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瑞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将其划分为四个组,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以及极重度组,全部患者均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来实施72小时的监测,就四组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日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以及血糖波动大幅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以及日内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伴随着神经病变的加剧而增加,四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由此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和血糖水平以及日内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为正相关。结论从本次研究所获结果的分析可知,血糖波动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间有关,且病变严重程度和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波动幅度为正相关。
作者:韩竺君;张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C-P、HbAlc以及hs-CRP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份到2014年10月份接收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0例正常对照组以及50例正常妊娠组。采用生化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三组患者hs-CRP、HbAlc以及C-P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的hs-CRP、HbAlc以及C-P水平。结果在hs-CRP、HbAlc以及C-P比较上,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资料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比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妊娠组高,P<0.05,数据资料存在统计学意义。Hs-CRP阳性患者的HbAlc以及C-P水平比阴性患者高,P<0.05,数据资料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糖尿病的C-P、HbAlc以及hs-CRP水平改变明显,联合HbAlc以及C-P进行检测,相比单一检测的特异性更高。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灯盏花素配合门冬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门冬胰岛素、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增加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增加灯盏花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灯盏花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由文莉;闫翠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3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剂量胰岛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均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酮体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酮体转阴时间无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作者:谷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51只眼),对其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只患眼经治疗后,视力小于0.3的有8只眼(15.69%);视力大于或等于0.3的有40只眼(78.43%);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有3只眼(5.88%);发生角膜水肿、前房混浊等并发症的共10只眼,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结论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丽萍;文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糖尿病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组,治疗组服用加味增液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李盼盼;宋宗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进行探究。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共50例,总结其精神症状、血糖水平、病程、治疗依从性等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的患者,常常被精神症状所掩盖,在治疗上精神病人的依从性差,大多数需要采取强制性的饮食控制措施。护理上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精神疾病的状态,采取不同方案的监护及护理措施。结论对精神病人要定期查空腹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护理工作要求更加严格和周密,监测患者的饮食及用药情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加之优质的护理措施是治疗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秀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护理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5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并设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手术护理;以同期接受治疗的60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设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耐受性、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8±2.5)d,3例出现并发症,占5.36%,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给予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效果,应当普及应用。
作者:王凤梅;彭凤芹;朱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3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出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有两名患者发生轻度低血糖,进食后自行缓解。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尊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糖尿病足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基础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为75.76%;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3.94%。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汤萌萌;牟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0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应用二甲双弧治疗,治疗前后了解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肝脏脂肪含量,并进行临床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腹部脂肪、大腿部筋膜下脂肪和腹部内脏脂肪含量分别为(321.11±63.21)A/cm2、(31.21±6.21)A/cm2、(140.32±33.21)A/c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脏脂肪含量下降不明显。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总腹部脂肪、大腿部筋膜下脂肪和腹部内脏脂肪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高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整体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糖尿病属于一种多发病及常见病,其中又以2型糖尿病为常见,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当机体患上2型糖尿病之后,其心脏、脑部以及肾脏等重要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还可能会引起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加大了其死亡几率。在此背景之下,研究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监测指标各项判断标准显得尤其关键。笔者就以此作为基本视点作如下综述,以期能为临床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作者:崔淑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血管外科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对其均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60例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呈显效的有51例(85.00%);呈有效的有7例(11.67%);呈无效的有2例(3.33%);总有效率达96.67%,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溃疡面的愈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置管引流下的护理要点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份收治90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在置管引流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置管引流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舒适评分,疼痛评分及相关观察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评分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进行置管引流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辛梅霞;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探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6个月后控制血糖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2.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能够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患者自身的营养保健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验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使得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理想水平,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服药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赖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伴发糖尿病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伴发糖尿病的72例列为研究组,其余列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患者病情、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ANSS阳性与阴性状量评分中阴性因子、一般护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一般健康及精神健康等四项内容上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伴发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损害更为严重。
作者:穆荣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与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各33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能有效缩短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及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鄂维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收治的患有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中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3周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这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等指标和治疗之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患者在治疗过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以及血流量等指标和治疗前相比,都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中提高的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