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段建霞;何召玲

关键词:糖尿病, 高血压, 脑出血,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进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综合护理中患者术后致残率为24.4%、死亡率为7.3%,对照组常规护理中患者术后致残率为48.8%、死亡率为19.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控制病情,并且能够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增加了患者生存人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及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妇科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及术中配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妇科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心理护理,密切监视血糖水平,加强术前护理及术中护理配合,避免并发症发生。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60 min,20例术中出血达500 mL以上,其余出血量在100~500 mL之间。所有患者术后创口均在一期愈合,血糖稳定,无发热、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妇科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但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护理及术中配合工作,加强对血糖水平的监测,并及时调整控制,是能够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康复的。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所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8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为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于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每个疗程8周,然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显效的28例(68.3%),有效的11例(26.8%),治疗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19例(46.3%),有效的12例(29.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该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2,P<0.05)。该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坤丽;吕建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围手术期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实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经过该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与护理,其中显效52例(60.47%),总有效率达到90.70%。结论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的医疗费及临床痛苦,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护理措施可行,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健;陆艳红;孙光瑞;韩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糖尿病耳聋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糖尿病耳聋的方式、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耳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及FBG、P2BG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FBG、P2BG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耳聋可有效控制各项指标,综合疗效显著。

    作者:王艳玲;徐洪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临床研究近况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该文作者从糖尿病的危害、预防对象与措施、病尿病人的管理与教育、血糖的控制目标、药物与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宏;范秀华;马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00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糖尿病是我国目前高发的临床疾病之一,近年发病趋势已经逐步年轻化,糖尿病的蔓延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极易引起并发症。该院通过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比,努力寻找糖尿病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控制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同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全程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血糖代谢性疾病,如果发现及时,并且得到合理规范的临床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健康状况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邹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原则分析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然而糖尿病却极具危险性,威胁着众多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以达到了3.8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5.5%。糖尿病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它的慢性并发症,它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十分重要。文章试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分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原则。

    作者:张振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方法及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67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该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67例患者经合理有效的护理后,显效41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04%。结论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采取适宜的临床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素质,恢复患者治疗信心,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护理措施可行,一定程度上缓解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尚立华;翁春莲;周亚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进食时间的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进食时间,用以确保患者安全的完成透析。方法该院将2011年4月—2014年5月来该院fam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分为DN组与非DNfam组。两组患者透析当天早餐的进食时间为07:00,所食用的食物包括200(±20)mL牛奶、1块面包。上述患者分别在上机后的60 min、120 min以及180 min进食。结果两组患者餐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以及收缩压较餐前有所降低,不过DN组患者降低幅度稍大。结论在透析后的120 min内给予患者进食,不过同时要细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要确保患者在透析期间的安全性。

    作者:李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优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程序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优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程序。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实验组的满意度、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苏华;于新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探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妊娠糖尿病护理,观察组采取血糖控制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值、餐后血糖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早产儿、巨大儿等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孕妇血糖,降低并发症及巨大儿等不良情况发生。

    作者:孙淑丽;陈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59例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于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分别先控制甲亢症状,待甲亢缓解以后,再进行降糖治疗,疗程为3个月,然后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甲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且糖代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例数为56例,有效率为94.9%。结论对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伴随着甲亢的控制,要及时降低降糖药物的剂量,以预防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作者:吕建彬;侯坤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MRI在糖尿病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和评估

    目的:探察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采用MRI评估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糖尿病患者64例,均给予MRI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分布及分期。结果 MRI检查发现有1219个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多发性病灶占98.3%,大脑半球的病灶占83.4%;50~80岁的年龄段为高发年龄,但慢性的病灶较少见。结论 MRI是目前检查腔隙性脑梗死的可靠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相同治疗程序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并观察2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6个月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知识知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教育模式对糖尿病干预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在日后工作中可作为常规化和制度化的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

    作者:石永红;滕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与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自2012年6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88例,对其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发病率和普通人群发病率。结果28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已确诊糖尿病为16例,入院后符合糖尿病诊断的患者34例,其发病率为17.36%,化疗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肿瘤的化疗能诱发血糖升高或加重糖尿病。

    作者:夏雅铭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注射方式治疗1型糖尿病的优势和护理风险

    目的:探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法(MSII)和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法(CSII)在治疗1型糖尿病的优势和护理风险。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62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运用CSII法;对照组30例实施MSII,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总结护理风险。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应用于小儿糖尿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MSII,血糖控制理想,护理风险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田淑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中医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中运用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糖尿病中医症状的典型案例通过活血化瘀疗法,服用汤药及丸剂调理,并进行分析。结果病人经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血糖和尿糖亦有明显改善。结论随着糖尿病合并症的出现,其血瘀症状越来越明显,使用活血化瘀法与部分患者的病机是相吻合的,故用此法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刘美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3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沙利;刘小庆;苏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明显改善,血糖和血压水平趋于正常,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控制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欣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Piromelatine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Piromelatine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链脉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糖高脂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和Piromelatine治疗组,4周后测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清TNF-α、IL-6及CRP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高剂量组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清TNF-α、IL-6及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romela-tine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空腹血胰岛素,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大鼠血清TNF-α、IL-6及CRP的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黄靓;高勇强;王汉群;杨璐;朱梦霞;尹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