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用药物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王欣;李蔚勃;冯静;陆敏灵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α-硫辛酸
摘要: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两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

    在我国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是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其常见的表现为溃疡,并且在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还可能会截肢甚至是死亡。血管成形术具有致残率低、病死率低以及创伤小等优点,现阶段已经成为指标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重要技术手段,下面便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例,对他们采取了传统治疗加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其溃疡愈合的速度较快,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常用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的护理探讨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35例糖尿病合并褥疮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行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摄入、强化基础护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褥疮分期进行褥疮护理。结果通过对35例糖尿病合并褥疮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患者血糖控制平稳,褥疮位置肉芽组织恢复良好。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褥疮的概率较高,有效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摄入,并根据褥疮分期实施对症护理,可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作者:王芝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合并糖尿病对患者受孕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宫外孕合并糖尿病之后对患者受孕率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血糖、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等,并通过随访对比分析两组输卵管再通率及受孕率。结果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为91.4%,宫内妊娠率为79.2%,宫外孕再发率为4.9%;对照组输卵管畅通率为68.6%,宫内妊娠率为48.5%,宫外孕再发率为7.8%。观察组血糖波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宫外孕合并糖尿病中有显著的疗效,对患者血糖水平影响小,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与宫内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陈钊;田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40例2型糖尿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2型糖尿病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65例,出血占12.1%,感染占12.9%,腹腔积液占2.9%,液体或尿外渗占5.7%,胸膜损伤占0.7%,丢失皮肾通道占5.7%,水电解质紊乱占1.4%。结论对2型糖尿病上尿路结石患者采取MPCNL进行治疗,安全有效,还应结合临床继续改进方案,减少并发症。

    作者:闫若东;朴仁京;符丽雪;孙少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身体检查、营养风险指数评分、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评分、生化检查。结果NRI评分低、MUST评分高、低Alb、低PA是HbA1c不达标的危险因素;也是够营养不良为因变量、以HbA1c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HbA1c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密切相关。

    作者:姜连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检查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超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检查效果。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G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巨大胎儿组,对照组为正常胎儿。分别两组患者的个生长数值,并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胎儿在LL的对比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巨大儿的LL明显高于正常胎儿的LL。其次,巨大儿与正常儿进行比较存在差异的有AC和FL。结论超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生长情况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出来,使得在临床运用中推广。

    作者:王利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应用肾衰合剂与清热解毒灌肠液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肾衰合剂联合清热解毒灌肠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肾衰合剂,治疗组给予肾衰合剂联合清热解毒灌肠液,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中,肾衰合剂联合清热解读灌肠液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盛晓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通过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找其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设置为A组,同期选取10例糖尿病病人为B组,10例病毒性肝炎病人为C组,对比并分析三种病人病毒感染类型、性别、临床特征以及年龄等信息。结果三组病人在年龄分布及性别分布情况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年龄段主要分布于40~60岁之间。结论四十岁以上的男性肝硬化病例和慢性乙肝病例都容易并发糖尿病,对于这些人群,除了予以糖耐量实验之外,还需予以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李彩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6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水吸收情况及病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为了使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得以有效治愈,该研究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论述,并对护理干预的方法做出了研究。方法对该院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并加强日常护理。结果患者的精神面貌得以改善,不良情绪减少。结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抑郁症减轻,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蔡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2型糖尿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3月10日-2014年3月10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总共有16例,其余14例并未合并糖尿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城市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乡村。合并脂肪肝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并未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合并脂肪肝、城市居民等。结论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作者:徐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在该院经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其中,42例(80.77%)患者按期痊愈;5例(9.62%)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的抗感染和解痉、祛痰等对症治疗症状好转痊愈;4例(7.69%)患者发生切口轻度感染,经过积极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痊愈;1例(1.92%)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痊愈。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临床特点独特,阑尾炎穿孔和坏疽率较高,应做到疾病的三早预防,加强围术期合理处理,改善临床疗效,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作者:孙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该院行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术的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例采用Billroth I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另外25例采用Roux-en-Y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BMI指数变化、餐后血糖变化以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显著(P<0.05);胰岛素功能改善较明显(P<0.05);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式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采用Billroth I式的患者(P<0.05)。结论 Billroth I式和Roux-en-Y式者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Roux-en-Y式效果更显著。

    作者:聂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蛎壳状二期梅毒疹合并糖尿病1例探讨

    目的:探讨蛎壳状二期梅毒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患有蛎壳状二期梅毒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报告。结果患者持续治疗2周之后,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四肢以及躯干上的脓疱有了明显的减少,但未完全消退,需要继续观察治疗。结论梅毒本就是临床上比较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在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情况之后就更加难以治愈,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考虑,有效控制梅毒的同时还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值,并进行定期的观察,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患者的疾病。

    作者:朱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安全性

    目的:分析探讨通过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妇女,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采用中药内外合治进行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使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后,治愈6,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64.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患者中药内外合治效果更为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荣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5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6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归纳总结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对比肝炎合并糖尿病组和肝炎组,发现两组患者多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肝炎合并糖尿病组的为45例,占到总数的69.23%,肝炎组为47(72.31%);对比肝炎合并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发现超过半数的患者患有II型糖尿病,肝炎合并糖尿病组42例,所占比率为64.62%,糖尿病组为44(67.69%)。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易合并II型糖尿病。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应加强对血糖的监控,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发作。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痊愈的有20例,病情出现好转的有9例,其余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终死亡。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配合科学体育锻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2型糖尿病胆结石手术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在术中、术后的血糖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刍议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53例,给予全身整体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及分期辨证论治等临床治疗措施,局部治疗采用中医外治法,给予敷贴、箍围、切开、引流、灌注、湿敷、拖线等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研究纳入的糖尿病足153例患者,痊愈78例,显效19例,有效38例,无效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88.1%,患者的截肢率为61.5%。结论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降低康复的疗程,以及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截肢率。

    作者:刘培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的25例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疗效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血糖治疗及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结果25例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在出院时空腹血糖6.23 mmol/L、尿糖(+)、酮体(-)。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优质全面的护理后,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岳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