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观察

刘秀华

关键词:氨溴索口服液, 糖尿病, 临床疗效, 治疗方案, 观察组, 对照组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不同剂量氨溴索口服液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活动中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21例。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30 mL、20 mL剂量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优越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活动中,30 mL剂量氨溴索口服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其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受损的情况进行了筛查,并探讨了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于2011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325例妊娠妇女口服50 g葡萄糖,按糖耐量筛查标准筛查出了1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36例糖耐量受损者,并与280名正常者的妊娠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耐量受损组中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糖耐量受损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等均高于正常孕妇。筛查试验应作为妊娠期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对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有实际意义。

    作者:吕晓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该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确诊,采取血液透析方案治疗。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期3个月内实施常规护理,接受透析治疗3个月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患者在前期阶段与后期阶段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性护理实施后,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中通过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达到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作者:胡倩倩;李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34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急诊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7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2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52.94%,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为(113依7)mmHg、舒张压为(75依5)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为(113依7)mmHg、舒张压为(75依5)mmHg,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大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用药效果

    目的:分析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为合理和科学使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我院2013年1-12月的抗糖尿病的品种、规格、日剂量、日用金额、用药频度以及药物利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口服抗糖尿病的药物中,阿卡波糖为常用药物,其次是格列吡嗪,统计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发现,销售数量多的为诺和灵N笔芯,其次为诺和灵笔芯50R和国产猪胰岛素针。结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和注射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上均有明显的效果,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糖尿病药物对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患者的耐药性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姜龙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指导

    临床护理及其护理指导应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将积极的治疗和护理紧密结合。应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做好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应用的护理,进行皮肤护理和生活护理,按要求做好血糖、尿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工作,不断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系统治疗,维持血糖在一定范围,纠正代谢紊乱,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其效果进行评价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并发生感染的67例普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感染率较高,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术的切口处,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值、有无并发症、有无恶性肿瘤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结论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后的感染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小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安全

    目的:探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间该院9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该组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的方法分成3组各31例,即A组、B组及C组,A组采用厄贝沙坦实施治疗,B组采用氨氯地平实施治疗,C组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实施治疗,对比3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与治疗前对比,3组患者血压皆有所下降,C组更为明显(P<0.05),但是C组血糖指标的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的下降情况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皆明显比A、B两组好(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明显比单独用药的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糖新药米格列奈合成方法研究

    米格列奈,也称米格列奈钙,是苯丙氨酸的衍生物,化学名为双[(2s)-2-苄基-3-(顺-六氢异吲哚啉-2-羰基)-丙酸]单钙二水合物。米格列奈是继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之后的第三个格列美脲类药物,主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该文主要综述了米格列奈的常用合成方法,包括不对称合成法和化学拆分法,并对其进行比较。

    作者:王灿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左乙拉西坦联合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卡马西平和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卡马西平和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作的次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宋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细致护理,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效率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观察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子代儿童期超重的影响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是否可以使子代儿童期的超重风险性得到降低。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子代30例,征求患者意见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随访观察,其中对照组GDM母亲子代采用人工喂养方法,观察组GDM母亲子代采用的是纯母乳喂养方法,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婴儿出生后3个月内采用母乳喂养方法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两组GDM子代的体重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矫正了孕期增重、孕前BMI、性别、出生体重、孕期血糖水平、年龄、父亲体重等混杂因素后,观察组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比对照组子代低,且出生后6个月内随着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GDM子代超重发生风险越低。结论出生6个月内,延长对GDM子代进行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其儿童期超重的风险,出生超过6个月后,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可能达不到降低GDM子代儿童期超重风险的作用。

    作者:刘春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40例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40例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时的血糖安全范围,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与合并症的加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治疗中,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范围,同时对手术、预后、并发症均有着良好的效果,在预防感染、骨不愈合上有着积极作用。结果4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感染,骨愈合情况良好,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将血糖控制在9.0mmol/L以下是较为安全的,在临床治疗中,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安全接受骨科手术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青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防治研究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其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共同存在的关系。其病在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威胁时,也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选用有效、符合患者病情需要的治疗方式,才是治疗的关键,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疫情。该文将会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希望为防治提供,以期在今后的防治工作起到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春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讨论儿童糖尿病酮症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方式,为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急救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患儿共计50例,对患儿采取了胰岛素治疗,并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强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及时高效的救治与护理,患儿血糖均呈现明显降低状态,电解质平衡,酸中毒改善,50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对糖尿病酮症患儿实施及时的抢救及合理高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致死率,提升治愈率,通过研究证明切实可行,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李海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应用糖尿病健康素养评估表对200例患者进行健康素养评估,并同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健康素养缺乏者86例,占比43.0%,健康素养临界者74例,占比37.0%,健康素养充足者40例,占比20.0%;健康素养缺乏者平均空腹血糖为(8.4依2.6)mmol/L,临界者为(7.7依1.9)mmol/L,充足者为(6.8依1.3)mmol/L,三者平均空腹血糖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影响了血糖的控制,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亚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痊愈的有20例,病情出现好转的有9例,其余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终死亡。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配合科学体育锻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肾损伤时血清CysC、HbALc和U-mAlb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并和体检者进行CysC、U-mAlb和HbALc检测、比较。结果DN组的CysC、U-mAlb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Lc检测结果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HbALc和U-mAlb三项联合检测,对判断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蒿会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并使用常规法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使用卡介多糖辅助法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降低营养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入院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6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进而测定出相应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临床中可以借助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对其后续的治疗和血糖控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适合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阑尾手术病人合并糖尿病伤口感染分析及预防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中的伤口感染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的阑尾炎患者资料做以回顾性分析,分析在术后伤口感染等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了伤口感染现象,总发生率为14%,与患者的年龄、阑尾炎症状、手术时间长短和术前术后的血糖含量等因素有关系。结论在阑尾炎手术之前测量患者的血糖含量,控制患者术前术后的血糖,能够有效的减少伤口感染现象的产生。

    作者:林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