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旎
目的:探讨检测尿r-GT在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尿蛋白检测,对其尿r-GT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的尿r-GT水平为(130.24±100.41) mmol/l,对照组的尿r-GT水平为(34.24±20.41) mmol/l,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中尿蛋白组和无尿蛋白组两类患者的尿r-GT水平结果对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r-GT检测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效果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降低对肾脏功能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助产士营养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助产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营养知识教育,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教育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用餐后血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助产士应加强患者营养教育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明;苏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与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各33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能有效缩短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及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鄂维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利用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干眼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干眼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临床效果。结果在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为76.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增长值,观察组中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显著。结论利用综合疗法对糖尿病干眼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得到理想临床效果,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的泪液分泌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干眼的一种理想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聂巍巍;左文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中风患者52例,对其进行心理、饮食及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及血糖和血压情况。结果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8.1%,治疗前血糖及血压的各类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其恢复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丹;李冬冬;张秋实;郑贺琪;张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本次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外科急腹症的糖尿病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其中9例患者7天出院,8例患者10天出院,6例患者26天出院,25例患者当中无感染情况发生。结论糖尿病患者外科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bA1c≥8%,年龄、男性因素也是相关因素。病程5年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几率更高,较发生颈动脉硬化几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周扬硬化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尽早干预,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丹;梁显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其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现探讨对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24例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指标与血糖水平均比基线值要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基础治疗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含量水平指数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收治70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80例,设为对照组。均对其进行血脂含量检验,对检验结果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照2组对象血脂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诸如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等均有显著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肥胖患者接受血脂检验可帮助医生对病情有更好的了解,制定对应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及处理措施,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对医院产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6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366例(97.34%),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30例(7.98%),切口感染12例(3.19%),产后II型糖尿病14例(3.72%),巨大儿56例,占14.89%,胎窘26例(6.91%),早产儿18例(4.78%),无1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采用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及剖宫产手术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及新生儿安全。
作者:俞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层次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措施下,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可以达到良好的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石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的时间和结核中毒症状缓解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的时间和结核中毒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两种疾病同时进行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长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足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足部损伤,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护理,并预防治愈后再发。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做好控制血糖、避免损伤和足部护理等积极护理措施,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通过护理评估、足部受伤护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自我发现的技能,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达到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目的,避免致残、致死和丧失行为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糖尿病患者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服药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赖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病例纳入本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另取20例非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病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行术后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降低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应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手术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洪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入院治疗的3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孕妇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孕妇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子痫前发病率、体重增加、<37周分娩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妇围产儿巨大儿、低血糖、黄疸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大改善了母婴结局,有效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讨对院前昏倒的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快速血糖测定的临床急救价值的意义。方法对来我院急诊科抢救的85例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快速组44例患者,应用快速血糖测定;常规组41例患者,应用常规生化检验法。两组患者在确诊后,立刻推注50%的葡萄糖40-60ml,再静滴10%葡萄糖。结果比较两组的患者,快速组相对于常规组,在送至急诊科时间、确诊时间、应用50%葡萄糖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测定应用于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可以缩短诊断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对院前急诊抢救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乔丽云;闫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宣传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数,术后切口愈合状况、住院时长以及不良的行为习惯数据变化。结果临床效果验证,对照组的血糖指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程度观察组相对较好,住院时长观察组较短,进行健康教育后的观察组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充分认识,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黄小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单纯甲营养不良相关性临床对比。方法本次选取糖尿病单纯营养不良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随机按观察组1和观察组2划分,各40例,前者行降低、改善骨密度,改善微循环,改善微量元素治疗,后者行改善微量元素,单纯降糖治疗;抽取同期收治的单纯甲营养不良非糖尿病患者40例,仅行改善微量元素治疗,对比观察组2组与对照组结果,并对比两观察组差异。结果观察组1好转率为87.5%,观察组2组好转率为12.5%,对照组为90%。观察组1、对照组与观察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与单纯甲营养不良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临床治疗时重视骨密度的改善和降低,微量元素和微循环的改善,可提高好转率,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郭鉴玲;徐建淮;顾梅;常京豪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