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目的:总结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有效性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30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给予所有病人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15例病人采取碘伏换药,而实验组15例病人则采取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使用的方式,探讨两组研究对象治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较高有效性与可行性,可以改善病人血液循环现状,加快其溃疡愈合速度,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推广。
作者:张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并从中选取10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0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咯血、空洞形成、痰结合菌阳性、结核中毒、病灶累及不少于两个肺野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药物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良好的实验组患者的咯血、空洞形成、痰结合菌阳性、结核中毒、病灶累及不少于两个肺野的发生率接近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好血糖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帮助。
作者:李洪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笔者应用综合方法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首先应督促患者讲求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同时进行降糖和其他对症治疗以及皮肤病的对因和对症治疗。结果31例患者痊愈,29例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应结合糖尿病患者所合并皮肤病种类的不同,结合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因素的不同,治标治本,综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4眼),对这20例患者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术后的随访时间在7-19个月之间。结果经过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20例术后患者的视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19只眼睛有了明显的改善,占到的比例为79.2%,有3只眼睛视力没有变化,占到的比例为12.5%,有2只眼睛视力有了下降变化,占到的比例为8.3%。结论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实施四切口玻璃体手术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是一种双手操作进行患者眼内视网膜分离的方式,可以实现膜剥除,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组织损伤的几率,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好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牙周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47例基于对照组加用复方茶多酚膜剂,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PD、AL、PLI、GI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可行性较高,推荐使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复方茶多酚膜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bA1c≥8%,年龄、男性因素也是相关因素。病程5年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几率更高,较发生颈动脉硬化几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周扬硬化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尽早干预,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丹;梁显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和胰岛素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6.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抗性得到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新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杀手。糖尿病诊断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变得更加先进,但是无法避免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糖尿病人对降糖药物的依从性较差。本文从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糖尿病人的药物依从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曹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优质化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之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进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0.00%,观察组护理为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护理为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20例、15例、15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12.035,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骆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脑梗类型和疗效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应用相应统计方法对比分析具有可比性的40例糖尿病脑梗死和5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尿酸、脑梗类型和疗效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脂、血尿酸、脑梗死类型、疗效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较重,疗效较差。结论应做好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防工作,对现症患者应采取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危险因素和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等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冷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DPN患者,按分层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配伍维生素B1,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法联合西医疗法;对比两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13.7±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3)分(P<0.01)。结论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双侠;陈亚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在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早产率、胎儿发育等。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对比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人,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及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176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皮肤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健康指导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53例(60.23%),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优35例(39.77%),总有效率68.32%。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丛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有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将糖尿病患者设定为观察组,非糖尿病患者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观察组少,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肾功能衰竭,1例血压不稳,共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在术前治疗基础性疾病,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把握佳手术时间,同时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兴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采用尿糖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测,以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做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进院体检的正常者40例作为参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其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数据加以分析及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相比较后,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值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正常者,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对糖尿病患者行以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验,有助于诊断其早期肾损伤,值得在临床活动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殿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在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期间治疗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信息资料,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与B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田爱华;高辉;迟敬;关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单纯肺结核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的疗效。方法3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40%,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先进行血糖控制,而后进行抗结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日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利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内曾接收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根据患者在院治疗先后顺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分析患者所得到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总有效率可达到92.5%,对照组中患者所取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情况较优秀;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差异较显著。结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选择加味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其神经病变,并且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门诊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5例,对其分组进行护理观察。干预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只进行常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0.7%,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孙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不论在护理后的满意度,还是在健康知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彩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