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治疗,同时分析其护理干预工作。方法于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选取50例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各组患者2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两年血糖值控制情况以及前后两年间切口感染情况,对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P>0.05)。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完成之后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是影响病人切口是否感染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眼病病人,病情控制、症状影响。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9月期间因眼病就医的28例糖尿病眼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与糖尿病相关的多种眼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常见,在糖尿病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几乎所有的l型糖尿病及60豫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结论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可引起患者眼部多种疾病甚至失明。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尿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尿糖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糖阳性率、尿微量阳性率分别为77.5%、62.5%,对照组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伤,有助于防止肾功能进一步下降以及改善预后;但尿糖、尿微量蛋白的阳性率均在80%以下,说明检测中仍存在一定假阴性,需通过其他观察手段予以确诊。
作者:常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后的患者自我行为与知识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护理门诊接受教育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后,其自我行为与知识的改变情况。结果行个体化教育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其自我管理技能相对教育前显著提高,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相对个体化教育前也有了明显的改观。所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水平。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Hb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糖尿病肾病组为糖尿病肾病患者(20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指标变化。结果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对比对照组均明显上升,血清C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FBG、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Alc与FBG具有正相关性,与C肽未负相关性。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用基础药物治疗,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加用曲美他嗪,观察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经观察统计,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而实验组则为94%,相比较之下,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适应量更少(P<0.05),血糖、血脂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该院研究发现,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能加快-疾病的康复程度,减少新绞痛的发作时间和频率,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应推广使用。
作者:姜国攀;朱崇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包括心理指导、健康宣教、饮食调护与运动锻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40%)与对照组(27.27%)比较相对较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保健能力,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彭尧;史景璐;邓淑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营养指导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科收治的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34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指导,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监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指导措施的实施改善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且降低了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蛎壳状二期梅毒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患有蛎壳状二期梅毒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报告。结果患者持续治疗2周之后,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四肢以及躯干上的脓疱有了明显的减少,但未完全消退,需要继续观察治疗。结论梅毒本就是临床上比较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在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情况之后就更加难以治愈,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考虑,有效控制梅毒的同时还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值,并进行定期的观察,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患者的疾病。
作者:朱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某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某社区管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电话随访干预组与个性化指导干预组,每组各43例,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值,综合评价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效果。结果个性化膳食指导组患者空腹、早餐、中餐、晚餐2h后的血糖分别为(7.69依0.21)mmol/L、(9.73依0.33)mmol/L、(9.82依0.31)mmol/L、(9.68依0.24)mmol/L,均明显低于电话指导组患者的(7.94依0.25)mmol/L、(10.71依0.37)mmol/L、(10.48依0.63)mmol/L、(10.62依0.6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余晓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份接收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血糖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妊娠结局,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苏华;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行截肢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足患者24例,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24例患者经截肢手术治疗及随访记录显示,有20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83.34%。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截肢手术治疗,需根据其足部的感染及坏疽程度进行手术,治愈效率比较明显,并能良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探究与应用。
作者:赵世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不同剂量氨溴索口服液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活动中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21例。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30 mL、20 mL剂量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优越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活动中,30 mL剂量氨溴索口服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其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该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对象,并与作为对照组的49名健康人群同时进行双下肢动脉的彩超检查。对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的血管管径狭窄、管腔闭塞以及血流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下肢动脉血管的管径狭窄和管腔闭塞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在血流量情况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彩超诊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动脉管径、管腔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肌注甲钴胺、维生素B1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非常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兴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对某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选取其中的100例老年人,包括5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与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比两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结果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概率为71.2%,牙列缺损的概率为91.3%,与5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相比发病率较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炎与牙列缺损的发病率较高,需要积极采取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后新生儿喂养与血糖管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给予纯母乳喂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喂婴儿配方奶粉,统计两组新生儿出生24 h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血糖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出生24 h时实验组血糖水平平均为(4.62依0.33)mmol/L,低血糖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的(3.44依0.62)mmol/L、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易出现低血糖,给予护理干预及合理喂养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华;韩云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0级糖尿病足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118例符合标准的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84.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促进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该院急诊内科治疗的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中严格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的变化、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制定了整体急诊护理措施,分析护理重点,观察护理12 h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非常满意23例,满意10例,一般4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37%。结论经过系统周密的急诊护理,能够增进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配合度,解除心理包袱,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鄢洪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