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陈钊;田丽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围术期护理的要点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例,均行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在围术期内,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血糖监测,术后观察病情,给予胃管护理,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并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纳入的7例患者均成功开展了手术,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病情均好转,并发症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该院急诊内科治疗的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中严格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的变化、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制定了整体急诊护理措施,分析护理重点,观察护理12 h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非常满意23例,满意10例,一般4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37%。结论经过系统周密的急诊护理,能够增进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配合度,解除心理包袱,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鄢洪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新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评价新诊断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30例妊娠期女性,对其开展75gOGTT试验,根据IADPSG标准实施临床诊断。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3.41%。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工作中应用IADPSG诊断标准能够使存在GDM风险的妊娠女性及时被诊断出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规范化管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率。
作者:刘莉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肛肠病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龄糖尿病合并肛肠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期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形围手术期的全面处理,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处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糖尿病合并肛肠病患者术前准备和监测病情、术中和术后监测体征、术后预防并发症等围手术期全面处理,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兰喜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妊娠患者55例(对照组),采取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病例组进行糖尿病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产妇及围产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及围产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与合理控制,以此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亚莫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收治的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津力达颗粒联合亚莫利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亚莫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94%,而对照组只有76%,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于之前显著降低;而治疗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津力达颗粒联合亚莫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黄俊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低血糖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了解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200例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了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8.0%,经临床分析,认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糖原异生底物不足、糖原合成不足、热量摄入不足等均是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低血糖患者经对症处理后,血糖水平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应充分重视,及时诊疗。
作者:张运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选择30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30例同一时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疾病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住院天数、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先应对患者的术前血糖值进行控制,术前血糖值达到手术标准之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期间要加强对患者血糖值的监测,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值,采用抗生素预防患者伤口的感染,保证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
作者:肖桦;董海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40例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时的血糖安全范围,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与合并症的加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治疗中,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范围,同时对手术、预后、并发症均有着良好的效果,在预防感染、骨不愈合上有着积极作用。结果4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感染,骨愈合情况良好,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将血糖控制在9.0mmol/L以下是较为安全的,在临床治疗中,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安全接受骨科手术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青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细致护理,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效率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找其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设置为A组,同期选取10例糖尿病病人为B组,10例病毒性肝炎病人为C组,对比并分析三种病人病毒感染类型、性别、临床特征以及年龄等信息。结果三组病人在年龄分布及性别分布情况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年龄段主要分布于40~60岁之间。结论四十岁以上的男性肝硬化病例和慢性乙肝病例都容易并发糖尿病,对于这些人群,除了予以糖耐量实验之外,还需予以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李彩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以来该院就诊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相比胰岛素泵能够更好的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可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作者:彭凤芹;王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医学影像改变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性骨关节病患者共60例,60例患者均采用了GE Pioneer DR X线机行X线片检查,足部位置以正斜位拍摄为主,其他位置采用正侧位拍摄。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其中有32例患者日常生活中饮食量多、尿液多、容易感到疲劳、身体素质较差;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脚趾肿胀;7例患者脚趾根部位置出现黑块和坏疽;8例患者较低出现较低溃烂和分泌物;5例患者出现脚背动脉脉搏明显减弱;28例患者下肢出现麻木以及迟钝等问题;12例患者患有糖尿病肾病及蛋白血症。结论临床上在探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医学影像时,可以采用GE Pioneer DR X线机行X线片检查,足部位置以正斜位拍摄为主,其他位置采用正侧位拍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1]。
作者:田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诱导初诊糖尿病患者并且缓解期(蜜月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观察各项指标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该院收诊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通过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施治,观察组34例实施门冬胰岛素用药,评估两组施治后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对比相仿(P>0.05),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在妊娠结局方面,两组均有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出现,但发生率对比相仿(P>0.05)。结论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安全有显著效果,值得加强普及与应用。
作者:任成敏;高收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两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欣;李蔚勃;冯静;陆敏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观察尿毒清联合ARB或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方法上加用ARB或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蛋白尿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在具体的各个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尿毒清颗粒联合ARB或ACEI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蛋白尿情况,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衰竭,缓解患者痛苦,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洪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分析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检测结果,并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的检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血清CRP检测有利于对患者预后做出有效预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伊新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用基础药物治疗,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加用曲美他嗪,观察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经观察统计,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而实验组则为94%,相比较之下,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适应量更少(P<0.05),血糖、血脂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该院研究发现,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能加快-疾病的康复程度,减少新绞痛的发作时间和频率,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应推广使用。
作者:姜国攀;朱崇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身体检查、营养风险指数评分、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评分、生化检查。结果NRI评分低、MUST评分高、低Alb、低PA是HbA1c不达标的危险因素;也是够营养不良为因变量、以HbA1c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HbA1c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密切相关。
作者:姜连发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