.33%。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糖水平、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应用于街道社区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李凤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69例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观察围手术期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69例。针对所有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研究有效方法加以围手术期治疗。观察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均成功度过围手术期,未表现出心脑血管意外的情况。患者未表现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62 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3.2依1.9)d。结论针对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针对其围手术期治疗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情况,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终显著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张景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该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确诊,采取血液透析方案治疗。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期3个月内实施常规护理,接受透析治疗3个月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患者在前期阶段与后期阶段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性护理实施后,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中通过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达到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作者:胡倩倩;李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可增加手术和术后的危险性,如何预防糖尿病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并发症的发生,是围术期护理重点。术前应做好饮食、心理护理和活动指导等基础护理,进行血糖监测与药物应用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做好饮食护理、血糖和胰岛素监测护理、感染的预防性和临床护理、药物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安全,顺利渡过手术期,获得较为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韩莹波;王莹莹;郭旭;李金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析0级糖尿病足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118例符合标准的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84.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促进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