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珊;何兴亮;田婷婷
目的: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收集某医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拜糖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餐后两小时血糖下降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药物副作用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李亚新;朱铁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3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实行长期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作为护理组,另外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视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且93.33%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柏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总有效人数14例,对照组总有效人数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运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肺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进行SPA、AGEs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成人二型糖尿病合并肺肿瘤患者74例,观察患者肺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对48只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GEs、SPA变化。结果患者肺组织超微结构呈现特征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表明AGEs、SP-A表达增强。结论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肺组织超微结构特征病理改变。AGEs表达增加,提示可能为高糖导致非酶糖化作用增强,导致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SPA增高,提示肺泡Ⅱ型细胞存在损伤,推断其可能为糖尿病肺损害及其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作者:郭海燕;吴巍;王志生;任世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方法比较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13例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和25例儿童青少年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C肽水平,体重指数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患儿。结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儿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减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老年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治疗的具有可比性的2组老年糖尿病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皮肤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研究组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c=3.38,P<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较常规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社区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糖尿病患者资料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给予社区糖尿病管理,B组不做其他干预,只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生命质量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血糖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凤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效果,改善胰岛素状态,不良反应少,应当普及应用。
作者:步砚军;郑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验方法的作用,从而为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该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测的方法对两组人群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检验发现,实验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尿微量白阳性率为54%,尿糖的阳性率为82%,而在对照组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联合使用尿微量和尿糖的检验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纯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诊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择取该院的妇产科于2013年至2014年接收的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对其临床资料作出回顾性的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以其发病孕周和相关的病症为依据,行以饮食与运动等方面的治疗。再择取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但不接收治疗的孕妇,将其作为参照组,对这两组孕妇妊娠的结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出比较。结果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容易致使病患出现母婴羊水过多,或产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经由积极的治疗,将实验组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参照组病患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容易使患者出现母婴并发症,故而于早期应对其行以积极检查、诊断与治疗,由此减小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葛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成人1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受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TC、TG、LDL-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液中的HDL-C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例糖尿病患者2h糖耐受实验结果平均为(13.2±3.7)mmol/L,均不在正常范围内,异常率为100.0%。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中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能为糖尿病的确诊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作者:吴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赛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护理前后KPS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在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中,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牛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注射利福平进行治疗,后者口服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在血糖控制、痰菌阴转、病灶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有利于提高药物吸收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利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3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剂量胰岛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均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酮体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酮体转阴时间无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作者:谷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服药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赖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DPN患者,按分层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配伍维生素B1,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法联合西医疗法;对比两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13.7±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3)分(P<0.01)。结论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双侠;陈亚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生化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指导临床医生针对就诊者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检测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根据检测值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提高治疗效果,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娇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临床指标,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度、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华;李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110例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患者,通过对其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62例患者痊愈,34例显效,14例无效,有效率为87.3%。结论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通过实施系统治疗以及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乔彦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龄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高龄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对照。结果观察组血糖各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董玉会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