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注射方式治疗1型糖尿病的优势和护理风险

田淑利

关键词:不同注射方式, 胰岛素, 1型糖尿病, 护理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法(MSII)和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法(CSII)在治疗1型糖尿病的优势和护理风险。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62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运用CSII法;对照组30例实施MSII,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总结护理风险。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应用于小儿糖尿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MSII,血糖控制理想,护理风险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注射方式治疗1型糖尿病的优势和护理风险

    目的:探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法(MSII)和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法(CSII)在治疗1型糖尿病的优势和护理风险。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62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运用CSII法;对照组30例实施MSII,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总结护理风险。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应用于小儿糖尿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MSII,血糖控制理想,护理风险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田淑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00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糖尿病是我国目前高发的临床疾病之一,近年发病趋势已经逐步年轻化,糖尿病的蔓延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极易引起并发症。该院通过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比,努力寻找糖尿病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控制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同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全程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血糖代谢性疾病,如果发现及时,并且得到合理规范的临床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健康状况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邹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47例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儿47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24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对其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处于相对较差的水平,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霞;王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42例糖尿病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2月—2013年11月诊治的42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对其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及定量组织速度显像技术及心电图、X线等进行检查,并对所以患者采取临床症状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体位性低血压症、肝大、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双肺底湿性罗音且伴有猝死,而经治疗后其症状明显改善的有29例,轻微改善的有6例,发生猝死的有1例,出现心功能不全而无法救治的有3例,自愿离院的有3例。结论对于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通过其临床症状的对应性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并良好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减少猝死率。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糖尿病耳聋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糖尿病耳聋的方式、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耳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及FBG、P2BG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FBG、P2BG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耳聋可有效控制各项指标,综合疗效显著。

    作者:王艳玲;徐洪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糖尿病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于人们的各方面生活也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作为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不仅可以有效诊断出糖尿病的并发症状,同时,对于控制糖尿病病者的病情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关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3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沙利;刘小庆;苏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临床研究近况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该文作者从糖尿病的危害、预防对象与措施、病尿病人的管理与教育、血糖的控制目标、药物与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宏;范秀华;马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该文就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妊娠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4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孕检的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FPG、GCT、HbA1c检测值以及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妊娠糖尿病的效果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FPG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T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A1c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bA1c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FPG、GCT的特异性和准确性(P<0.05)。结论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检测中的价值显著,有效提高了疾病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原则分析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然而糖尿病却极具危险性,威胁着众多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以达到了3.8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5.5%。糖尿病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它的慢性并发症,它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十分重要。文章试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分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原则。

    作者:张振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自身免疫抗体与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抗体与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自身免疫抗体与肝肾功能指标检测,分析两组自身免疫抗体与肝肾功能的关系。结果根据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将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又分为实验组A(自身抗体检测阳性者,n=27例)与实验组B(自身抗体检测阴性组,n=23例);对肝肾功能检测指标观察发现,实验组A的CREA、TBA等肝肾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B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并发糖尿病,会加重患者肝肾功能的慢性损害,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临床需提高重视,对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并发糖尿病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尽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冯雪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论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目前国内外糖尿病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由于糖尿病是一种较慢性的疾病,不仅需要众多的药物治疗,而且还需要从食物、运动等多方面进行配合,因此,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就成为了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只有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起因,如何治疗,针对自身病情,制定健康的教育方案,从而长期的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而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案,因此,探讨一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仲巧;王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Piromelatine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Piromelatine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链脉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糖高脂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和Piromelatine治疗组,4周后测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清TNF-α、IL-6及CRP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高剂量组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清TNF-α、IL-6及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romela-tine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空腹血胰岛素,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大鼠血清TNF-α、IL-6及CRP的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黄靓;高勇强;王汉群;杨璐;朱梦霞;尹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时间护理在干休所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措施在干休所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军区干休所2013年1月—2013年12月休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1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从心理、饮食、服药、运动和血糖监测等角度入手辅以时间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时间护理干预实施6个月后,31名患者的FPG、2hPG和HbA1c均下降显著,与干预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度达96.8%,显著高于干预前的77.4%。结论时间护理干预是以人体生物节律为依据,更适于糖尿病患者的辅助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且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

    作者:董继红;朱俊;闭学先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年8月13日—2014年8月13日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5例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患者病机进行有效护理,不仅护理质量高,而且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满意度,值得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瑾;郭笑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究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红花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该院接收的92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病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6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治疗并联合使用红花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性治疗,比较治疗四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肾功能状况。结果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空腹血糖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夜尿增多、水肿、腰背酸痛、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2.6%)明显高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1%)。结论红花注射液可以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可以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辅助治疗。

    作者:田陈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59例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于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分别先控制甲亢症状,待甲亢缓解以后,再进行降糖治疗,疗程为3个月,然后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甲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且糖代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例数为56例,有效率为94.9%。结论对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伴随着甲亢的控制,要及时降低降糖药物的剂量,以预防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作者:吕建彬;侯坤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剖宫产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剖宫产术的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65例在该院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腹部切口愈合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例产妇经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理想,治疗前空腹血糖为(8.69±0.56)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5.94±2.12)mmol/L;所有产妇术后切口均为Ⅰ级愈合,未见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新生儿亦未见相应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剖宫产术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婴预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孙俐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所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8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为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于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每个疗程8周,然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显效的28例(68.3%),有效的11例(26.8%),治疗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19例(46.3%),有效的12例(29.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该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2,P<0.05)。该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坤丽;吕建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患者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4例,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中医治疗和护理方法为主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并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