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香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对妇女出现生殖道感染情况的关联。方法从本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生殖道感染病人中选出15例并划分为研究组,这些病人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同时抽取15例体质正常未患任何病症的妊娠妇女归纳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让体质健康以及患病的孕妇共同接受引导检查,把不同组别孕妇的检查数据整理起来并进行对照探究。结果怀孕期间,对照组孕妇中,只有2例生殖道受到感染,概率是13.33%,而研究组孕妇有8例出现生殖道感染情况,概率是53.33%,两个概率数据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在尿糖检验方面,血糖指数偏高的患病孕妇比指数较低的患病孕妇更可能出现生殖道感染P<0.05。结论相对体质正常的健康孕妇而言,罹患糖尿病的孕妇出现生殖道细菌感染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同时生殖道受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与血糖的检查指数呈现正向关联,所以医院应优化孕妇的膳食、做好卫生工作,使孕妇不受生殖道感染的侵害。
作者:胡景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在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期间治疗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信息资料,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与B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田爱华;高辉;迟敬;关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疗效及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决定各组进行干预的药物,将使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的患者入组为对照组,将使用诺和锐30进行治疗的患者入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BMI和血糖波动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患者在FBG、2hPBG、HbA1c、BMI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血糖波动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三餐之后的血糖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均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诺和锐30在治疗中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减少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几率。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药物干预治疗糖尿病继发性骨质疏松在口腔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使用对症治疗,观察组13例使用依降钙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SOS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3799.85±126.59)m/s,显著高于对照组(3619.37±117.39)m/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需采用药物干预治疗,推荐使用降钙素,可增强患者骨密度,进而提升口腔种植的稳定性,提升远期疗效。
作者:刘万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在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早产率、胎儿发育等。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对比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人,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及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探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6个月后控制血糖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2.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能够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患者自身的营养保健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生化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指导临床医生针对就诊者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检测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根据检测值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提高治疗效果,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娇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优质化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之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进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0.00%,观察组护理为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护理为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20例、15例、15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12.035,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骆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膳食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30例健康的正常人群作为观察组,根据标准方法测量人体指标,使用生化方法分析糖脂代谢,对两组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糖尿病体质指数、血清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田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于肾炎康复片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联合雷公藤多甙以及贝那普利片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的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5例患者,其中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15例患者,其中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3.33%。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洪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各为43例患者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根据分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护理人员均需记录患者的血糖变化及实验结束后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结果由表1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前,FPG、2hPG、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束后实验组的FPG、2hPG、HbA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由表2可得实验结束后实验组的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用依那普利及吲达帕胺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4例,在常规饮食控制、戒烟酒等条件下,按随机数表法予以分组治疗,将单纯实施依那普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增加吲达帕胺治疗者纳入观察组,研究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血压改善效果。结果施治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各项血糖指标要较施治前有显著性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相仿(P>0.05)。施治前,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值相仿(P>0.05),经施治后均出现明显改善,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在药物安全性方面,2组治疗期间均有不适出现,其中观察组是3.13%,对照组是6.25%,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用依那普利及吲达帕胺方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陈延成;由文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有效性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30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给予所有病人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15例病人采取碘伏换药,而实验组15例病人则采取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使用的方式,探讨两组研究对象治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较高有效性与可行性,可以改善病人血液循环现状,加快其溃疡愈合速度,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推广。
作者:张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整体性护理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8月,在某院抽取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2组,每组各40人,抽签决定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为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精心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实行整体性护理,即在实行常规性精心护理的同时,还包括积极做好治疗准备,对症下药,以及心理疏导等护理,持续护理一个月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更佳。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实行整体性护理比常规的精心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度都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
作者:于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人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饮食、心理及运动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的跟踪随访与合理指导,并检查督促患者的执行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晨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其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治疗后,患者的哮喘以及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结论在治疗支气管伴随糖尿病患者时,要合理的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缓解患者的哮喘症状。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结果40例患者中,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其余患者愈合良好,术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5-9.2mmol/L之间,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骨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与维持,保持在6.5-9.2mmol/L之间,能够进行一些复杂、大型的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孙青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儿92例,将这92例患儿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的46例糖尿病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6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结果对两组糖尿病患儿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实验组糖尿病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具有较深影响,能够提高患儿的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在临床推广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张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方法选计算机检索Co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2012年第1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1-2012.8)、MEDLINE(1992.1-2012.8)、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1-2012.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2.1-2012.8)。结果有效率18个研究报道了六味地黄丸治疗肾病糖尿病的有效率,共纳入840例患者,其中有六味地黄丸组400例,对照组420例,终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治疗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在临床上可以运用六味地黄制剂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但是纳入人数有限可能发生偏倚,还需要更多数据进一步证明。
作者:李长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3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剂量胰岛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均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酮体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酮体转阴时间无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作者:谷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