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40例

陈杰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加味桃红四物汤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内曾接收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根据患者在院治疗先后顺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分析患者所得到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总有效率可达到92.5%,对照组中患者所取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情况较优秀;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差异较显著。结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选择加味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其神经病变,并且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采取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共同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肺结核以及糖尿病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空洞闭合率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采取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可以将病人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可以使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空洞闭合率明显提高,进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字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腺苷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腺苷钴胺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注射腺苷钴胺联合针灸具有很好的效果,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预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宋海珊;何兴亮;田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分析

    目的:观察与研究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方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2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病人,设置成实验组;同期选择28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对两者超声影像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两组病人血流特征、管壁特征以及官腔特征等。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较之对照组病患,实验组病患下肢动脉硬化出现闭塞、斑块以及狭窄等症状的发病率相对偏高,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建议推广。

    作者:张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应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手术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洪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样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杨爱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功能训练、监测血糖、引流管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92例患者经合理有效的护理后,显效54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9.13%。结论对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围术期临床护理对策,能改善患者心理素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即护理措施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莹;李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整体性护理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整体性护理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8月,在某院抽取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2组,每组各40人,抽签决定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为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精心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实行整体性护理,即在实行常规性精心护理的同时,还包括积极做好治疗准备,对症下药,以及心理疏导等护理,持续护理一个月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更佳。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实行整体性护理比常规的精心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度都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

    作者:于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性护理和早期发现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足部损伤,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护理,并预防治愈后再发。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做好控制血糖、避免损伤和足部护理等积极护理措施,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通过护理评估、足部受伤护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自我发现的技能,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达到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目的,避免致残、致死和丧失行为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糖尿病患者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8例,回归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48例患者中,46例患者病情好转,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死亡1例,遗留轻度痴呆1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5.8%。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发现不及时会造成大脑不可逆转损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需及时诊治,并进行有效的预防。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成人1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受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TC、TG、LDL-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液中的HDL-C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例糖尿病患者2h糖耐受实验结果平均为(13.2±3.7)mmol/L,均不在正常范围内,异常率为100.0%。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中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能为糖尿病的确诊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作者:吴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结核内科治疗的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综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血糖恢复正常18例(90%);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9例(95%),未吸收1例(5%);空洞闭合或缩小18例(90%),痰菌阴转17例(85%),咯血停止19例(95%)。结论坚持控制血糖及肺结核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临床应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病情的恶化。

    作者:李婷;杨成;关黎;赵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置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本文就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置管引流下的护理要点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份收治90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在置管引流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置管引流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舒适评分,疼痛评分及相关观察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评分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进行置管引流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辛梅霞;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西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发生的变化。结果12周治疗后FPG、2hPG、HbAlc均有明显减低(P<0.05),BMI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方案有效,安全、简便易行,值得在医院2型糖尿病治疗中进行更为广泛的推广。

    作者:王守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规范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规范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规范护理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3.18%)和护理满意度(95.45%)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27%,79.5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蔡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84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分析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84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足溃疡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以及临床总满意程度。结果在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的观察组患者,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7.6%,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85.7%,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在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金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比不同麻醉方法下糖尿病患者肝癌切除术时肾损伤的有效性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下糖尿病患者肝癌切除术时肾损伤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分期进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2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手术,其中利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的是对照组;利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是研究组,并对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完成、手术后各项指标水平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24小时和72小时两个时间点胱抑素c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测试结果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肝癌切除术时能有效减轻患者肾损伤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荣学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的比较

    目的: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bA1c≥8%,年龄、男性因素也是相关因素。病程5年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几率更高,较发生颈动脉硬化几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周扬硬化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尽早干预,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丹;梁显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其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应答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答率72.41%,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万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超声技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8例,按照心功能是否正常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3例,收缩心功能正常,观察组患者15例,心功能不全。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并计算左心室的厚度情况和心肌耗养参数。结果观察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心肌氧耗参数心率血压二重乘积增高,对照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压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压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的厚度情况和有效动脉弹性方面,对照组、观察组在与正常情况进行对比是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技术检测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与心功能、动脉硬化有着极大的关系,心肌耗养参数、生化指标等是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利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入院治疗的3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孕妇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孕妇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子痫前发病率、体重增加、<37周分娩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妇围产儿巨大儿、低血糖、黄疸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大改善了母婴结局,有效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